APP下载

议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影响

2015-04-29章儒萍

商场现代化 2015年6期
关键词:营业税增值税改革

摘 要:紧跟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税制上面的改革创新也加快了脚步。2011年,在国务院的核准下,财政部结合税务总局下发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方案。2012年1月1日,该方案首先在上海开始试点。由此,我国的税收改革制度就拉开了帷幕。

关键词:营业税;增值税;改革;影响

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背景

1949年,新中国建立,我国的税制也开始确立。1994年,在党的十四大上,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加速税收制度的革新。2003年,在党的三中全会上,作出税率制度要分步实行的决定。2012年,在上海,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起头,营改增正式走上税制革新的大舞台。2013年,营改增在全国开始实行,同时增加了广播影视业。2014年,电信服务业也加入了营改增的范围。从此,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各个地域、各个行业开始慢慢试行。

1994年,我国参考当时的经济情况做出了这样的一个决定,对货物分别征收两种税:增值税和营业税。这一行为在一定时期内对我国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好处。可随着社会的成长,这样的税制结构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当下发展的需要。营业税和增值税,这两大税种并列站立的情况,会带来诸多不良的结果。这不但会致使反复征税,加重了企业的担子,更会损坏增值税本身的抵扣环节。举例说:甲是餐饮业的经营者,乙是缴纳增值税的纳税人。出于生产的要求,甲从乙的手中购入了一批货物。由于饮食行业是交营业税,那这批货物里的增值税就不能获得抵扣,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就会断裂。而反过来,若是乙从甲手中买进一批物品再加工。最终乙在卖出这批加工了的物品时,是要缴纳增值税的。可因为乙缴纳营业税,这批物品里的营业税是不可以用来抵扣的,这样就出现了征税两道税的问题。并且,这两大税种并列存在,在国家税收管理上,也会造成一些实践性的困难。比如说: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发展有了大的跨越,第三产业、新兴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有些新的服务、新的行业只能有一种模糊的解读。这就极有可能会致使税务征税上的窘境,拦阻经济的成长。因此,出于各方面的需求,将增值税慢慢的发展到我国所有的服务和商品上,是我国税制改革必须要走的一步路。

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内容和意义

1.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内容

现在几乎每个企业都会是提“营改增”,那我们首先要弄明白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到底讲的是什么。用最简略的话来讲,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便是全部的服务和全部的产品都征收增值税,从而抛却对营业税的征收。并且恰当的降低增值税的税率,从当初的17%和13%两种税率转变为此时的17%、13%、11%、6%這几类税率。以此来顺应社会的前进,增进经济的成长。

2.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意义

从2012年,上海作为改革试点,实行“1+6”开始,然后慢慢的发展到北京等8个省会和直辖市,再逐渐的发展到全国、发展到各个不同的行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已经获得不容忽视的功效,对我国的成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降低了企业的税收。从效率经济这方面来看,要想经济效力越高,就必须税收压力更小。增值税自己本身就具有一种“中”性的、公允的税收特质。而营改增,便是从买入时刻的进项税额去抵扣卖出时刻的销项税额,从根本上来看,就是差额征税。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改变了以前重复征税的现象,可以降低企业税务方面的负担。

(2)加速第三产业的成长脚步。现代社会是科技的社会,第三产业在当今国际上占据着愈来愈重要的位置。把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放在增值税的外面,明显会无益于我国服务业的成长。而增值税的全面实施,让各类服务都能得到抵扣,会促使我国行业的分工细化。并且从长远来讲,劳务也是货物,也是可以出口的。营改增后,这种劳务产品也可以实施出口退税,这样就能让我们在劳务产品这一块站在和发达国家一样的位置,从而加强我们的国际竞争力。

(3)发展微小型企业。实行营改增,可以加速中小、微小企业的发展。从北京市2012年开始营改增后的数据可以看出:2012年9月1日到2013年3月尾,北京实行营改增的这段时期内,共有23.3万户企业纳入增值税的范畴。而其中,小规模纳税者就占了79%,共有18.5万户。这就表明了营改增还可以加快微小型企业的成长,加大市场经济的活跃。

三、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影响

随着我国营改增进程的不断深入,营改增对我国总体的经济、部分的行业和企业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当前,我国营改增的行业主要是“7+2”,即交通运输业、邮政业以及其他的七个服务业。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几个行业来解读营改增的影响。

1.交通运输行业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一个大块便是交通运输行业。而交通运输业,主要是四部分:陆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服务。营改增后的交通运输业的税率是11%。虽然从税率上看来11%比以前的营业税的3%要高,税负似乎增加了。可实质上却不是的。第一,营业税是价内税,而增值税却是价外税。以前营业税收入总数的3%是不能抵扣的,而现在增值税的11%是含税销售额÷(1+11%)*11%,是可以进入下一环节,是可以抵扣的。第二,增值税是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的,而交通运输行业买进的车辆、各种运输工具都可以计入固定资产,从而这部分的进项税也是可以抵扣的。这样不仅不会间断增值税的税收环节,还能够减轻税收压力。事实也说明,营改增会下降企业的税收、增进交通运输业的成长。数据展示:从2012年开展营改增到2013年,在交通运输行业,上海市的一般纳税人一共缴纳了53.1亿元的增值税。与以前缴纳营业税的计算方法相比,共减少了0.8亿元的税收。整个行业的税收都以一种平稳缓慢的幅度下降。北京市在进行改革后,持续4个月的税收都显现下降的态势。整体的税负下降到18.0%,比原来的上升28.7%有了质的进步。由此可以看出,营改增可以大幅度的下降企业的税负,增进行业的前进。

2.服务业

营改增的另一个大块便是服务业。现阶段我国营改增的服务业主要有七个:信息技术、物流辅助、研发和技术、文化创意、有形动产租赁、广播影视和鉴证咨询服务。营改增后服务业的税率为6%。而营改增对服务业的首要影响就体现在服务专业的细化和劳务的外包上面。营改增以前,我国的企业缺少细化主业和辅助业的积极性,究其原因是因为思想观念的捆绑和税收制度的限制。因为如果分化的服务是属于营业税的范畴,由于营业税会反复征税的特点就会造成企业整体负担加加的结果,那企业为了下降本身的税费,就会丟弃这种做法。而营改增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就会在比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从江苏省的改革结果显示:自营改增以来,江苏省应税服务出口的企业有1.81亿元的免抵退税额,并且出口服务的减免税以及零税率为全省服务型企业减轻2.14亿元的压力。此外,自从革新以来,全省的现代服务型企业的数量不断增添。新办试点的纳税人中,研发和技术的增加幅度达到67.44%、文化创意的上涨的幅度也高达41.16%、有形动产租赁业有39.59%的增幅。这都大大的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拉长了我国的文化产业链,完善了我国的产业结构。还有助于我国的文化产业的不断成长,加强我国的文化实力。

3.建筑业

虽然就目前来看,建筑业仍是缴纳营业税,但建筑业作为我国重大的经济产业,必将纳入营改增的范围。且根据相关文件,我国已逐步开始建筑行业的营改增,预计将会在今年下半年发布准确的文件,来将建筑业正式归入营改增的进程。建筑业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原材料一定会成为增值税进项抵扣关键的主要构成。现实情况来看,建筑行业工程总费用中原材料大概占到40%至60%的比重,总收入中大概有6.8%到10.2%的进项税,再加上个各种机器设备、维修费等等可抵扣进项税的项目。企业要缴纳的销项税额11%可能与其持平或者比其更低,因而企业基本就不要缴纳增值税。从而减轻建筑企业的税收压力。举例说明:B单位将项目承包给C企业,条约价款的总金额为150万元。C企业再将其中的混凝土楼板施工分包给D企业,合同的价款的总额是60万元。按营业税来算,C企业就需要为B单位开具发票,要缴纳的营业税就为4.5万元。D企业就需要给C企业开票,要缴纳的营业税就为1.8万。但是实际上,D企业交的1.8万的营业税实际上是一个反复交税的点。可若是营改增后,按增值税来算,B企业的开票金额虽然是150万,可是实际上只需要承当90万的销项税额。因为它分包给D企业的60万是可以让D企业开票,然后作为进项税额进行抵扣。从而就能够成为避免营业税反复征税的关键。当然,建筑项目不是单纯的包工建筑,它还有各个环节的设备维修、机器款等。所以它能抵扣的部分也不仅仅是上面举例的部分。整体来讲,建筑业的营改增是势在必行,也能有效下降企业的税收压力,增进经济的发展。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我国税收制度上的一项巨大革新。是势在必行的。它不仅能加快我国改革的进程、加速我国行业的进步,还能从更深层次解决我国的经济问题,不断提升我国的产业构造。从而加速社会的专业化分工,促进我国经济的繁荣。

参考文献:

[1]孙霞.浅谈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影响[J].当代经济,2014.

[2]曹杰岚.浅析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2.

[3]刘碧莹.我国营业税改增值税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4.

作者简介:章儒萍(1987.09- ),女,汉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硕士,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主管

猜你喜欢

营业税增值税改革
改革之路
“营改增”后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的几点思考
国外增值税与国内增值税的比较
改革备忘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中央营业税暴增30倍 特殊时间段的特殊现象
改革创新(二)
关于餐饮业征收增值税的若干思考
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6.按月申报营业税的小微企业免征营业税如何进行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