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体育活动的课内外优化

2015-04-27韩小菊

亚太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幼儿体育体育活动优化

韩小菊

摘 要:幼儿期是人生的重要启蒙阶段,幼儿体育不仅使幼儿获得强健的体质和协调的动作能力,在体育活动中体会到运动乐趣所在,形成有益于终身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更有助于塑造阳光的品格心性,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当前幼儿体育活动的现状从课内外两方面进行分析,从幼儿体育活动教育、幼儿体育活动体系、幼儿体育社会资源三个角度提出了幼儿体育活动的课内外优化策略。

关键词:幼儿体育;体育活动;优化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2-0013-02

幼儿期是人生的重要启蒙阶段,作为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重要部分的幼儿体育,不仅使幼儿获得强健的体质和协调的动作能力,使其在体育活动中体会到运动乐趣所在,形成有益于终身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更使其身心得到全方位、多层次的和谐发展,塑造阳光的品格心性,建立健全人格。优化幼儿体育教育不仅在于提升幼儿园体育教育水平,帮助幼儿形成家庭体育习惯,更在于建立以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为重点,家庭为保证,社区为补充的一体化的幼儿体育教育体系,来保证幼儿体育教育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一、当前幼儿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

一直以来,国内幼儿园受“重知识、轻体育”的传统观念影响,幼儿体育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对幼儿体育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幼儿体育教育存在着体系性缺失的问题。教育目标过分强调“幼儿动作练习和运动技能的提高”,教师以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和掌握体育技术动作方面为评价依据,在教育目标和评价体系上,与客观社会发展脱节,忽略了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和多样性,缺乏层次和类别体系。在教学方法上一直采取“你教我学”的固定形式,加之对幼儿安全性的谨慎考虑,教师在体育活动中处于管理者的角色,重视的是教学活动的严密性、秩序性和安全性,较多的依赖现有活动场地和活动器械,对周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都缺乏深度的开发和利用,幼儿很多看似危险的探索和体验被严厉禁止,而应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幼儿处于被动的地位,幼儿不能根据自身的心理需要和身体素质水平来选择参加各类体育活动,与环境和他人产生良性交互。

幼儿自主性的难以发挥,各种活动尝试受到制约,影响了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幼儿感受不到体育活动的乐趣所在,使运动的密度和质量都大打折扣,与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的目标相距甚远。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的指导下,幼儿体育教育又出现另外一种错误倾向,以体育游戏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在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学习兴趣上的确有着积极的作用,体育活动的确成为让幼儿感到快乐、自由的心智锻炼,但体育活动的本质却被教师忽视了,游戏出现了自由化和模式化的趋势,对幼儿身体和运动的发展规律欠缺考虑,运动强度、运动量、练习密度甚至动作的准确性都得不到保证,使教学的内容缺乏科学性。

另外,幼儿园的体育教育师资也较为薄弱,幼师多为幼教专业,对体育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够系统和全面,而少数体育专业的幼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却把握得不甚准确;在整体上,教师缺乏关于幼儿体育教学的继续教育或在职培训。而在体力和运动能力方面更适合带领幼儿进行如踢球、滑雪、游泳等运动量较大的游戏的男性教师更可谓凤毛麟角。

二、幼儿体育活动课内外优化实施策略

(一)优化幼化体育活动教育

教育以人为本早已成为教师普遍共识的教育理念,每一个幼儿的兴趣、爱好、身心发育的水平都存在着差异性,对动作的完成能力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幼儿体育教育要结合幼儿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建立多层次、多类别的教育目标和评价体系,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方式来评价体育活动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成果。优化体育活动内容,丰富体育活动形式,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爱好、身心发育的水平,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和选择,精心选择活动内容。如低龄小班的幼儿体力、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较差,灵敏、协调,自我控制能力比较薄弱,注意力不易集中,就要为其设计内容简单、规则单一,活动量较小、动作易于完成的体育活动内容,如“老猫睡觉醒不了”、“老狼老狼几点了”等;而大班的儿童基本活动能力已经发展较好,更加灵敏、协调,体力较充沛,随着知识范围扩大,理解能力有所发展,就可以选取动作难度较大、内容和角色更加丰富、规则更为复杂、运动量增强,竞赛性强以及体力与智力相结合的游戏,如“运西瓜”、“两人三足走”等。

另外,民间和少数民族传统游戏历经时间的考验依然充满蓬勃的生命力,如老鹰捉小鸡、石头人、红绿灯、翻饼烙饼、打沙包、攻城、竹竿舞、编花篮、跳皮筋、滚铁环、跳房子、捉迷藏等等,这些质朴的游戏令幼儿依然百玩不厌,教师要注意挖掘和开发,使“旧游戏”充满“新乐趣”,以科学的眼光进行审视和编排,做到取其精华。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制定活动方案的同时,就要明确每一项活动的训练目的,科学合理的进行课堂活动编排,做到动静结合,张弛有度,充分调动幼儿情绪和积极性。秉承全面锻炼的原则,保证幼儿各个身体部位,如颈、胸、腰、上肢、下肢等的协调发展,走、跑、跳、投掷、攀登、钻爬等各种基本动作技得到锻炼。综合评估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科学性,既要充满童趣,使幼儿体会到体育活动乐趣,在运动中感受到快乐,从而产生和保持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要符合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满足幼儿身体发展需求,科学地选择和安排运动项目,安排适当的强度和负荷,在保证运动强度、运动量的前提下,让幼儿快乐的开展体育活动。

(二)优化幼儿体育活动体系

终身体育和体育生活化是近年来备受认可的教育理念,作为体育教育的启蒙阶段的幼儿体育,也应与家庭、社区相互渗透和衔接形成共同完成教育任务的新型体育教育模式,实现多渠道、多层次、全员性的体育活动体系,建立以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为重点,家庭为保证,社区为补充的一体化的幼儿体育教育模式。首先树立和明确树立家园共育的观念,将幼儿体育活动视为为加强家园共育的纽带,注意加强幼儿体育的亲子教育模式宣传,提升家长的教育观念,有目的地组织主题鲜明、亲子互动密切的活动,如定期举办亲子运动会和远足活动等,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促进家长对幼儿体育活动的重视,更好的配合和巩固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教育,积极带领幼儿进行社区体育活动,保持体育教育的连贯性和延续性,与幼儿园体育形成良性互补,让家长切身被幼儿在活动中所获得的快乐所感染,观察和体会幼儿在活动中的身心成长,认同体育活动的积极价值,在家庭中形成良好体育氛围,与幼儿共同形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使家长在活动中不仅学习和掌握家庭体育活动的内容和技巧,还能加深对幼儿身心成长需求的了解,强化和促进亲子关系,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全面的发展。

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家长通过网络人际交流工具,如微信群、QQ群等,帮助结构相似、幼儿兴趣相近的家庭组成亲子活动小组,鼓励他们利用中、小长假等家庭时间进行丰富的户外活动,利用周末等空闲时段开展和参与社区体育活动,并为其开展和进行的体育活动提供针对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建议和指导,与其保持密切沟通和互动,以便了解和掌握幼儿在园外进行体育活动的情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此外,幼儿园还应打破封闭的教学状态,定期向社区开放园内设施,积极与社区联动,利用社区公园、体育场等户外场地资源,与社区共同组织幼儿体育活动和丰富的体育竞赛活动,作为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有益补充。

(三)优化幼儿体育社会资源

除了优化幼儿幼儿园体育教育,加强家长的亲子体育活动互动,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的一体化的幼儿体育教育模式之外,还要注意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幼儿园与专业体育院校展开紧密合作,聘请专业体育教师对园内教师进行体育专业知识培训,对园内的体育活动从专业的眼光给予指导和建议,或通过与院校联合办学定向培养幼儿体育教育人才,通过引入社会专项培训力量等途径,积极解决体育师资薄弱的情况;通过资源互换等多种合作途径,与专业专项体育训练机构合作,丰富和完善幼儿体育的形式,摆脱园内的场地和器材的局限。

(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冉建,徐明. 港澳地区幼儿体育教育研究及对大陆的启示[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4):90-93.

[2]李志勇.浅谈优化幼儿体育活动[J]. 学周刊,2015,(09):102.

[3]祁桂娟. 家庭、幼儿园、学校和社区一体化体育教育模式研究[D]. 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9:8-9.

猜你喜欢

幼儿体育体育活动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幼儿体育课程合理化设置分析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
浅析幼儿体育对儿童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