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人眼中的温哥华(中)

2015-04-27老虎

北京纪事 2015年4期
关键词:夜总会劫匪轮椅

老虎

“惊心动魄”的一分钟

警察是生活中不经常接触但又不可替代的群体。

温哥华的警察一般是看不到的,他们大都坐在车里巡逻。由于没有交通警察,这些巡警也管交通。长时间以来,我对警察的印象都是极为模糊的,只从急驰而过的警车车窗里看过他们朦胧的脸。若不是经历的几件事儿,我可能连警察的全身都看不到。

有一天在交通灯前看到三辆警车把一辆轿车团团围住,车门大开,轿车司机被铐住蹲在地上,三名警察围着他。听旁边的人说,这个家伙超速行驶,警察让他停下他不听,企图摆脱警察的追踪。可想而知刚才的一番追逐定是紧张刺激,可惜我错过了,不过这时可以好好地打量一番这些“人民的警察”。黑色的制服,身材魁梧,其中有一女警看起来健康挺拔。最惹眼的是他们身上的装备:胸口别着步话机,腰带上挂满了“零零碎碎”——短枪、手铐、警棍,还有一些小玩意儿叫不出名字。

还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女警察在对一个黑人搜身,后来才知道他们定期跟踪一些毒贩子,把这些人的资料备档。经过她的警车的时候,我特意向车里看了一眼,一个卫星定位仪和笔记本电脑放在驾驶座旁边,再往后座一看,呼的一个家伙站了起来,吓了我一跳,原来是条警犬。

打这儿,我算是对警察有一些了解了。另外还有骑警——骑马的和骑自行车的,也在巡逻,特别是在一些大型的节日,还有冰球比赛的时候,所有这些警察都严阵以待。

警察不光维护社会治安,连家里的纠纷也管。我的两个室友发生了口角,其中的一个报了警,说对方有危险的行为(如果摔门也能算的话)。警察真的来了,录口供,还问我们这些人事情的经过,最后像街道老大妈一样给双方调解矛盾。事情过后我问我的房东,如果警察渎职怎么办?他说,警察是诚实的,他们连国家总理都敢查。警察的薪水并不高,但国家给福利,老百姓很尊重他们。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亲自与警察打了交道。那是我在7-Eleven打工的时候。

这个连锁店是24小时营业的,所以有潜在的危险。上岗前的培训在安全方面说得很清楚:如果有打劫的,要绝对听从对方的吩咐,要什么给什么,绝对不要反抗。劫匪走后立即打电话报警。

有了这些优惠政策,我就放宽心开始了工作。

一天凌晨4点左右,下着雨,除了我自己,店内店外都没有人。我正盘算着早点下班走人,门突然被推开了,我下意识的一句“How can I help you?”脱口而出。

“Money , and cigarettes.”一个大口袋伸到了我的面前。

我这才看清眼前站着一个蒙着脸的高个子,一双蓝眼珠在催着我快点儿。我靠,真遇到打劫的了!

一切行动听指挥,我非常爽快地把箱里的钱倒进了口袋,紧跟着劫匪又装进去几条香烟。看看差不多了,嗖的一声,这家伙跑出去了,很快被黑色吞没。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

我赶紧报警。两分钟过后,警灯在窗外闪了起来,三辆警车齐刷刷地停住。一人牵着条警犬在门口戒严,两人进来问我劫匪的去向。我凭着记忆指了一下方位,一人马上开车向那个方向追去,门外那位牵着狗的警察也向同样的方向追去。

这时屋里只剩下我和一个老警察。他详细地问我那个劫匪的特征,包括行为举止的特点。我一五一十地回答,他把我说的输入笔记本电脑,然后察看里面的资料是否有相似的人。

商店的经理也来了,问我感觉怎么样,心脏是否正常,并表扬我做得好,让我回家休息。

一切都平静了下来。

我提前下了班,回想起来像是亲历了一部警匪片一样。没想让它发生,它却发生了,不过平淡了点儿。

同样的笑脸

初来温哥华的时候,总是好奇地四处转悠。商场、图书馆、影剧院、写字楼等等,有太多的地方要去了解。这些地方与国内大同小异,但有一样是绝对不同的,那就是在这些地方随处可见残疾人的身影。我刚开始惊诧于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残疾人?可以说我在这里一天看到的残疾人,比我在国内见过的所有的残疾人还要多。他们大部分是坐在电动轮椅中,扶手上的控制杆帮助他们前进、后退、转方向,非常灵活。车子的靠背上高高挂着一面小国旗,靠背的后身罩着一块在夜间能发出荧光的布。

每当艳阳高照的时候,这些残疾人也会和我们正常人一样出来逛街,享受阳光。他们中有的人可以自己驾驶着轮椅四处闲逛,有的则需要有人帮助推着轮椅前行。脸上的惬意和慵懒与众不同。我记得一个看起来智障的人由一个护士推着在商店里买菜,当他在护士的帮助下亲手选到了一棵菜的时候,脸上突然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我拿到它了!

图书馆也并不是我们“正常人”的独有,我经常看到老师领着一些智障的儿童在里面一本正经地看书、学习。孩子们的口音虽然含糊不清,但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我们一样的认真。老师像他们的亲生父母一样的耐心,逐字逐句、手把手地教他们识字、阅读。

在这个残疾人的“天堂”里,政府不仅提供他们所有的开销,连他们的抚养者也能得到相应的照顾。大批的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他们进行应有的呵护和治疗。

作为一个工程师,我愧于以前在工作中对残疾人的忽视。这里看到的针对残疾人设计的公用设施给我好好地上了一课。

每一个公共建筑里面必然有电梯,连二层或三层高的公寓也一样。门前必然有供轮椅进出的缓坡;门的把手上必然有供残疾人用的电动按钮;卫生间里必然有供残疾人专用的蹲位;指示牌上必然有盲文的说明;停车场里必然有供残疾人专用的车位,等等等等。

我这才知道为什么看到的残疾人这么多——他们和我们一样是没有“障碍”的。

公车上对残疾人的服务几乎是每天都能见到的。车一靠站,只要有残疾人在候车,他必然是第一个上车的人。如果他乘着轮椅,所有的正常人一律在其身后排队。司机一按按钮,车头向路边倾斜下来,车门打开,一块板从踏步台缓缓地伸出来搭在马路牙子上,乘轮椅者操纵着按钮从板上驶进公车。接着,司机从驾驶座下来帮助他把轮椅牢牢地固定在残疾人专用的座位上,然后回到驾驶室,示意其他人上车。残疾人示意到站了,司机就帮他解开安全带,然后重复上车的过程,直至他安安稳稳地驶在人行道上。

这种服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循环着,我越来越感觉到他们一样是我的兄弟姐妹,就生活在我的身边。看着他们尽情地说笑,坦然自如的表情,真为他们高兴,为他们祝福。

他们和我们有着同样的笑脸。

“温文尔雅”的夜总会

资本主义国家的色情业泛滥一直是被我们广为宣传的。我没有作过深入的考察研究,这里只谈谈我所见到的,不妨当作以点代面吧。

成人商店,通常是×××作为标志,也是这里的一个产业。此类商店不多,但分布得很均匀,点和面都能照顾得到。进得店来,服务生兼收银员(男女都有)会很友好地跟你打招呼——看来这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然后你就可以在里面挑选你感兴趣的东西了。世界各地的色情杂志会让你目不暇接。比较后我才知道,《花花公子》相对来说是其中最“文明”的刊物。除了杂志,一排一排摆在架子上的色情录影带也够你看半天的,这些带子都被分门别类地摆好了,确实方便顾客。再有就是性用品,很多我都看不懂。有时看到一对对男女进来选购性用品很是吃惊——确实够开放。在一些比较大的成人商店里,还有划分成单间的录像室。投币进去,有几个频道供你选择,选好后就可以欣赏黄色录像了。我遇到的最好笑的一件事,就是发现一个约摸六七十岁的老人从录像室里面出来,我问收银员,怎么这么大岁数了还看录像?小伙子回答我:为什么不能呢?他还在活着呀!

加拿大的脱衣舞比美国还要开放——确确实实的一丝不挂,连鞋都脱掉,而且分男脱衣舞夜总会和女脱衣舞夜总会,以满足观众的不同需求。受好莱坞电影的影响,我的印象里这类夜总会总是嘈嘈嚷嚷,浑浊不堪。但经过实际“考察”发现,并不是这样。这类夜总会通常免费入场,但绝对禁烟。找到位子坐好后,马上会有服务生来问你喝点什么。酒和饮料的价格大概是普通零售价的三到四倍左右,外加小费,接下来就可以看表演了。舞台中央的灯光很明亮,四周观众席的较暗。观众里男女都有,有的一看就是情侣,好像女朋友陪男朋友看脱衣舞表演是件很有趣儿的事。台上的演员都很年轻,身材不用说,而且经过了训练,能做出一些常人做不出来的动作。这些演员经常边表演边与台边儿的观众聊天。有的女观众当面夸其身材曼妙,把演员高兴得直笑。有的男观众开些过分的玩笑,演员则故作嗔怒不予理睬。这些演员显然是把这作为一项职业来看待,看她们在上面的表情很自然,有的甚至把家里发生的事儿也讲给观众听。下台后,有的端着杯饮料与观众继续聊天,有的匆匆离去赶下一个场子。我看不出这夜总会“色情”在什么地方,观众很本分,演员也敬业,听不见喧哗声,只有音乐和观众席上的私语。出来后有点失望,因为不够“刺激”。要谈整体印象的话,把“温文尔雅”4个字送给它吧。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

猜你喜欢

夜总会劫匪轮椅
轮椅上的爱
我的轮椅
劫匪是如何消失的
丢了两元钱的车
轮椅上的姑娘(外三首)
轮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