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公共聚集场所消防监督的几点思考

2015-04-28史惠友

中国科技纵横 2015年7期
关键词:火灾事故场所监督管理

史惠友

(集贤县公安消防大队,黑龙江集贤 155900)

加强公共聚集场所消防监督的几点思考

史惠友

(集贤县公安消防大队,黑龙江集贤 155900)

近年来,在公共聚集场所发生火灾造成群死群伤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对公共聚集场所加强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共聚集场所消防监督管理中存在的几方面主要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加强公共聚集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对策与建议,以期能够有效避免发生火灾事故。

加强 公共聚集场所 消防监督 对策 思考

众所周知,公共聚集场所通常人员比较多,面积比较大,而且人员较为集中,疏散极其不容易,那么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人员及财产损失。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来加强公共聚集场所的消防监督,进一步规范公共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安全隐患和恶性事故。

1 公共聚集场所消防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从业人员消防安全监督意识淡薄,消防监督责任制未落到实处

目前,部分公共聚集场所的从业人员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意识淡薄,他们根本不重视消防安全,对消防设施不能够做到及时、充分的检查和管理,只是被动地接受上级消防部门的监督检查,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出现火灾安全隐患。另外,公共聚集场所的相关消防部门尚未对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的划分,并未将消防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更没有真正建立起场所内部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体系,这些都会成为火灾事故发生的导火索。

1.2 消防监督人员配备不足,整体素质不过硬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聚集场所风起云涌,对其相应的消防监督机构形成一定的压力,导致消防监督人员的配备出现不充足的紧张局面,无力对公共聚集场所的消防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无法圆满完成上级交付的日常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工作。除此之外,这些消防监督人员的知识水平往往较低,业务能力不到位,整体素质不过硬,不能熟练的运用相应的消防安全知识、法律及法规,直接导致消防监督工作开展起来不是十分顺利。

1.3 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措施不到位

当前,绝大多数的公共聚集场所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去获取经济效益,对于建筑消防设施的管理往往不够重视,后期的维修保养更是不能实时跟进,这就导致相应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措施不到位。另外,相应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尚不健全,缺乏全面、系统的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消防设施维修保养、用电用火安全检查、火灾隐患整改、灭火应急疏散演练等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制度,这也是导致公共聚集场所易发火灾的根源所在。

1.4 对建筑审核验收及安全检查工作落实不到位

目前,大多数公共聚集场所在最初选择地址时对于防火方面往往缺乏全面、周密的考虑,只是贪图一时的利益,导致公共聚集场所与毗邻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隔离措施不是很到位,而且相关部门在建设这些公共聚集场所时为了节省成本往往会采用一些不耐火的建筑材料,对于消防安全设施的布置更是能省则省,相关部门对建筑审核验收及安全检查工作更是落实不到位,这就为后期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2 加强公共聚集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2.1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消防监督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消防监督意识

公共聚集场所的人口密度非常大,如果发生火灾必然会造成及其严重的后果,作为公共聚集场所的从业人员必须要提高自身的消防安全意识,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消防安全技能来应对火灾等突发事故,故加强对公共聚集场所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就十分重要。针对不同的从业人员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重点是提高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必备的消防技能,确立以人为本的培训思想,合理调配从业人员,同时要加大消防宣传力度,唤起公民的消防意识,共同营造安全的公共聚集场所环境。

2.2 加强消防监督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

为了进一步提升消防监督队伍的执法能力和水平,首先就要强化消防监督队伍的法律意识,树立其依法监督、依法办事的观念,杜绝特权或特事特办的错误违规思想的产生和存在,加强对消防监督队伍的整体素质教育和执法能力的培训,努力提高其对公共聚集场所的消防监督水平,通过消防监督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促进整个消防监督队伍的建设水平的提高,同时完善监督激励机制以及职责考核机制,促进消防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的更大的进步,进而保障公共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

2.3 建立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从制度管理上扼制火灾隐患的形成

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公共聚集场所的消防工作的监督管理,对于预防公共聚集场所火灾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完善并落实消防安全管理监督制度,进而实现从制度管理层面扼制火灾隐患的形成。加大公共聚集场所消防设备的排查和监管力度,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可以有效预防和降低火灾发生的机率。同时,对于不具备消防条件或者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公共聚集场所加大处罚力度,并赋予公安消防部门具有行政强制措施的权力来治理公共聚集场所的消防问题。

2.4 从源头抓起,严把建筑消防安全质量关

加强公共聚集场所消防安全,不仅仅要加强后期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更为重要的是要从源头抓起,严把建筑消防安全质量关。作为公共聚集场所的酒店、商场、图书馆、休闲广场等消防安全至关重要,首先就是要把好消防设计关,对于不符合相关标准或规范的消防设计或错误设计坚决取缔不予采用,其次要对消防施工过程及消防设备设施安装进行严格监管,杜绝违规操作或不合格消防设施的使用。最后,严格依照相关国家法律规范或标准进行验收和后续的定期监督,进一步强化公共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监督工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共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隐患,进一步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概率,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积极推进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从源头抓起,严把建筑消防安全质量关,加强从业人员的消防监督意识和整体素质,全面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尽可能地遏制和减少火灾隐患及火灾事故的发生。

[1]李立志.公众聚集场所消防监督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武警学院学报,2004,(04).

[2]王万能,施荣富.浅谈构建公众聚集场所消防管理新举措[J].中国西部科技,2008,(19).

[3]胡军.浅析公众聚集场所消防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化工,2009,(04).

猜你喜欢

火灾事故场所监督管理
一起亡人火灾事故原因的认定
听的场所
对烟头引发火灾事故的调查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引发的思考
远离不良场所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恋爱场所的变化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