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NGO工作人员眼中的波恩谈判
2015-04-25徐超
■文、图/徐超
波恩气候谈判现场
11月10日,波恩归来两周,距离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也还有两周的时间,波恩谈判已尘埃落定,留给巴黎的悬念和压力则变成每个夜晚的失眠,让我的睡眠时间逐日后移。
作为巴黎气候大会前最后一轮正式谈判,参与波恩气候谈判的196个缔约国代表团力求通过五天的谈判,为定于12月在巴黎达成的全球气候协议制定一份草案。换句话说,波恩气候谈判的结果好,巴黎气候谈判的结果才有可能好。
谈判开始前一天,法新社便称,波恩谈判将在第一天迎来“火花四溅”,此后的五天也确实以跌宕起伏的情节印证了这一预测。最终谈判文本比最初的主席文本更为平衡,但各国分歧仍然反应在充斥文本全文的不同选项和括号中,巴黎大会仍需各国首脑在诸如减缓、资金、损失损害补偿机制的艰难议题上做出政治裁决。
“极为不平衡的”开场
在10月19日谈判开始前,会议联席主席已草拟并向各方传达了一份不具法律效力的草案,在会议联席主席致辞后,这份草案就被代表发展中国家的七十七国集团(G77)加上中国称为“极为不平衡的、只考虑单方利益的”文本。南非代表指出,应该对目前的草案进行“外科手术性质的文本植入”,其他G77成员国和中国代表附议。
究竟是飘向G77和中国的一方,加强关于适应、资金、损失损害补偿机制等章节的语言力度,还是飘向发达国家一方,模糊发达国家的责任?草案文本内容悬在空中,谈判一开始就处于紧张气氛。
究竟是飘向G77和中国的一方,加强资金、损失损害补偿等语言力度,还是飘向发达国家一方,模糊发达国家的责任?草案文本内容悬在空中,谈判一开始就处于紧张气氛。
谈判就意味着交换,意味着不同的缔约国要在经济发展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经济增长减缓之间进行取舍。为了某种利益而行动,这就是政治。
被拒门外的非政府组织
谈判进行到第二天上午,非政府组织被禁止进入一些关键会议的现场,不满和抗议弥漫在整个联合国气候谈判会议的会场。
10月20日上午,基于谈判第一天各谈判方对草案的修改意见,会议联席主席宣布对于草案文本关于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损失、资金支持、技术开发和转让等部分的修改和讨论分为7个小组进行分组讨论,而非政府组织将不能参加或旁听这些会议。
日本代表发言对开放讨论的会议效率表示怀疑,“真正的谈判不能发生在公众视角里,这不是一个作秀的时刻”(Real negotiations can’t happen in public, this is not the time for show﹒)。该发言马上得到其他缔约国代表团的指正。
在波恩的会议现场,196个缔约国代表团都挤在一个两层的楼里进行谈判,在镁光灯之外的时刻,每一个角落里的谈话都可能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减排目标。这里进行的国家之间的谈判,目标的确是为了人类未来,但谈判就意味着交换,意味着不同的缔约国要在经济发展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经济增长减缓之间进行取舍。为了某种利益而行动,这就是政治。
在这样一个国际政治谈判过程中,NGO如果想真正发挥作用,靠的不是举牌和抗议,必须依赖于政治角度的切入。除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绿色和平,全球还有近900个NGO组织都在关注全球变暖的议题,这些NGO组织成立了一个网络平台分享信息和资源共同行动,这个网络平台就是“气候行动网络”(CAN,Climate Action Network)。在气候谈判进程中,各NGO利用CAN建立与关键缔约国代表团的联系,获得信息并提供支持。
虽然在波恩气候谈判开始的第一天,NGO所在的观察员团体被禁止进入一些关键会议的现场,但我们仍然能够获知大多数关键会议的进展。
巴黎仍有许多“作业”须完成
对于最后达成的草案,坏的一面来说,目前的草案内容仍然过长,达55页,在一些关键提议中,内容还不够精确。此外,每个缔约国的代表团都希望能够最后出牌,可是并不是每个代表团都手握黑桃A,结果谈判进程被拖慢。
乐观的一面来看,一些关键的提议被写入草案中,例如将淘汰化石能源作为长期目标,并且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支持这一议题。虽然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化石能源时代终结,全球使用100%的可再生能源,但这仍然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此外,商业领袖们的意识也在转变。10月22日,意大利Enly公司宣布,将于2050年之前停止对煤炭的投资。这将加速全球从棕色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
希望巴黎气候大会能够借助波恩的东风,达成全球一致对抗气候变化的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