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剂BOM-13生产发酵香肠发酵条件的优化
2015-04-25李茜蔺晓敏王水晶高青陈锐颖朱迎春
李茜,蔺晓敏,王水晶,高青,陈锐颖,朱迎春
(山西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 太谷030801)
我国是肉与肉制品生产消费大国,发酵肉制品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味深受人们喜爱[1~2],如川味香肠、广式腊肠等,但传统发酵香肠的制作工艺都是依赖自然发酵完成,不仅生产周期长,而且产品质量很不稳定。
为了解决传统发酵工艺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的现象,人们利用微生物发酵剂制作发酵香肠。在发酵香肠的生产过程中,接种的微生物发酵产酸,使产品pH值快速下降,抑制了病原微生物的生长[3],常用的微生物发酵剂通常包括乳酸菌、微球菌和葡萄球菌、酵母菌等。清酒乳杆菌(BOM-13)[4]可使发酵香肠的pH值降低,减少酪胺的形成,同时还可抑制腐胺和尸胺的产生。同时由于pH值的降低,香肠的水分含量有所降低,有利于干燥,对产品的稳定性起决定作用。本试验研究运用发酵剂BOM-13(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发酵香肠,并通过优化发酵过程中的3个因素(糖添加量、发酵剂添加量、发酵温度)确定发酵香肠的最佳发酵条件,使产品pH值可以达到最低、产品质量更加稳定。
1 试验材料
1.1 原料和试剂
猪肉,购于山西农业大学双汇鲜肉店;糖、食盐为食品级,购于商超;亚硝酸钠等为分析纯;肠衣,购于成都市蜀滋蜀味食品店。
BOM-13发酵剂(清酒乳杆菌),由丹尼斯克(Danisco)中国有限公司(上海)提供(原产地:意大利)。
1.2 主要仪器
LRHS-150恒温恒湿培养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FM25高剪切分散乳化剂,上海弗鲁流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pH211精密pH计,上海雷磁仪器厂。
2 试验方法
2.1 发酵香肠制作工艺
将瘦肉绞碎,加入糖(蔗糖∶葡萄糖=1∶2)、盐(2.0%)、亚硝酸钠(0.15g·kg-1),充分混匀后于0~4℃腌制3~5h。将切丁的肥膘和清酒乳杆菌发酵剂加到腌制好的瘦肉中,瘦肉与肥肉的比例为8∶2。搅拌均匀后灌入肠衣。在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培养7d,使其充分发酵成熟,产生良好风味。发酵时湿度为95%~90%,温度为22℃。
2.2 pH值的测定
参照 GB/T 9695.5-88测定。
2.3 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试验
在单因素试验得出的较优水平基础上,选用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试验来对发酵肠的最佳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试验因素水平编码如表1所示。
3 结果与分析
3.1 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试验结果
在之前的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不同配方条件下的发酵香肠测得其pH值。结果见表2。
表1 试验因素编码表Table 1 Coded factors of experiment
表2 三因子通用旋转试验结果分析Table 2 Results analysis of three factor general rotary experiment
3.1.1 模型的建立和统计分析
根据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试验结果,运用软件SAS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将本试验所得数据经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多元回归分析系数检验表Table 3 Multivariatal regression coefficient test
失拟检验 F1=2.903 743,拟合检验 F2=1.614 115
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到回归方程:
对此方程进行二次F检验,失拟检验F1=2.903 743<F0.015(1,10)=4.9,差异不显著。说明此回归模型中三因子(糖的添加量X1、发酵剂添加量X2、发酵温度X3)的设置水平是合理的。由回归方程可知,三个一次项回归系数绝对值的大小依次为B2>B3>B1。说明发酵条件中发酵剂添加量对发酵肠pH值影响最大,发酵温度次之,糖添加量最小。
3.1.2 单因子效应分析
由试验结果可以得到单因子效应曲线,见图1。
由图1单因子效应图可以看出,糖添加量(X1)在-1.682≤X≤0时,随着编码值的增加,Y值呈上升趋势,在0≤X≤1.682时又平缓下降。发酵剂添加量(X2)在-1.682≤X≤0时,随着编码值的增加,Y值平缓上升,在0≤X≤1.682范围内,Y值随着编码值的增加急速下降。发酵温度(
图1 单因子效应图Fig.1 Single fatorial effect
X3)在-1.682≤X≤0时,随着编码值的增加,Y值急速下降,在0≤X≤1.682内,Y值随着编码值的增加而缓慢上升。
3.1.3 边际效应分析
由单因子效应结果可以得到边际效应曲线,如图2。
图2 三因子边际效应图Fig.2 Marginal effect of three factors
由图2边际效应曲线可以看出,糖添加量(X1)在-1.682≤X≤0范围内,pH 值随着X1的增加而降低,变化速率较大,在0≤X≤1.682范围内,pH值随着X1的增加而上升,变化速率较大。发酵温度(X3)在-1.682≤X≤1.682范围内,Y值随着X3的增加而缓慢上升,变化速率较小。在-1.682≤X≤1.682范围内,Y值随着发酵剂添加量(X2)的增加而急速下降,变化的速率较大。由此可以看出,发酵剂添加量对Y值影响较大。
3.2 交互效应分析
3.2.1 糖的添加量(X1)与发酵剂添加量(X2)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发酵肠pH值的影响
由图3可以看出,在发酵剂添加量X2确定水平上,发酵肠pH值随着糖添加量X1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在X1确定水平上,发酵肠pH值随发酵剂添加量X2水平从-1.2到0之间也是快速上升,0到1.2间呈缓慢下降趋势。在糖添加量与发酵剂添加量相互作用下,其pH值在X1、X2都为-1.682水平时是最低值。
图3 糖的添加量(X1)与发酵剂添加量(X2)之间的相互作用对pH值的影响Fig.3 The influenc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ugar content(X1)and starter cultures adding quantity(X2) on pH value
3.2.2 发酵剂的添加量(X2)与发酵温度(X3)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发酵肠pH值的影响
由图4可以看出,在发酵剂添加量X2确定水平上,发酵肠pH值随发酵剂温度X3水平从-1.2到0之间是下降趋势,0到1.2之间是缓慢上升趋势。在发酵温度X3确定水平上,发酵肠pH值随发酵剂添加量X2水平从-1.2到0之间呈上升趋势,0到1.2间呈缓慢下降状态。在发酵剂添加量与发酵温度相互作用下,其pH值在X2为-1.682、X3为1.682水平时是最小值。
3.2.3 糖的添加量(X1)与发酵温度(X3)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发酵肠pH值的影响
由图5可以看出,在糖添加量X1确定水平上,发酵肠pH值随发酵温度X3水平从-1.2到0之间呈下降趋势,0到1.2间呈缓慢上升趋势。在发酵温度X3确定水平上,发酵肠pH值随糖添加量X1水平从-1.2到0之间是上升趋势,0到1.2间呈下降趋势。在糖添加量与发酵温度相互作用下,其pH值在X1为-1.682、X3为1.2水平时是最低值。
图4 发酵剂添加量(X2)与发酵温度(X3)之间的相互作用对pH值的影响Fig.4 The influenc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tarter cultures quantity (X2)and temperature(X3)on pH value
图5 糖的添加量(X1)与发酵温度(X3)之间的相互作用对pH值的影响Fig.5 The influenc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ugar content(X1)and temperature(X2)on pH value
3.3 最佳发酵条件的确定
对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设计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三因子极值点编码值为:X1=0.19,X2=0.41,X3=1.1。将编码值换算成实际值,可以看到三因子的最佳水平,即发酵香肠在发酵剂BOM-13作用下的最优发酵条件为:糖添加量为2.19%,发酵剂添加量为0.024 1%,发酵温度为33.3℃。
4 讨论
pH值是发酵肉制品可贮藏性的重要栅栏因子。根据Leistner[5]等的研究,肉制品达到非制冷可贮藏的条件是pH<5.2和Aw≤0.95。pH值过高会使香肠内腐败微生物大量生长,影响香肠的质量和食用安全性。从发酵香肠pH值变化来看,BOM-13型发酵剂在香肠发酵后pH值降至5.13~5.49,证明BOM-13型发酵剂用于肉类发酵时产酸能力极强,这与该发酵剂是由清酒乳杆菌(L.sakei)组成有关。
糖作为发酵香肠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源,通过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pH值降低,从而有利于肉制品色泽的形成。葡萄糖和蔗糖发酵会产生酯类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特殊风味,适宜的糖添加量能够提高香肠品质[6]。
不同发酵剂产生不同代谢产物,清酒乳杆菌是发酵香肠生产过程中常用菌种,发酵剂添加量对发酵香肠品质影响较大。添加量过低,pH值难以在较短时间内降低,不利于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害菌的生长;添加量过高导致pH值下降较快,影响发酵香肠色泽和风味[7]。
温度是发酵香肠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8]。发酵温度对香肠发酵过程产酸速率影响较大,选择适宜发酵的温度能够使微生物代谢旺盛,加快发酵。BOM-13型发酵剂的发酵温度最终优化为33.3℃。
5 结论
通过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试验,对发酵香肠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发酵香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糖添加量为2.19%,发酵剂添加量为0.024 1%,发酵温度为33.3℃。
[1]孔保华,于海龙.畜产品加工[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2008:113-128
[2]Hu Y,Xia W,Liu X.Changes in biogenic amines in fermented silver carp sausages inoculated with mixed stater culture[J].Food Chemistry,2007,104(1):188-195.
[3]Juan Marcos A A,Purevdorj Nyam-Osor,Kayoko T,et al.The effect of starter cultures on proteolytic changes and amino acid aontent in fermented sausages[J].Food Chemistry,2010,119:279-285.
[4]姜洁,施波,方佳琪,等.清酒乳杆菌细菌素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23(3),268-271.
[5]Leistner L.Starter and protective cultures for foods in Europe[C].Microbes for better living,Micon94and 35the AMI Conference,1994:417-423.
[6]马汉军,杨国堂.不同种类的糖对中式香肠发酵的影响[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3):39-41.
[7]Fonseca S,Ouoba L I I,Franco I,et al J.Use of molecular methods to characterize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and to monitor different native starter cultures throughout the ripening of Galician chorizo[J].Food Microbiology,2013,34(1):215-226.
[8]Fonseca S,Cachaldora A,Gómez M,et al.Monitoring the Bacterial Population Dynamics during the Ripening of Galician Chorizo,a Traditional Dry Fermented Spanish Sausage[J].Food Microbiology,2013,33(1):7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