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措施分析
2015-04-27李磊
李磊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从有效备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教学氛围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措施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要求生物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核心目标是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就要求教师的“教”要帮助每一个学生的“学”,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能力,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教师要注意避免改革生物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强调死记硬背、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象,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勇于探索、乐于动手、勤于动脑,着眼于培养学生汲取知识、发现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能力。课堂教学是实现“教”与“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生成知识、锻炼各种能力并形成自我观念的主要管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十分有限,要实现在最短时间内促进学生最大的进步这一目标是尤为重要。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实现有效教学则是重要途径。
1基于课堂教学的理解
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方面,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即有效益)。有效教学一直是教育中老生常谈的话题,教学的有效性表现在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等方面,而学生的进步也是一项衡量教师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持续关注学生的发展动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重视教学效益,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习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和人生经历。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但同一内容,不同的老师诠释也不同,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其差异的关键在于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不长的教学时间内发挥教育的最大效益性显得意义非凡。
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教师借鉴古法,套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机会存在很大差异性;盲目崇尚新法,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单一死板;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主体意识淡薄,学习效率偏低,学习能力不强,厌学现象随之产生。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往往只能产生表面现象,就会培养出所谓的高分低能的人才。
2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可行方式
2.1有效备课
备课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备好课不一定能上一堂好课,但是要想上堂好课,就肯定要备好课,因此,有效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有效备课首先要备学生。学生是学习主体,是教师的教学对象,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学生学习的绩效上。备学生时,先要提前了解学生在新知识学习前都知道了什么,包括已学知识对新内容的接受有无作用,及已有的一些生活经验是否直接影响知识的新授;还要设想在知识新授时学生可能会碰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能站在学生角度,对症下药,进行针对性地传授与练习,达到“教”与“学”地有效结合。同时也能准确地把握知识点讲解的详略程度和学生的掌握程度,也为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次是备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大纲规定了生物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标和要求,对教师的教育工作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因此,熟悉学习教学大纲是备课的基本内容。熟悉了教学大纲,就明白了教学目标和任务,及整个教材体系和要求,还能知道学科内容的重难点,考虑对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提出深刻而明确的三维要求。
2.2教学目标确定的全面化
教学目标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能。清晰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实施提供了明确方向。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目标进行,既能减少盲目性、随意性和模糊性,也能提高教学有效性。
过去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更多的是机械灌输知识。现在教学则主张遵循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高中生物课堂只有重视教学目标的全面性,确定合理的三维目标,才能提高教学有效性。
2.3教学内容精选化、整合化
教学内容是教学实施的载体,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有效措施,分析教材,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整合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内容,这样才能通过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内容在整合中还要注意,教材是教学内容的文本载体,但教材内容不等同于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学的课程资源,但并不唯一。新的教材观强调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好教材,不能被教材束缚,而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教师要在基础知识得以传授的前提下,挖掘教材的内在价值,并根据教学需要,针对其中不足进行扩充和改进,使学生既掌握了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又能得到一定的能力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4学习方式的自主探究
教师的“教”是服务于学生的“学”,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倡自主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在发现体验中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也有效地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
自主学习是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多启迪,鼓励他们勤学多思。学生由自主学习获得的对某一生物主题的有意建构可能是片面的,这就需要在一个学习群体中通过思想碰撞和合作探究,才能弥补对问题看法的不足。在这种方式里,学生集思广益,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合作和团队意识,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探究学习,学生可以直接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途径,并在探究的过程中收获属于自己的知识,构建自我独特的知识体系。当然老师也要注意个别差异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探究学习中发掘潜能。这也该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方式。
3结语
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自己确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自身的教学风格来灵活选择教学方式,从而实现多种方式的优化组合。一堂课的教学并不是只有唯一的教学方式,而任何一种教学方式并不是单靠它就能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唯有实现对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合理配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表现机会,如有的学生习惯于讲授这种传统方法,而有的学生觉得通过探究更能展示自己的水平,也有的学生更乐意通过合作操作来达到对所学生物知识的巩固。不同的教学方式用在恰当的位置就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史喆.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策略[J].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7,(3)
[2]李素文.高中生物教学研究[J].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西安市华山中学,2011,(23)
[3]曹祥慧.提高高中生物教学导论[J].广东省南雄市第一中学,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