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对俄农业投资开发研究

2015-04-29刘小宁宋静波

西伯利亚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业俄罗斯

刘小宁 宋静波

摘要: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农业“走出去”的一种重要模式,是经济全球化、农业国际化背景下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俄农业投资开发与合作,拓展了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空间,加快了农村劳动力向境外转移,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但目前该省对俄农业投资的进一步发展在资金、环境、风险保障及投资规模等方面尚存在不利因素,建议在政策、资金、保险、科技等多个方面提供要素支撑。

关键词:黑龙江省;俄罗斯;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3.9;F351.2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4)03-0005-06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商务部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存量为8.34亿美元,2012年已上升至49.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21.9%,其中对俄罗斯投资实现高速增长,约117%。我国农业“走出去”已经获得长足发展,并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条件。黑龙江省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借此东风,必能走得更强、更远。

一、黑龙江省对俄农业投资取得的成效及特点

由于特殊的地缘条件,黑龙江省对外农业投资主要指向俄罗斯远东地区。该省对俄境外农业投资开发合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通过多年的发展,该省对俄农业投资合作已由当初农民自发组织发展成为由政府组织、企业开发、农民参与的有组织、成建制、多领域、全方位的发展格局。尤其是2005年及2007年后,伴随实施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及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快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步伐,该省农业企业和农民积极“走出去”探索新的发展方式,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2年,全省对俄境外农业开发实现了规模持续扩大、合作领域不断拓宽、经济效益显著提升的良性发展格局。

(一)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黑龙江省对俄境外农业开发合作区域由边境口岸逐步向俄远东地区腹地及周边拓展。2012年,全省境外农业开发项目已发展到俄阿穆尔州、滨海边疆区、犹太自治州、萨哈林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等10个州区。目前,全省已有40%的县(市)“走出去”,且分别与俄政府签订了境外农业开发合作协议。全省对俄境外农业开发总面积由690万亩(2011年)上升到720万亩,相比2005年增长3.8倍。建立境外粮食、蔬菜种植,畜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基地重点项目293个。其中,6万亩以上的“中俄农业合作示范园区”项目30个,3万亩以上的境外农场78个,1万亩以上的境外项目点170个。累计过境大型农机具2万余台(件),每年对俄劳务输出2万余人次,人均创收3万元以上。2012年,种植大豆480万亩,平均亩产146公斤;玉米90万亩,平均亩产530公斤;水稻80万亩,亩产660公斤;麦类20万亩,亩产200公斤;蔬菜50万亩,亩产750公斤。生产粮食175.2万吨,其中大豆70.7万吨、玉米47.7万吨、水稻52.8万吨、蔬菜37.5万吨。生猪存栏8万头、肉牛2000头、禽5万只。返销大豆8万吨、玉米1.6万吨。

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2年末,黑龙江省对外农业投资存量14.42亿美元,其中对俄农业直接投资(调查资料显示投资行业类别为农林牧渔业)总额累计约12亿美元,占全省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83.55%。

(二)投资主体多元

调查显示,2012年末,黑龙江省对俄43家投资主体中,私营有限责任主体占20%,私营独资企业占12%,地方国有企业主体占10%,中央国有企业占5%,其他有限责任主体占24%(见图1)。境外企业就业人数达5474人,其中中方就业人员为3501人,占比63.96%。该省农业对俄投资境外企业的设立方式有三种,即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分支机构。其中,子公司设立比重为58.14%,联营公司比重为27.91%,分支机构比重为13.95%。

调查资料显示,黑龙江省对俄农业投资企业分布于12个市(区)(见图2),其中黑河市与牡丹江市对外农业投资合作开发企业最多,同为10个,各占比17.24%。佳木斯市对外农业投资合作企业数量8个,位列第三,占开发企业总数的13.79%。这契合了该省黑河市-俄阿穆尔州,牡丹江市-俄滨海边疆区和佳木斯市-俄阿穆尔州长期对俄经济合作的发展态势。

(三)投资领域拓宽,模式趋于多样

目前,黑龙江省农业对俄投资不再局限于农业生产,近半数的投资转向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贸易、农业物流、仓储等(见图3)。当前的投资领域已经从单纯种植大豆和蔬菜拓展到大豆、玉米、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棚室蔬菜生产,生猪、肉牛和禽类养殖,粮食、饲料加工,仓储、物流运输及农产品贸易等诸多领域。东宁县的华宇集团、华信公司等一批“走出去”企业已发展成为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建材、旅游等集团化企业。截至2012年底,该省对俄农业投资中农业生产约占总体的五成,而农产品加工、贸易、物流、仓储等与其分享半壁江山。目前,已建立大豆、玉米等深加工项目30余个,建立境外种子繁育基地4个、大型粮食仓储设施10处。

调查资料显示,黑龙江省对俄农业投资开发项目设立的53家境外企业共有独资、合资、合作及控股等四种形式,占比分别为67.92%、16.98%、11.32%和3.77%。对俄农业开发模式共有大企业开发合作模式、中外政府间合作开发模式、农户联合经营开发模式以及种养业大户开发模式等四种,占比分别为50%、30%、10%和10%。

(四)龙头企业效益显著、带动作用明显

调查显示,截至2012年底,黑龙江省已进行对俄投资合作的龙头企业共计12家,占对外投资企业总数的20.69%,这些企业对外农业累计投资金额存量达1.4亿美元。对俄农业投资的龙头企业中,市级龙头企业占比66.67%、省级占比16.67%、国家级占比16.67%。龙头企业中选择农产品种植的比重占38.46%,远远低于全体投资企业50%的水平,农产品加工的比例为23.09%,农产品贸易物流的占比为38.46%。可以看出,龙头企业的投资已经不再局限于种植业,而是将目光更多投向农产品加工与贸易、物流等。

猜你喜欢

黑龙江省农业俄罗斯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二等奖)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