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中文科生地理学业测评表现的因素及其应对策略
2015-04-26姚培泰
姚培泰
(厦门第一中学,福建 厦门 361003)
新课程实施后的文科地理学业测评注重学科素养立意[1],考查使用的素材往往来自专业期刊和重大新闻,注重学科间的联系和综合,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化的地理”,让文科学生普遍感到困难,学业测评结果不甚理想,这一问题长期困扰文科地理教学。
学生解答学业测试试题,需要经过五个步骤“图文信息的判读→信息的加工处理→问题的思维建模→相关知识的调用→精确的文字表达”,即需要每位学生具有扎实的地理及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熟练的信息处理能力、良好的思维建模意识[2]和精准的文字表达能力。同时,在广泛搜集学生学业测评表现的数据及个别访谈的基础上,还发现应试焦虑也对学业测评表现构成重大的影响。
学生学业测评的结果既有学生个体差异的因素,也有教师教学的原因。笔者侧重于从教师角度在教学中根据影响学业测评表现的因素“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以期提高学生在学业测评中的表现。
一、探究知识形成过程,突破“基础知识”因素
学生对于高中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其应对学业测评的重要保障。高中地理学业测评的内容主要围绕学科主干知识,特别是地理五大基本原理(热力环流、农业区位选择、工业区位选择、交通区位选择、聚落区位选择)、五大基本规律(地球运动规律、地质作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河流洋流运动规律、地域分异规律)和五大基本过程(地壳物质循环过程、水循环过程、人口增长与迁移过程、城市化与工业化过程、资源转移和产业转移过程)。[3]
新课程教学提倡“特殊性(案例)→普遍性(原理)→特殊性(案例)”的教学过程,但在实施过程中绝大部分教师只注重从特殊实例归纳出影响因素再利用影响因素去指导新的案例,而忽视了知识结构产生的过程及本质。如在“农业区位因素”教学中,通过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的差异归纳出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但这些因素为什么会影响农业生产却往往只字不提或一笔带过,导致学生只会简单套用。不重视事物产生的过程和本质,从“特殊性→普遍性”只是一个“盲人摸象”的过程,对“象”的认识往往制约于教师个人的认识,更谈不上让学生掌握学会认识“象”的方法,从而出现学生“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情况。这种忽视问题本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注重学科能力的全国I 卷上收效甚微,事倍功半。
只有通过结合相关学科知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突破“基础知识”中的障碍。“农业区位因素”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特殊性→普遍性”之后,再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生物知识深入探讨普遍性原理生产的本质,如种植业生产的本质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需要的生产要素是“温度(气温、地温)、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光照强度、二氧化碳”,这些生产要素之间是相互独立,不可替代的,其短板决定某区域农业生产水平。能够影响这些生产要素差异和变化的因素都是种植业的区位因素。然后再进行“普遍性→特殊性”的应用时,学生就会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知识的类比分析也是解决“基础知识”因素的重要手段。如“含沙量”和“空气中水汽含量(绝对湿度)”,两者的单位都是“g/m3”,都可以从“最大含量”和“实际含量”两方面来思考,即可以引导学生模仿“绝对湿度的影响因素”的建构过程来独立建构“含沙量的影响因素”;还可以比较易混概念来提高认识,如“含沙量(g/m3)”和“输沙量(g/s)”的区别。
二、强化问题信息意识,突破“审题能力”因素
学生对试题设问的理解,以及从图文材料中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是其调动和运用地理原理与方法解决地理问题的前提与基础。不少学生在学业测评中的表现不佳,并非是知识掌握不到位所致,而是缺乏“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方法论指引,使得“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无的放矢,更谈不上“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和“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这些能力层级较高的学业测评要求。
针对影响学生学业测评表现的“审题能力”因素,首先要解决的是“审”试题设问。“审”,即阅读、琢磨、推敲,其目的在于理解题意、明确问题,实质则是领会或揣摩命题人的意图。复习教学中应以案例形式引导学生根据关键词理解试题设问要求,即抓住行为动词,明确考核能力层次;抓住宾语名词,明确考核目标;抓住条件状语,明确时空限定。在此基础上,需要加强解读图文信息的逻辑思路指导,即引导学生根据设问检索考查的基本原理,进而基于地理概念和原理理清知识结构,依据知识结构查找相关地理信息。对于“审题能力”薄弱的学生,还应进一步将方法论的指导加以精细化,如“查找相关地理信息”时,应以案例为载体,指导学生将“先文字后图表”“先主图后副图”、“先图名后图例再图内”等查找规范加以内化,并自主实践体验。
教学实践发现,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找信息”是一种提高学业测评表现的有效方式。根据试题的设问,调动已有系统地理知识分析出应该寻找什么相关信息。通常试题所给的信息量均大于等于答题必须用到的信息,若没有根据试题的设问带着问题从试题材料中寻找必要的相关信息,则很容易造成时间上的浪费。试题中地理信息往往交错地存在于文字材料、图像、表格数据中,有时对一种信息的正确解读需要从图、文材料中同时获取。例如,试题给出一幅大比例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所示的是一个东西走向的狭长盆地,且图中等高线表明图示地区盆地南北侧的山脉较高,同时在文字材料中说明该图示地区是我国华北某地,设问中要求解读出该地区的主导风向信息。此时若单凭文字材料提取信息,可能得出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的错误信息,若同时考虑图文信息,则不难得出东风与西风的正确判断。
三、注重逻辑思维培养,突破“答题思路”因素
每次学业测评结束后,在与学生共同反思的过程中,不少学生因其基础知识和审题方法掌握到位而测评表现却依然不理想,感到十分困惑。导致这种问题产生的本质是材料和试题的新颖和独特,造成知识与问题之间出现“断路”,使学生不能正确调用所需知识。如2014 年全国新课标I 卷“36(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学科基础知识并没有直接分析沙源的内容,解决该问题需要调用“外力作用”“水文特征”“气候特征”和“大气环流”等知识,且按照一定的逻辑思维把这些基础知识串联在一起。
为此,在高中地理复习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搭建知识与问题之间的桥梁“答题思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成问题的分析模式。我们在复习教学中应系统梳理各类地理问题,根据问题的类型引导学生构建系列化的逻辑思维方法,如系统分析法、假设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和必要性-可行性分析等。如2011 年全国新课程I 卷的36(1)“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很容易就建构出下图的结构:
对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逻辑思路,甚至相同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思路,这需要教师从逻辑思路的角度引导学生辨析问题,对症下药。
四、规范答案书写表达,突破“答题水平”因素
目前的高中地理学业测评主要以纸笔测试为主要形式,这对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运用语言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思想、感情的能力,是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决策思想,运用文字表达方式,使其系统化、科学化、条理化的一种能力。
经过多年对学生答题的跟踪发现,学生在答题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五个问题:①答题格式不够规范;②文字不够简洁,专业术语使用不规范,甚至用错术语;③答题欠严谨,层次不够清楚;④说理不够充分,逻辑不够严密;⑤字迹潦草,不够清楚,卷面不工整等。
解决学生的答题问题,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要从细节入手。首先,针对专业术语表达不规范不准确的问题,应在平时教学注重学生概念意识的养成,引导学生利用概念辨析,在批改考卷和作业时要对不规范的词语和错别字及时圈划出来,并要求学生修正。其次,在复习教学中应注重答题指导与训练,把不同学生的答案归类罗列让学生进行当场评价,逐渐使学生学会将解题中的答案要点清楚、准确、简明、完整、有序地以文字表达出来。第三,在方法论层面上,指导学生依循“紧扣题意,分点作答”“基于信息,规范术语”和“要点齐全,逻辑严谨”的要求,认真对待每一次实践机会。第四,针对字迹潦草的现象,要与语文教师配合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书写方式,督促学生每天腾出一定的时间练字。
五、跟踪考前学生动态,突破“应试焦虑”因素
在每次学业测评中,通常有个别平时表现较为优秀的学生发挥失常,导致审题不清、时间分配不当、思维短暂性中断等等。究其原因,往往是应试焦虑所致[4]。每一个考生都会出现应试焦虑,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应试焦虑会出现在一场考试的不同阶段,如备考、入考、考试过程和两考间隙。应试焦虑会导致学生难以快速进入应试状态,放大自身的缺点。不同级别的测试中,紧张的程度也不同,一般而言越大型测试紧张程度越高。
由此可见,要想在学业测评表现中发挥应有的水平,教师应及时跟踪学生的备考状况,关注学生的异常表现,并积极搜集各种应试焦虑的典型案例加以分析,认真分析每一位学生紧张产生的根源,尽最大程度减小紧张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般来说,应试焦虑最主要有四个方面:①学习瓶颈导致的知识性焦虑。每位学生的学习过程都会出现瓶颈,即加大投入却收效甚微,并对自己产生怀疑,这种焦虑主要是学习方法不得当导致。②测试前过度复习导致的疲劳性紧张。不少学生往往平时存在较多的知识漏洞,考前“临时抱佛脚”,往往复习到深夜,导致考试时精神萎靡不振。③竞争压力导致的动机性焦虑。如学校的大考排名和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动机过强易使学生患得患失,答题时犹豫不决。④生病、突发事件等引起的生理性焦虑。考试前后的一些意外事件,导致学生在考试时精神无法集中。
面对不同的应试焦虑,教师应加强心理学修养,学习一些放松方法,掌握和学生交流的技巧,引导学生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给予学生积极的暗示,通过访谈辅导甚至心理干预等方式,帮助学生拥有良好的应试状态,使学生在应试时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
总之,学生学业测评表现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既需要学生个体的努力,更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只有对影响学业测试结果的每一个因素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在平时教学和辅导过程中更好地体现教师“导”的功能,使学生在学业中发挥应有的水平。
[1]袁孝亭,王向东.重视地理学科的核心能力与地理观点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03(10).
[2]王琰.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认知结构的构建研究——以高中自然地理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3]李依铭,姚培泰.增强新课标“文综型”地理高三备考适应性的教学探讨[J].地理教学,2011(20).
[4]伍娟,刘松涛,戴丽红.60 名中小学生应试焦虑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