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学校班主任的多重角色
2015-04-27陈朝凤
文/陈朝凤
寄宿制学校班主任的多重角色
文/陈朝凤
从某种程度上讲,寄宿制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全部天地。班主任坚守着一份父母对待孩子那般带着爱的呵护和期待中的宽容与执着,多元激励,呵护心灵,培育幼苗成长。
寄宿制;班主任;角色;心理健康
一、扮演好母亲的角色:无微不至
一年级的孩子,大多六七岁,他们年纪这么小就走出家门,来到新环境;这时候,孩子们最需要的是得到母亲般的温暖与照顾。我以父母的心态去接近孩 子,试着从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开始,先从细节入手,带领他们熟悉校园环境,认识新朋友,在生活中,像父母般的嘘寒问暖,叮嘱他们把小手洗干净,教他们系 鞋带等,除此之外,教他们叠被子,扫地等等,指导他们学会如何安全有秩序打饭打菜,培养他们良好、卫生、文明的就餐习惯,使之真正感受到父母般的关爱。
在学习中,手把手地教他们写字,数小棒,摆图形,耐心仔细的教他们声韵母的发音,汉字的拼音,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父母般的耐心教育。让他们更快地融入小学的学习生活。
二、扮演好人师的角色:教书育人
1、严格要求,培养良好习惯。
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力较差,纪律涣散。我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入手,课上进行趣味教学,尽 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好学生的纪律,根据学生的表现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养成认真听课、认真做作业,下课 好好休息,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2、爱心教育,关爱每个学生
我努力做一个有心人,实施爱心教育,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用赏识、发展的眼光来对待每一位学生,以学生的长处、优点、闪光点为教育的切入点,用科学的爱、艺术的爱去尊重学生、宽容学生、激励学生,相信人人能成材,人人都是有前途的,一个也不能少……
3,交流开导,呵护心灵
在我今年任教的班里有个叫徐小容同学,开学时在同学中人缘很好,成绩不错。可过了一段时间,每天都有学生来找我报告她怎样怎样,严重到她的同桌三番两次提出不愿意和她同桌。每次我把她叫过来,她就是哭,什么都不说,真是急死我了。那天她又因为被同桌报告而被我叫到了身边,我没批评前,发现她的衣领没弄好,我伸出双手把她衣领折好,她却呜呜地哭了说:“妈妈以前也这样的!”通过交谈中我知道:她的父母在外省做生意,她是一名寄宿生,每个礼拜五由爷爷接回去,她很想爸爸妈妈,可父母很少打电话给她,她觉得被父母遗弃了,她只能通过搞些恶作剧来引起人们的注意。我努力和她交流,告诉她她父母的良苦用心,然后又和 她的父母取得联系,详细说了这件事,让她的父母尽管条件不允许也得多打电话关心她,尽量抽出时间回来看她。也对班里的学生进行教育,让同学多和她玩耍,做 朋友,我也有意在学习生活中对她“另眼看待”,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她又有了灿烂的笑容,和同学们也处得好了。
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它不仅仅承担着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学好功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多的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独立的学习、生活习惯,善于与他人沟通、合作,逐步使学生学会共处,学会生存。
三、扮演好信使的角色:沟通家校
众所周知,家长与学校共同教育学生,形成合力,才是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今年刚开 始带这个班级,家长并不是很理解我,记得刚入学没多久,一个我值班的晚自修,下课时间,同学们玩得起劲,过会儿有学生跑来告诉我:老师,肖凯被撞到,眼睛肿了,我一急,跑过去一看,了解了事情的原委:两个小朋友在玩游戏,肖凯站旁边看,一不小心,被撞到了,眼睛旁边肿了个小包。我赶紧找来药油帮他抹一 下,他说眼睛疼,因为这个肖凯是寄宿生,我就打电话让他妈妈来一趟,没想到他妈妈电话一接通,竟然回了句:“我把孩子交到你们学校,你们是怎么 照顾的,竟然可以弄成这样啊。”我顿时觉得非常委屈,生气。意外不是 无处不在嘛。我也希望自己有三头六臂,自己是超人,能够把孩子教育好,照顾好啊。晚点家长过来的时候,看到我正在安慰班上哭啼的孩子(三四个孩子哭啼着要回家,要找 妈妈。),鼓励她们要勇敢加强,她站旁边看了很久,却也深深地内疚,感动了。她对我说:老师对不起!刚才我太急了,所以说话……过后我们沟通交流了一下,我告诉她,自己能力还有限,确实没办法做到面面俱到。她愧疚地说,老师,我刚才只作为家长来考虑问题,一时心急,对不起,临走时她表态了,把孩子放在我们 学校很放心,因为你们学校里的老师很有责任心,很有耐心,把班上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疼爱!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是我工作最大的动力,我经常利用校讯通,电话,QQ与家长联系,密切关注每一个孩子,协调学生、家长和班主任三方的关系,使家长更加支持学校的工作,让家校联系更为紧密,让家校更为和谐。
总之,作为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在工作中比一般学校的班主任更要细心、耐心,更要有恒心。对待学生的生活,需要有赤诚的情和爱,像对自己的家庭一样精心料理。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是在摸索中成长,在成长中摸索,班主任工作既有规律可循,但又没有固定的模式。凭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我愿 “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
[1]李飞《心与心的交流》
[2]沈月春《抓住最好时机与学生交流情感》
[3]《班主任之友》
G
A
2095-9214(2015)02-0221-01
南安市註礼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