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当代生态旅居建设研究

2015-04-28况学东王庆芳

中国科技纵横 2015年7期
关键词:武义县生态旅游

况学东 王庆芳

【摘 要】现代社会的空气污染、生存环境恶化、生活压力过大等问题,伴随着旅游者素质的提高,旅游理念与方式的转变,促使旅游者对生态旅居有了越来越强烈的需求,生态旅居产品可以让旅游者躲避现代文明、缓解生活压力、放松身心以达到生态养生的目的。浙江金华武义县温泉、森林等旅游资源丰富,区位条件良好,客源充足,极其适合发展生态旅居,应根据资源特色从南、中、北三个区域打造不同的旅居产业组团,重点开发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产品、轻松愉悦和强参与性的旅居产品,同时可以把多种文化因素引入到现代的生态旅居旅游开发过程中,营造良好的生态旅居环境。

【关键词】生态旅游 生态旅居 武义县

在现代社会,三类人群越来越多,一类是由于环境污染、有毒食品、高物价、高房价等种种问题导致人们生活压力较大,身体素质越来越差,使亚健康群体越来越大,逃离城市、回归自然的需求也较强;同时老年群体也越来越大,人口老龄化成为中国的不可阻挡地一个趋势,据民政部印发的《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243万人,占总人口的14.9%,有生态养生的需求;第三类是独立工作的女性群体越来越大,需要有一个优美而安静的生态环境,开展美容和养生活动。生态旅居产品正好迎合了这三类群体的需求,为游客提供优美的养生居住环境,吸引城市居民到乡村或是海滨等拥有温泉、森林、海滨等养生旅游资源的地区去旅游并短期居住,去感受一种远离都市喧闹嘈杂特有的宁静,富含氧气和负离子的新鲜的空气对于生态养生有着较好的作用,也有利于女性美容养颜和延缓衰老。

浙江金华武义县拥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与自然生态,境内分布着星罗棋布的古村落,民风淳朴,生活闲适,长寿者较多。多年来,武义县政府极其重视生态养生旅游的发展,其丰富的养生旅游资源以温泉为代表,并通过召开五届中国武义国际养生旅游高峰论坛等活动,扩大了武义县温泉等生态旅游产品在中外游客中的影响,是发展生态旅居的理想地区。

1生态旅居的相关定义及作用

1.1生态旅游

近十多年来,生态旅游在中国快速的发展,生态旅游的概念也在不断被拓展,内涵在不断被丰富与充实。广义的生态旅游包括一切在大自然中进行的游览、度假活动,如森林生态旅游、海洋生态旅游等,可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狭义的理解是指到自然环境进行的生态回归游,力求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实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的持续发展[1]。

1.2旅居

旅居(Sojourn),顾名思义就是亦游亦居。旅居生活形式多样,如“候鸟式海南行”养生休闲旅居团、老年游新模式“旅居团”等[2]。旅居的活动项目较多,包括农家乐,体验种植,采摘,垂钓,喂养,餐饮住宿,农业传统习俗体验等等[3]。学者们普遍认同的旅居定义,是指个体在有别于其本身居住地和文化环境中作暂时性居住,并返回原住地。

1.3 生态旅居

生态旅居通常包括两部分:生态旅游和居住,两个方面彼此配合,共同发展。目前生态旅居在国内论文很少,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搜索以“生态旅居”为关键词的论文,没有搜到相关论文,从近些年来国内外生态旅居的发展状况,笔者认为生态旅居指的是以生态和养生旅游资源为主要吸引物、以休闲养生为目的,到达异地进行短期的旅游度假并居住的一种旅游活动。

2当代生态旅居文化的主要消费对象及其消费特点

2.1高层次文化旅游者及其消费特点

生态旅居文化象征着人们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深层思考,是现代人对一种更简单、更健康、更自然的存在境界的追求。所以生态旅居者都是一些文化层次及水平相对较高,比较成熟的旅游者,他们往往对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景观有兴趣,不再限于观光旅游产品。那些生态养生、有文化内涵、参与性强的旅游产品,如乡村旅游产品、少数民族村寨等,有别于日常忙碌单调的都市生活可以让他们体验人生诗意栖居的审美生存境界,从世俗的生活中品味出优雅的情趣。

2.2生活压力较大的现代都市旅游消费者及其消费特点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提速,现代的都市人群生活节奏过快,熬夜加班、高竞争、高就业压力、房价、物价等种种问题给他们带来较大的压力,以中青年群体为主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亚健康人数不断扩大,他们有强烈的逃避城市生活的愿望,希望通过生态旅居与自然生态环境零距离接触,放缓脚步,放松身心,调整饮食与生活规律,在短时间内摆脱都市的快节奏,达到休闲养生的目的。

2.3 老年旅游消费者及其消费特点

生态旅居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使旅游者达到自我保养、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近些年来我国老年人数量的增多,身心健康问题促使他们对于养生的需要越来越强烈,老年旅游市场又被称为“银发市场”,有一定收入,空闲时间多,他们希望通过体验生态旅居旅游产品来感受田园、山林生活的惬意,实现长寿和养生的目的。生态旅居产品必须要突出养生、健康、休闲等特点,通过生态旅居利用良好的生态来调节心态、修身养性,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2.4女性群体及其消费特点

现代年轻女性的受教育程度逐步提高,个人经济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消费方式逐渐变化为发展型、享受型消费,她们更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旅游和美容养颜上面,女性天生对外在环境和自身心境敏感,易受其感染和情绪化,到生态环境中开展休闲度假,特别容易达到美容养颜和养生的目的,生态旅居产品如号称“天然氧吧”森林区域就以其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吸引了大量的女性消费者,开展以美容养生和放松身心为目的的旅居活动。

3武义县生态旅居建设概括

3.1旅游业发展基本概况

武义县位于浙江省中部,面积1577.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78%,耕地占10.8%,水域占2.6%,总体呈“八山半水半分田”的格局。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武义县积极推进旅游业发展,形成了“冬有温泉之温暖,夏有森林之清凉,春有农耕之风貌,秋有丹霞之奇丽”的生态特色养生旅游格局,获得了最佳休闲旅游胜地、首选避暑圣地、十大生态旅游名城、十大养生胜地等称号。自2003年全省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来,全县进行了村庄整治建设工作和生态村建设,2013年武义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完成20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 [5]。在2013年10月,还评选出了“武义十大长寿村”;武义还有着适合各类养生药材生长的良好环境,发展出了“寿仙谷”等中药养生品牌。

3.2武义生态旅居旅游资源概况

3.2.1地理地质旅游资源

武义县境内西北部和东南部都有气势磅礴的山体,同时森林资源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72.1%,空气质量优良率90%以上;河流属于钱塘江和瓯江两大水系,落差较大的地形形成了丰富的大湾湖、枫树塘、南塘等水力资源和众多壮丽的瀑布景观,75%的地面水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在2008年,武义县被浙江省政府命名为全省首批生态县。

3.2.2温泉旅游资源

武义县地下蕴藏着丰富的温泉资源,现探明温泉地热异常点13处,日出水量可达2415吨,水温36~45度,富含偏硅酸、氟元素、硫化物等矿物质及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有良好的保健和辅助治疗作用。现在建设好的温泉项目有唐风露天温泉、清水湾温泉度假村、明招温泉酒店、清风寨等,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2.3历史和人文旅游资源

武义县的历史和人文资源丰富。武义县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八年(公元245年),历史悠久,遗存丰富,有延福寺、俞源明清古建筑群和明招山吕祖谦及家族墓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郭洞、俞源两个首批历史文化名村等。还有隋唐时期的六朝御医叶法善的道教养生文化的流传,至今遗存的古迹有茶园、戏台、文昌阁、凤池书院、古代寺庙等古典建筑,开设的有民俗风情物品展览馆,同时还开展了祭祖、荡湖船、走马灯、迎佛、锣鼓、接仙女、采茶舞、滚龙、庙会、武义昆曲等民俗活动,还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开展了武义温泉文化节、武义摩托车极限运动文化节等人文活动。

3.2.4生态农业旅游资源

通过近二十年的产业化、规模化、精品化发展,武义县基本建成优质米、茶叶、山油茶等12条特色农业产业带,生产出“武义春雨茶”、“桐琴蜜梨”等特色品牌,同时以寿仙谷药业公司为代表,大面积生产铁皮石斛、灵芝等中药产品以及系列中药养生食品,目前已经建成了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1个,主导产业示范区4个,特色农业精品园1个、示范基地45个,都可以成为很好的生态旅游示范点以及生态旅居活动内容。

4武义县开展生态旅居建设的途径

4.1从区域空间结构角度进行生态旅居产业建设

由武义县政府统一规划,以养生旅游突破季节限制,以休闲度假突破产品限制,实现各个产业的配合,从空间角度进行整体规划,逐步形成产业的集聚效应[6]。把武义县城建设成为旅游集散与服务中心,由于北部地区温泉分布较为集中,设置好北部温泉度假养生组团,中部以“寿仙谷”等品牌为代表,以丹霞地貌为特色,发展丹霞国药养生组团,在武义县南部,是山体和植被分布的区域,风景秀美,打造生态休闲养生组团,从而形成差异化的区域产业品牌。

4.2提供有地方文化内涵、有特色、个性化的产品

目前随着我国旅游者文化素质的逐步提高,他们往往追求一些有文化特色、有亮点及符合当前社会流行和热点的旅游产品,尤其是一些有地方和少数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其中的民俗文化元素即各民族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和文化元素[7]。武义县有俞源、郭洞等古村落里的民居建筑及太极文化,在本地聚居的畲族服装服饰、饮食、节日等民俗文化,同时还有御医叶法善道教养生文化、乡村传统耕读文化、丹霞地貌文化,从饮食、建筑、人居环境等方面都要突出武义县的特色文化内涵、特色,以吸引生态旅居者的关注及喜爱。

4.3注重旅居产品周边环境和氛围的营造

生态旅居旅游产品不仅仅包括某一个具体的旅游景区景点,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旅游产品,包含多种成分,特别是周边环境与氛围的营造,所以旅居产品的设计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产品设计,所谓的主产品即旅游的主体部分,从表现形式到内容都因最大限度的保留当地的原生态,并且运用一定的手段凸显其原汁原味,营造出一种生态旅居的环境和氛围。二是配套产品的设计。旅游者来到旅游度假地虽然是体验一种原生态的生活方式,但是这并不代表旅游者愿意接受简陋的配套设施,配套设施的设计方面一方面要考虑与主题相符,与周边环境相映衬,营造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整体氛围。

4.4融合多种传统文化元素到生态旅居旅游产品设计中

武义县的生态旅居客源,主要来自于邻近区域的苏杭沪的游客是武义县主要的客源,文化素质偏高,旅游产品的消费注重品味,所以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就应该注意把茶、酒、建筑、园林、宗教文化等高品位文化因素融入到产品设计中,营造出一种别具吸引力的小资情调和高雅氛围,既满足了他们的审美和休闲需求,又很好地传承和发扬了我国传统文化。

4.5开发轻松、快乐、参与性强的旅游产品

由于临近武义县的杭州、上海、苏州等城市的居民生活在污染严重、交通拥堵的环境里,而且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人们需要通过体验生态旅居产品来放松身心,特别是那些轻松、快乐、参与性强的旅游产品正好适应了当代人的需求,武义可以大力发展如漂流、森林浴、温泉等类型的休闲养生旅游产品,让旅游者彻底放下日常忙碌的工作,零距离的走进和亲近大自然,也适合亲子之间快乐互动,让都市人群在闲暇之余,和整个家庭一起放松自己,分享快乐。

参考文献:

[1] 杨彦锋,徐红罡.对我国生态旅游标准的理论探讨[J].旅游学刊,2007(4):73-78.

[2] 景再方,杨肖丽.中国乡村旅居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模式选择[J].农业经济,2010(6):31-33.

[3] 李柏文,毛志睿.旅游目的地“旅居社会”的建构与发展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11):64-67.

[4] 范向丽,郑向敏.女性旅游市场细分及其特征分析[J].经济论坛,2009(17):80-84.

[5] 金京.生态旅游发展的新思路—武义县发展养生旅游的对策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08(6):302-303.

[6] 文谨,白凯.地理学视角下的出国旅居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3(7):148-158.

[7] 张军.中国旅游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42-243.

作者简介:况学东(1976—),男,河南信阳人,旅游管理硕士,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商务管理系讲师,主要从事旅游管理理论研究及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武义县生态旅游
世界七大生态旅游目的地
生态旅游之利弊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生态旅游
武义县及周边颗粒物污染差异分析与管控建议
浙江省武义县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父亲
小熊和星星
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