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量情况调查工作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
2015-04-28王丽霞
王丽霞
(临夏公路管理局和政公路管理段,甘肃 和政731200)
0 概述
公路交通量信息是公路管理中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一项信息内容,主要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公路中某一处断面的交通流量。公路交通量信息调查工作是通过系统的观测和记录行车速度、交通流量、各级公路交通量的比重等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为公路建设的整体设计和布局、旧路改造计划、公路养护及管理等各级部门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所以说,做好工作交通调查工作对公路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要想确保公路交通量调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就首先要保证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以此统计信息作为数据基础,把握现代公路交通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探索研究交通运输的规律,并搭建出一个科学完善的公路交通情况调查工作管理模式和有效的运行机制,促使交通量调查工作向着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发展,不断提高该项工作的运行机制和技术化水平。
1 目前交通量情况调查工作的管理模式
依据交通部下发的《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统计工作管理办法》,现行我国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统计工作主要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交通部统计机构负责领导全国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统计工作。从交通情况调查的组织管理层面来看,公路交通情况调查分为6个层级,即交通部→省(区、市)交通厅→省(区、市)公路管理局→各地(州、市)公路管理局或交通局→各县公路管理段或交通局→养管站或观测站,由各级交通部门组成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这项工作,形成了以国、省道调查为重点、县乡公路调查相结合、多种调查形式相互补充的交通情况调查网,为交通主管部门的领导决策、系统规划、路网改造、建设项目的前期设计及后期评价提供了大量数据资料,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 交通情况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交通量调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目前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公路部门已经开展了交通量、车速和比重的调查工作,也对调查数据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调研,且配备有专门的交通量调查工作者,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岗位内容及制度,但是大家对该项工作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其中有很多的省级公路局的调查工作只有一名兼职人员担任,且只设一人对交通量数据进行汇总,导致工作进展只停留在初步的调查阶段中,未能切实将交通量调查数据加以分析和利用,未达到指引公路建设和设计的工作层面。有些单位和工作人员对交通量观测工作的理解不够,在工作中不能认真对待、敷衍了事,从而导致调查数据的真实性缺失。
2.2 调查项目和内容不够全面
目前交通量调查工作主要集中于车速、交通流量的调查,但是更为深层次的经济调查、环境调查、通行能力和运输量的调查、实载率和比重的调查等,没有能够全面的进行,导致调查数据的局限性。
2.3 观测站点设置不够科学和合理
交通观测站点的设置位置和布局对此项工作成果影响很大,目前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快速发展,除了有高等级公路外还有很多农村公路也已经建设完成,公路网覆盖的区域越来越广,但是交通观测站点还是多年前设置的,未能够根据最新公路网进行及时调整,有的农村公路没有设置观测点,有的观测点过于密集,布局不合理;有的观测点就设置在交叉路口或者城镇里,导致观测数据不具备代表性,调查数据质量不高。
2.4 调查手段落后,调查队伍素质不高
交通量调查的手段和方法决定着调查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虽然多数公路部门,已经在高速公路和主要干线公路上配置了连续式自动观测仪,且配有专门的电脑来处理交通调查的数据,但是还有好多公路的观测站点,仍然采用半自动按键式计数器,或者用记“正”字来统计数据,在交通量日益增大的情况下,这样的手工统计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目前的交通量调查工作。所以调查的方法和技术精度不高,科技含量低,有待提高。
由于对交通量调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我省情况来说,很多间隙式调查站没有固定的工作人员,而是临时抽调养护人员,所以人员不固定,且普遍业务素质较低,缺乏交通工程的统计学知识,这也是造成交通量调查工作局限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在这个岗位上录用具备科学文化知识的专业人员,才能够有效的提高调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 改善交通量情况调查工作的具体措施
3.1 完善公路交通情况调查工作的管理模式
交调组织机构多了解最基层公路养护部门的观测实际情况,以便于交调工作的开展和提高交调工作质量和效率。就我们临夏地区,高速公路和主干线公路大多建立了连续式调查站点,由养护单位直接导入交调系统上报临夏公路管理局,还有相当一部分省道和县道、乡村公路,养护部门采用间隙式半自动按键式计数,或者用记“正”字的最原始的方式来统计数据,然后再由人工输入电脑的交调系统再上报临夏公路管理局,再由临夏公路管理局统一汇总上报。这样花费人力多不说、速度、效率、准确度都不是很理想,公路如果日后能利用自动化设备获取数据和图像等交调信息,并通过远程服务器进行自动传输和保存,为交通量调查开发设置分析软件和存储数据库,将分析和预测后的数据发布于WEB平台,使得各级业务部门通过联网和系统中的浏览器搜索到他们需要的任何数据并实现所有统计功能,那将更加便捷和高效。
3.2 完善调查项目和内容
不断完善交通量调查的项目和内容,有交通量分布的调查,公路里程调查,汽车货运量和周转量、运输比重的调查,车速和公路交通流量的调查,公路运输成本调查,交通事故的调查,通行能力的调查,公路养护费用和养护质量的调查等。通过对交通量的全面调查工作,为交通规划、设计、建设、养护工作提供有科学依据的基础资料。
3.3 合理设置交通量观测站点
一般公路路段,应设置间隙式交通量观测站。在路段交通量特性能够反映某一区域或路线交通量特性的主要干线路段上,应设置连续式观测站。间隙式和连续式交通量观测站的设置,应考虑在公路网上分布的均匀性、合理性和代表性。高速公路路段,一般应设置连续式观测站。观测站点应设在交通流比较稳定,流量和特性可代表某个路段区间交通流量和特性的地点,这个路段区间称为观测里程,也称代表路段长度。代表路段长度应按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20~30公里。代表路段的分界点一般设在交通量明显变化处。原则上各行政区划的分界处应作为代表路段的分界点。乡道设有交通量观测站点的路线数应不少于乡道路线总数的10~20%;交通量观测站的位置应选择在视线开阔、便于安装观测仪器、公路路线纵坡小于2%的直线路段处。
[1]杨建辉.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方法初探[J].东北公路,2000(02).
[2]孙海浩,林航飞,陈小鸿.地区公路网交通量观测点布设研究[J].广东公路交通,2004(01).
[3]李晓红.兰州地区公路网交通量观测点布设研究[J].甘肃科技,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