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调峰方式优化及经济性分析
2015-04-24徐明
徐明
(湖北华电武昌热电有限公司,武汉 430062)
0 引言
某燃气电厂装有2套S109E型联合循环机组,总容量为370MW,对外供热能力为320 t/h(930GJ/h),从而实现了热电冷三联产和能源深度梯级利用。由于燃气轮机具有启动时间短、升负荷速度快、能灵活跟踪以及响应负荷变化迅速等优势,因此,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已成为电网调峰的首选机组[1-3]。本文结合该厂的运行实践,着重就此类机组的调峰方式及其对经济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1 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调峰方式优化[4-6]
众所周知,燃气轮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运行经济性会随负荷的变化而变化,负荷降低时,热效率亦随之下降,因此机组在设计工况下运行的经济性最好。
1.1 2套机组并列运行的调峰方式
在2套机组平均负荷大于80%额定负荷时,可采取一套机组在额定负荷下运行,另一套机组带剩余负荷参与电网调峰的运行措施,此时的热经济性较好。当机组平均负荷小于80%额定负荷时,2套机组综合运行比单套机组低于70%额定负荷运行的经济性好。例如,9E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平均带70%额定负荷,其整体热效率约下降6%;而采用一套机组带额定负荷,另一套带40%额定负荷的运行措施,则整体热效率下降8%左右,只多下降了2百分点,很不划算。当机组所带负荷更低时,则应采取一套机组带大负荷运行,而另一套机组停机备用的运行措施。
1.2 供热工况下的机组调峰方式
对于热电冷三联产的燃气电厂,当机组承担对外供热任务时,则应“以热定电”,此时机组参与调峰的情况大致有3种:一是只有单套机组对外供热,另一套机组凝汽工况运行时,为保证供热量和供热参数,供热机组宜维持在额定负荷附近运行,不宜参与电网调峰,而凝汽工况运行的机组则可调峰运行;二是对外供热量大,需要2套机组同时在供热工况下运行时,则均不适合调峰;三是夏季供热(制冷)时段,在确保机组供热量的前提下,根据电网的要求,机组可在80%~100%额定负荷范围内作变负荷调峰。
1.3 两班制启停调峰方式
对于凝汽工况下运行的机组,为保证其热经济性,应使机组在80%以上额定负荷运行;若要求全厂有更低的调峰负荷,则采用两班制调峰方式较合理,原因如下。
(1)燃气轮机启动快捷、耗时短。如9E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中的燃气轮机从点火到满速3000 r/min约需10min,整个启动过程所消耗的燃料仅相当于机组在50%额定负荷下低负荷调峰2 h的损失;同时,电网一般要求机组调峰时间不少于8 h(22:00—次日 06:00),此时,以两班制启停调峰替代低负荷调峰,所减少的燃料损失更为可观。
(2)选择两班制调峰,机组启动时汽轮机大多为热态,调峰的损失更小。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两班制调峰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使机组在停机过夜后保持热态,以克服热惯性的影响,确保联合循环机组能快速启动和快速带负荷。
(3)国内峰谷电价比一般为3∶1,低负荷调峰经济损失很大,选择两班制调峰优势更突出。
2 低负荷与两班制调峰的经济技术性分析[7]
2.1 两种调峰方式的经济性比较
对9E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而言,采用两班制调峰,机组启、停1次消耗的天然气(实测天然气低位热值为33287 kJ/m3)量 qV0约为 11 300m3。如果以低负荷运行方式替代两班制调峰,则消耗的天然气量
式中:qV为50%额定负荷下低负荷调峰运行所损失的天然气量,m3;Q为机组在电网低谷时段低负荷(P=92 500 kW)运行8 h的发电量,Q=740 000 kW·h;ef为50%额定负荷运行时的气耗率,ef=0.285m3/(kW·h);e0为凝汽工况下额定负荷运行时的气耗率,e0=0.214m3/(kW·h)。
将已知数据代入式(1)可得qV=52 540m3。计算结果表明,低负荷调峰的燃料损失是两班制启停调峰的4倍多。
需要指出的是,对比2种调峰方式的经济性时,首先需提供低谷持续时间,然后再根据试验数据计算求得一个“临界时间”,当电网低谷时间超过此时间时,采用两班制较经济。“临界时间”可由下式求得。
将已知数据代入上式可得te=1.72 h。因此,只要夜间低谷时间超过1.72 h,两班制启停调峰方式就比低谷运行方式经济。
2.2 两种调峰方式对机组寿命的影响
就机组寿命损耗而言,低负荷运行比两班制运行小。采用晚停早启的调峰运行方式时,设备启、停频繁:一方面燃气轮机透平热通道部件经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受热负荷冲击,加快了这些部件的损坏;另一方面,这种运行方式对汽轮机的寿命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其重点是控制好转子的热应力,即可控制好转子的寿命。
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实际运行过程中,通常使用如下公式来计算燃气轮机或汽轮机的寿命损耗。
式中:tc为寿命损耗,h;ta为实际运行时间,h;n为启动次数;t为每次启动折算时间,对汽轮机而言,t的取值范围为20~30 h。
正确的操作方法、合理的运行方式、精准的维修水平是提高设备可靠性、减少寿命损耗的重要手段。燃气轮机及其部件的检修间隔对机组的利用率有重要影响,制造厂提出3个检修间隔:运行8000 h后,检查燃烧室;运行24 000 h后,对热通道进行检查(即中修);运行48000 h后,机组揭盖大修。对于所配套的汽轮机,则按燃气轮机的检修间隔及检修时间适时安排检查、检修,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以及使用寿命不少于预计的30年。
3 结论
(1)为提高电网运行的机动性和安全性,用占电网15%~20%总容量、调峰性能好的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作为应急备用电源或进行电网低谷调峰,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2)降负荷调峰时,应采取同步调减负荷的运行方式;当负荷率更低时,则采取单套机组带大负荷运行,另一套机组停机备用的方式较为经济。
(3)对于承担供热任务的机组,冬季时为保证热用户所需的热量和供热参数,最好不参与电网调峰;而在夏季的供热(制冷)时段,在确保供热量的前提下,燃气轮机在电网的要求下可在80%~100%额定负荷范围内作变负荷调峰。
(4)机组以两班制运行方式参与电网调峰比低负荷运行调峰的损失小,经济性好,但比连续低负荷运行的寿命短。为兼顾经济性和安全性,对于参与两班制调峰的机组,应做好运行检查和检修维护工作,尽可能减少损耗。
[1]杨顺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设备及运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2]广东惠州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设备与运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3]焦树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4]徐奇焕.母管制调峰机组无蒸汽运行合理性的分析[J].华东电力,1986(3):4-8.
[5]禹超.母管制热电机组负荷优化分配方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6]韩建清.S209FA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运行方式探讨[J].燃气轮机技术,2013,26(1):51-58.
[7]湖北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湖北华电武昌热电厂燃气联合循环机组运行方式的研究[R].武汉:湖北省电力试验研究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