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缙云婺剧文化
2015-04-28傅志丹缙云县文化馆浙江缙云321400
傅志丹(缙云县文化馆,浙江缙云 321400)
大力弘扬缙云婺剧文化
傅志丹
(缙云县文化馆,浙江缙云 321400)
缙云是婺剧发展的繁盛之地,品婺剧、唱婺剧、演婺剧,400多年的发展历史塑造了浙南山乡艺术大观园里一枝奇葩。婺剧表演一直以来在缙云民间非常流行,旺盛时全县民间婺剧团达100多个,古戏台400多个。目前还有22个剧团常年在金华、丽水、温州和杭州等地献演,足迹遍及浙、闽、赣三省各县市,从业人员1500多人,年均演出达2万多场次,年均收入5000多万元。浙江省婺剧促进会副会长、缙云县婺剧促进会会长陈子升说:“缙云婺剧保持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成为了缙云民间最喜闻乐见的草根文化代表。”
弘扬 缙云 婺剧文化
1 婺剧,成为我县文化支柱产业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婺剧产业的发展,把婺剧文化作为全县三大文化品牌之一来着力推动。2006年8月率先在全省成立县级婺剧促进会,引领民间业余婺剧健康、有序发展;2009年缙云婺剧成功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10年由省曲艺家协会、县婺剧促进会和县广电局选送的官店村少儿乐队婺剧摊簧器乐《古村戏韵》,荣获第四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表演、园丁、组织三项一等奖;2010年至2011年,缙云县婺剧促进会,东渡镇长坑小学分批被列为缙云婺剧传承基地;2011年省群艺馆与县婺剧促进会签订《浙江省新农村“文化良种”培育基地工作协议》,该基地是全省首例签约,也是丽水市唯一一个“文化良种”基地。
2 婺剧,成为我县农民增收渠道
改革开放后,婺剧团按市场模式运作,团长与合伙人投资购置行头等器具、聘请演员、联系演出等事务,推陈出新,适者生存,有那么多婺剧团“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为了赢得市场,缙云思火婺剧团团长带领剧团不断翻新剧目,戏金也水涨船高,在他们面前除了市场竞争还有人才竞争,他们在唱腔、表情、招式上下功夫,戏迷看了一定会觉得物有所值,好的演员一年工作9个月,收入顶两个公务员,剧团五六十人,一年能演五六百场,一年收入200万元。好酒还须勤吆喝,一些民间剧团团长经常开着摩托车到山村去承接演出业务,不断培育开拓婺剧文化市场。
3 婺剧,成为我县学子教材科书
实施“婺剧进校园”活动,先在全县10个学校开展普及婺剧教学试点,省群艺馆与县婺剧促进会共同编创了《红歌新唱》婺剧版教材,作为全省第一部婺剧教材在全县中小学全面推广,目前,全县有53所中小学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婺剧进校园活动,如缙云婺剧传承基地长坑小学以每人掌握一样民间乐器为教学目标,自编笛子达标考核教材,组建婺剧社团,集体演奏《花头》等经典剧目;缙云二中将婺经典唱腔列入音乐课,融入教学课程元素中,並邀请名伶回校献艺,激发学生学习婺剧热情;实验中学通过文化艺术节,聚集汇演选拔“婺剧小明星”,营造婺剧文化氛围,提高婺剧进校园实效。县婺剧团促进会向校园赠送婺剧曲本、光盘等辅导资料120套,力求婺剧文化从娃娃抓起,培养婺剧后备人才。2013年丽水市婺剧进校园暨非遗进校园推进会在缙云成功举办,为进一步打响婺剧文化品牌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尽管缙云婺剧有人缘有名气,文化体制改革先行者,婺剧进校园播撒种子,助推婺剧文化的产业化。但还存在着扶持力度不大,规范管理不够,人才青黄不接,市场秩序不好,精品剧目不多等问题,有待于政府职能部门在大力支持,强化服务、拓宽渠道、多措并举、不断创新,全位推动婺剧文化特色化和产业化,使缙云婺剧文化这一传统瑰宝散发出迷人光彩。
4 创新展演平台,打造婺剧文化普及新载体
近年来,我县举办了“浙江省新农村业余婺剧票友大赛决赛,浙江省地方戏会演。“绿谷之声”婺剧专场演出,缙云县业余婺剧传统唱腔及婺剧器乐大赛,缙云县婺剧大会演,并多次成功举办婺剧品会场”等,不断丰富婺剧品会场的形式和内容,开展“流动大舞台”和“送婺剧下乡”活动,利用农村文化礼堂,结合“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重点工作,把婺剧文化融入农民实际生活、贴近群众意愿,我县的“万场大戏送乡亲”活动有效地传播党的富民政策和传承婺剧文化,新春婺剧大展演,“仙都之夏”婺剧音乐会,中国仙都公祭轩辕皇帝大典暨旅游文化节、斗台戏,邀请三家以上声望较高的民间婺剧团同时登台竟技,为广大人民群众奉献上一道精美的婺剧大餐,民间业余婺剧团参加国家、省、市各类比赛展演,频频荣获金奖。
5 创新婺剧剧目,注入婺剧文化传承新血液
加快传统剧吐故纳新,加强对我县婺剧原生态唱腔及曲调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我县梳理出平安戏、周岁戏、寿年戏、庆贺戏、乔迁戏、庙会戏、生日戏等50多个演出剧目。建立传统剧目数据库,为群众提供点单式演出服务。加大精品剧目的创新力度,先后推出《却金馆》、《高机与吴三春》等一批精品剧目。2009年创作编排廉政婺剧《却金馆》,作为丽水市反腐倡廉教材在各县市巡回演出,并作为丽水市维一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浙江省首届文化艺术节展演;水南小学的《打金枝》被中央电视台小儿频道《署假特别节目》栏目选用,成为全国唯一被选中的地方小剧种节目。以缙云黄帝文化为背景的大型新编神话《轩辕飞天》在缙云、丽水等地上演后,获得了观众一致好评,2014年5月该剧在央视戏曲频道播出。围绕“传统古戏精演、现代新戏演活”婺剧文化,着力打造强化宣传、提升品质、精品纯炉的缙云婺剧文化品牌。
6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激活婺剧生态传承力量
创新平台自育人才,在县职业技术学校开设婺剧班,向剧团输送新生力量,由县文化馆、县婺剧促进会办短期培训班,为剧团培养演员,鼓励乡镇文化站办婺剧小科班,聘请专家、名师专业培训,定期开展“进村入企”群众性婺剧培训活动,2014年,已邀请业界名家对乡村业余爱好者进行婺剧演唱演奏巡回辅导15期,累计1500多人次,培育出千余名本土文艺人才。建立非遗传承基地,推进婺剧进校园工程,挖掘青少年婺剧人才。学校举办了多层次、多层面的各类培训和比赛,不断提高师生们对婺剧文化的认识和婺剧教学演唱水平。从2010年12月起连续三年培训音乐教师300多人次,举办中小学校师生婺剧知识培训和演唱比赛60多场次,其中长坑小学、舒洪小学被省命名为非遗(婺剧)传承教学基地,校园婺剧优秀成果参加中央、省、市级表演,展演20多次,这样,学校成为培育婺剧人才的摇篮,更重要培养一大批年轻婺剧观众,为婺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