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微
2015-04-23李国银
李国银
【摘 要】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是地方教育师资培养的中坚力量。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已大大饱和,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河南地方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在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谋求一席之地,就应该积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走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
【关键词】地方师 应用型人才 转型
作为教师教育体系的主体,河南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是河南地方教育师资培养的中坚力量。然而,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地方高师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正日益严峻。为此,积极探索在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立足自身特色、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之路,将有助于地方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一、地方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和人才培养现状
与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过程相适应,2000年之前,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甚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中文专业的毕业生多是供不应求,其中80%以上的毕业生走向了基础教育一线,20%左右的毕业生从事新闻传媒、行政事业单位文秘等工作。2000年以后,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一大批新升本院校、理工类大学都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再加上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老牌本科院校的存在,以及更多的非师范院校毕业生开始走向教师岗位,师范生垄断基础教育市场的局面被彻底打破。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的优势地位也正在被理工科、经济类等其他专业所取代,河南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正逐渐被边缘化。由于地方中小学生总量减少,原有教师数量饱和,非师范类毕业生通过考试拿到教师资格证人数增多等原因,能够提供的教师岗位越来越有限;新闻传媒领域,新闻专业本身的毕业生就已经过剩,就业渠道十分狭窄;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竞聘更加白热化,加之专业限制,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大多被划在了线外……河南地方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正面临着从“香饽饽”到“鸡肋”的尴尬处境。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企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单位对文秘、培训、宣传、策划、营销、文化产业、社区服务等人才的大量需求,给了地方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新的一展拳脚的可能。大多数地方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单位也都认识到了这一契机,并尝试各种方法,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改革,并且相应地设置了具有师范特色的课程。但来自学生及用人单位的意见则反映出师范院校学生培养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如教师专业技能欠缺、知识面狭窄、无法适应新课改对教师的专业化要求、缺乏敬业精神、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以及实践能力不强等等,显示了多数地方高师人才培养脱离现实需要的困境。另外,一些地方高师在办学过程中,还存在仅仅是将改革思路罗列成清单,却限于种种原因难以实施,依然自觉不自觉地照搬部署高校标准,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标,以课堂讲授文学、文化知识代替学生综合素养训练等倾向,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地方高师的发展战略,也不利于高等教育整体健康、持续、协调和稳定地发展。
二、地方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2010年前后,结合教育部的高等院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许多河南地方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针对过去的培养方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讲授,淡化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养成,培养的是学术型、科研型甚至是万金油式的人才,没能准确地反映社会新的就业岗位对毕业生能力的新要求方面的不足,进一步增强了设立新的更适合市场需要的专业方向、修订培养方案的力度,努力构建一个以提高学生能力为中心的培养目标。概括来讲,就是“培养‘能讲会写的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突出了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别是毕业生适应社会的实践能力的提升。
以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为例,早在2004年,他们就对已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后又重新做了修订,2012年后根据社会对于人才的新需求,开启了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将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定位为培养“就业有能力,深造有潜力,发展有后劲”的高质量专业人才,并根据学生的兴趣提出了分类培养的原则,确定两种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师资型人才方向和学术后备型人才方向。其中师资型人才培养强调了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点——满足中等教育需求的师范技能和满足社会其他行业需求的文秘、公关技能。学术后备型人才方向则主要培养具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初步科学研究能力,能够进入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深造的高水平学术型后备人才。这种分类培养的模式既突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兼顾了学生的学术兴趣,取得了良好的现实效果。
三、构建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高校的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改革的创新既要有理论支撑,更要落到实处。因此,首先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突出应用性课程的主体地位是培养学生应用性技能的关键。
第一,构建以突出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为例,2010年之前,该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仍然沿袭了研究型大学的既有模式,比较注重学术性、体系性,忽略了本专业师范性的特点。2010年之后,随着应用型办学思想的深入,社会对毕业生的口头表达、书面写作、课堂教学技能等专业能力的强调,以应用能力为导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正逐渐形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围绕“突出学生能力培养”这一导向,打破原有课程模式,构建体现应用能力的“平台+模块”式课程体系。模块分必修课、选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必修课包括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教师教育平台课程,选修课包括师资型方向、学术后备型方向课程。其中师资型方向课程包括中学语文教学情境模拟实验、中学语文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中学语文名师名家讲坛、青少年发展与学习、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解读、教师专业能力训练、教师人文素养教育、教师科学素养教育、教师美术素养、教师音乐素养等课程,充分体现了本方向的应用目标,即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具备了写作、表达、鉴赏、教学技能等实际应用能力。
经过四年的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中,在文学、语言类课程之外增加了教学技能课程的设置,特别是教师口语、教师形体训练、汉字书写、基础教育语文新课标解读、中小学语文情景教学等课程的开设,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商丘师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0级毕业生160人,其中1人获得河南省师范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20%的学生通过河南省特岗教师考试,50%的学生通过其他形式的考试进入中小学任教,还有10%的学生进入其他行业从事文秘工作;2011级有2名学生在刚刚结束的河南省第十二届师范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分别获得一等奖第1名和第3名。
第二,以应用性为主线整合课程内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按照知识理论的体系性来设计,这与当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严重脱节。为了充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做到学有所用,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应该是语言类课程从语言现象入手、文学类课程从具体作品入手、文学理论类课程从文学现象入手、教学论类课程从提高学生的师范技能入手,以应用性为主线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
比如,现代汉语课程的语音部分,以普通话的应用为主线,所有语音知识理论都围绕普通话这一核心,为教师口语应用服务,在传统的声母、韵母、声调、音节等纯知识理论讲授的基础上突出汉语在教学中的运用技巧。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部分也以生活中的语言现象为应用对象,如课堂教学板书粉笔字的书写技巧,文学语言、话语修辞、言语交际等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广告语言、报告演讲、公共修辞等种种语言现象的分析研究,强调在应用中把语言的基本知识融会贯通。
第三,以高效课堂为目标抓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优劣决定着课程体系改革成果的落实,也直接影响学生应用性能力的培养。高效课堂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衡量课堂是否高效,一是要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是要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是否实现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三是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从现实情况来看,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基本“南辕北辙”,大部分的课堂教学属于典型的教师“自说自话”,学生是“手机控、低头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大多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遵循的是以教材为基础,以教学大纲为标准,以完成教学进度为目的,为了赶进度只能是只讲不练的“满堂灌”。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使是实践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如写作课程,也可能把它上成写作基础知识和常用文体知识的宣讲课,结果学生对于写作知识知之不少,但只能纸上谈兵,不能写好文章。
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打破教师“自我言说”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注重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进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探究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空间,实现教与学互动,在应用中学,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的目的。
第四,构建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最直接途径,也是学生将基本知识转化成应用性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应用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缺乏实践能力的师范生来说,在就业和适应社会方面会出现一些问题。从我们对商丘师范学院2012届、2013届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中发现,有20%左右的毕业生写作水平低下,口语表达能力差,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不足,缺乏科技创新意识,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很多参加面试的学生因写作水平差、师范技能不突出而落选。因此,本着“加强基础课,强化主干课,重视应用课,扩大选修课”的原则,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力是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们曾围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过调研,比如在师范生培养措施上,根据用人单位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与中小学密切合作,做实实习环节。从师范生低年级就启动教学基本技能训练:粉笔字、教师口语、教师仪表的训练,尤其是书法训练,采取课堂教学、学生实际操作、各种竞赛相结合的多样化的形式;高年级学生结合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利用微格教学训练学生的教学技能,让学生逐个登台讲课,教师和其他学生现场点评;引导师范生熟悉中小学教材和教学,把中小学课本交给师范生,让一线的中小学优秀教师在大学课堂上公开课,让师范生现场观摩。以上这些措施,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师范生适应中小学教学实际的能力。
近年来,我们还结合“国培计划”,每年都派出汉语言文学专业70%以上的大四学生用3个月的时间到农村小学“顶岗实习”,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实践能力。所谓师范生顶岗实习,有的亦称顶岗教育实习、顶岗实习支教、顶岗支教实习、顶岗置换实习,是一种全新的师范生实习模式。顶岗实习的实施,既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容,也增强了高师院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的联系,解决了师范生缺少实习场地和实践机会的难题,整体上提高了师范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是一项系统工程。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应该从学科定位的层次性、专业方向的多向性、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技能培养的应用性、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就业指导机制的明确性及学生评价机制的全面性等入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才能真正实现从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丁晓原.论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7(6).
[3]王冰,于海英,王慧.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13(6).
[3]龚光军,漆明龙.顶岗实习助推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黑河学刊,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