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野下的塔尔寺酥油花
2015-04-27都本玲
都本玲
酥油花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供佛彩塑艺术,以青藏高原人民日常食用的酥油为原料,搭配鲜艳的矿物颜料,通过复杂精巧的技艺雕塑形成诸如菩萨、人物、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亭台楼阁等形象,内容多为佛教题材故事。青藏高原数以百计的格鲁派寺院,多会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日这天供奉酥油花,但基本上都是单个的佛像和花草树木、动物的塑造,而塔尔寺的酥油花是成组的主题系列雕塑,技艺也更为精湛,因此脱颖而出备受关注。2006年,塔尔寺酥油花成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尔寺酥油花的起源与题材
塔尔寺藏语称“贡奔强巴林”,意为十万佛像之弥勒院,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鲁沙尔镇,这里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作为青海蒙古族、藏族、土族等各少数民族信仰的中心,塔尔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地位十分重要。
关于酥油花的来源,目前学术界上没有确凿的记载。塔尔寺寺管会常务副主任罗藏昂秀认为:“宗喀巴大师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聚万僧众在拉萨大昭寺举行祈愿大法会,法会期间大师做了一个梦,梦见荆棘变为鲜花,树木变为奇珍异宝,他梦醒以后,为了呈现这个梦境,开始召集僧人,用酥油做花卉、树木、人物,这样一直到现在。”另外还有两种酥油花起源说:一种说法是起源于西藏苯教施食贡品上的小小贴花。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酥油花的产生与文成公主有关,唐代文成公主与吐蕃和亲嫁给松赞干布,从大唐带来一尊释迦牟尼佛的12岁等身像,被供奉于大昭寺内,按照佛教传统,佛像前需要供奉阏伽(净水)、涂香、花、烧香、饮食、灯明“六供”,但由于当时正是严冬,没有鲜花可以供奉,所以当地的藏民就用酥油制作了鲜花的样子供在佛前,酥油花从此在藏区流行开来,并由西藏传至青海塔尔寺。
题材方面,解放前酥油花在题材上主要是表现佛教内容,塑造佛经中的佛像和人物。解放后,酥油花的题材上有了新的发展,开始表现重大的历史事件。综合历年的酥油花创作题材,主要有宗教方面,如《释迦牟尼本生故事》《释迦牟尼十二行传》《莲花生本传故事》等;有藏戏内容方面,如《智美更登》《卓娃桑姆》《诺桑王子》等;有神话传说方面,如《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有历史人物方面,如《文成公主进藏》;也有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如《开山修路》《农业丰收》《开国大典》等。
独秀于林的秘密——上、下花院竞争机制
上、下酥油花院的设置是塔尔寺酥油花经久不衰并独秀于林的关键所在。几百年来,塔尔寺一直设有专门的酥油花制作机构,称作“上花院”(杰宗曾扎)和“下花院”(贡茫曾扎)。上、下花院平等独立,没有隶属关系,都归寺管会统一管理。上下花院的组织结构和艺僧人数基本一致。艺僧根据出家之前的籍贯分别进入不同的花院。目前塔尔寺共有艺僧40多人,上下花院各有艺僧20人左右,双方僧人在各自花院的老艺僧指导下学习,沿袭各自花院的艺术传统,各县特色。每年农历十月份,塔尔寺寺管会布置当年的酥油花任务,上、下两院的艺僧便开始构思本院当年的酥油花主题,之后即各自开始酥油花的制作,整个过程互相保密,艺僧不得泄露本花院的酥油花制作内容,也不去窥探另一花院的制作,全屏各自努力,力求从题材到技艺上能够胜过对方。直到正月十五酥油花展时,彼此才能看到对方的酥油花,而展出的酥油花会由寺院的僧人和信众共同评赏,一决高下。上下两院也在此时互相认真观摩对方的作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并总结经验争取明年能够获胜。竞争机制的设立大大激发了酥油花艺僧的积极性和创作潜力,每年的酥油花会也变得更有悬念,更令人期待。竞争机制为塔尔寺酥油花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塔尔寺酥油花得以积极良性发展。几百年过去了,上、下花院的竞争激励模式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果运用得当,它将是未来塔尔寺酥油花继续绚烂美丽的持久动力。
塔尔寺酥油花的基本情况
塔尔寺艺僧们通常在每年农历十月份就开始为来年酥油花会做准备。上、下酥油花院有各自独立的院落制作酥油花。工作房要尽量的大而高,这样才能容下酥油花的花架。地面铺设厚重的木条地板。由于酥油耐热度低,不能承受太阳直射,所以即使在大冬天,也要用白色布帘把窗户都遮蔽起来,避免阳光的照射。青藏高原的冬天异常寒冷,但酥油花制作期间,工作房内并不生炉火,室内温度要控制在零下五度以下,这是制作酥油花的最基本的外部环境。
酥油花色彩缤纷、造型繁多,但制作工具实际非常简单。每位艺僧都有一个长方形炕桌,将炕桌竖起来就变成雕塑架。很多小型人物、鸟兽、花木部件都在这个小炕桌上完成。花卉的制作会用到数十种模具进行辅助,各种木笔木刀也必不可少。人体温度会影响酥油的硬度,因此,制作时每人旁边要放一盆冰水,不时将手浸入冰水中来降低手温,保证造型的完整。雕塑时,酥油会被揉入各种鲜艳的颜料,为了避免带有颜色的酥油粘在手上,混合到其他颜色中去,每位艺僧还要准备一盘豆面,当酥油粘在手上时,用豆面搓搓手,保持手的干净。艺僧们分别制作酥油花的人物、鸟兽等组件,当组件都做好后, 最后要一件件组装在由“高2.2米、宽分别为1.65米、1.35米、0.5 米的9 块木板”组成的底座上。
酥油花灯会是在每年塔尔寺正月祈愿法会的正月十五晚上。上、下花院分别在辩经院的南面和东北面搭建长方形灯棚,酥油花架摆放在各自的灯棚内,花架前摆放酥油灯和各色贡品,成千上万从四面八方赶来朝拜和参观的信众和游客摩肩接踵,排队依次经过酥油花架,驻足观看,顶礼膜拜,僧侣们在旁诵经,花架乐队演奏宗教音乐烘托庄严气氛,热烈气氛通宵达旦。这不仅是出家人的盛会,更是广大信众虔心膜拜,表达强烈宗教感情的需要,是一个民众的节日。通过酥油灯会,广大信众与所信仰的神明更加亲近,通过礼佛祈愿达到心灵上的极大满足。经过几百年的不断完善改进,塔尔寺酥油花从构思、制作、完成到最后的展出已形成一套完整模式,成为寺院僧侣和广大信众宗教生活的一部分,这种僧俗两众的强烈宗教信仰需求是塔尔寺酥油花能够传承下去的核心能量所在。endprint
艺僧青黄不接和技艺传承之困
目前,塔尔寺共有艺僧40多人,有2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5名省级传承人。20世纪30年代艺僧曾多达60人,从1958年宗教改革,到后来的文化大革命,中间很长时间,塔尔寺的所有宗教活动被迫停滞,僧人们被遣返还俗,酥油花制作无法继续。期间大部分艺僧相继去世。进入上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恢复落实,塔尔寺重新开放,部分僧人们返回寺庙,酥油花恢复制作,然而重返寺庙并掌握雕塑技艺的艺僧寥寥无几,几乎无法撑起场面,雕塑水平大不如前。
按传统,艺僧的选拔通常在十几岁时开始,在全寺范围内挑选具有艺术方面潜质的僧人,这个过程结合了师傅的意思和个人的意愿。被挑选出来的新艺僧,最初会有老艺僧辅导他们学习藏传佛教工巧明中的《造像度量经》《比例学》《色彩学》《物图与比例》等,这是堆绣、壁画、酥油花三种艺术都需要的基础课程。一段时间后,新艺僧们开始表现出在各个领域的偏好,然后再具体专攻堆绣、壁画、酥油花中的一种。由于酥油花怕高温的特性,所以每年只有从酥油花开始制作的农历十月中旬到正月十五这两三个月的时间,年轻的艺僧们才能够在酥油花制作的过程中,边看边学,真正跟随老师学习酥油花的制作技艺。这是真正的口传心授过程,师傅一边制作今年的酥油花一边指点身边的徒弟,徒弟一边看老师制作一边动手练习。现在有的艺僧会用手机、相机拍下老师的制作手法,反复观看,这是科技带来的学习便利。掌握基础之后,师傅会让徒弟参与一些辅助制作过程,随着艺僧技艺的提高,担任的任务也会越来越重要。酥油花学习时间比较长,一般艺僧先学制作圆盘上的图案,大概需要三年的时间,然后学习亭台花鸟等背景造型,大概需要五年的时间,最后学习制作人物。人物的制作是技艺最高的,最终能够达到制作人物水平的艺僧只是少数,通常需要十多年的学习。
酥油花制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长时间的低温环境使得很多艺僧患上了关节炎、手指关节变形等疾病,常年疼痛难忍。寺庙对因酥油花制作而患上相关疾病的僧人并没有特别的照顾和补贴,艺僧们年老之后和其他普通僧人一样,要靠自己的徒弟养老。以老一辈艺僧扎西尼玛为例,他1932年出生在青海省湟中县,从小出家塔尔寺,加入艺僧行列,对酥油花的制作非常精通,曾多次担任酥油花掌尺。1991年塔尔寺酥油花首次走出塔尔寺,进京制作展览《文成公主进藏》酥油花展就由他担任掌尺,获得很大成功。然而由于常年在低温冰冻的条件下进行酥油花制作,扎西尼玛的手指在冰水的浸泡下指关节严重变形,严重的关节炎带来的病痛常年折磨着他,关节肿大,行动不便,需要靠燃烧白酒减少疼痛,但他并无怨言。2002年,扎西尼玛在塔尔寺圆寂,享年70岁。
艰苦的创作环境,加上艺僧的待遇一般,因此学做酥油花对年轻一代的僧人来说缺乏吸引力,也有已经加入酥油花制作队伍的僧人因难忍艰苦环境中途离开。近年来“塔尔寺三绝”中的唐卡和堆绣,市场价值越来越高,经济前景越来越好,而且不必忍受寒冷的艰苦环境,一些原来制作酥油花的艺僧受到经济因素的吸引,改做唐卡和堆绣,愿意从事酥油花制作的僧人越来越少,艺僧的流失让塔尔寺酥油花制作技艺传承面临青黄不接的压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