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方法初探

2015-04-23李丽萍

教育界·上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文章方法老师

李丽萍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老师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比许多事情都重要。一个学生喜欢读书,学校对他就有吸引力,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才强,甚至学生主动去自学,达到教而不教的目的。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以下是我平时的一些肤浅做法。

一、 教师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

人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做好事情的动力。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主动产生对课外阅读的渴望。 从七年级开始,我通过名著阅读,介绍学生去阅读几本名著,教师再安排时间给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情况,讲述文中精彩的情节,畅谈自己的阅读体会与收获。在班上经常多读学生优秀的习作,表扬学生作文中出彩的内容,特别是学生用上的优美词句及引用的精彩情节,告诉学生这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才可以达到,从而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开展讲故事比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课后去阅读收集一些精彩的故事,在课堂上或饭后、课后、家里津津乐谈,既增加了阅读量,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又丰富了课余生活,增添了生活乐趣,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在课文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拓展一些相关的知识,安排学生课后去查找资料,开阔学生视野。如在教《生活处处有语文》时,我安排学生查找一些关于对联的资料,每人还搜集十副对联,并在班上交流。这样学生对这个内容的理解就更全面深入了。

二、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阅读兴趣浓厚,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分析课文时,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记叙文时往往教学生找出记叙的六要素,明确文章的主题。找出课文写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文中人物有什么性格特征,文章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表现了什么主题。这是对文章的一般阅读,也是在教学生阅读文章的方法。

2. 平时让学生多“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多读课文,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朗读、默读、快速阅读。同时老师还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领悟文章的内容,学生掌握了朗读的技巧,读得有模有样,兴味盎然,激起阅读的兴趣。

3. 告诉学生读书要养成“四到”的习惯: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是精读文章的基本要求。精彩的文章要聚精会神地去读,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学生要对精彩的地方作圈点勾画,或者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悟,或者摘抄下来,或者加以背诵。这样的阅读收获最大,花的时间也最多,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精读有价值的文章,品读有趣的美文, 经年累月进行这样的阅读,学生的积累会很深厚,学生写作文会信手拈来,文思泉涌。

4. 训练学生逐步学会“画读”。开始时,老师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想象文章所描绘出来的意境,然后老师结合课文内容展示画面,学生完成了从文字到画面的过程。多次进行这样的练习以后,老师又展示新画面,然后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出画面的内容,完成从画面到文字的飞跃。这需要学生能灵活运用修辞方法,有比较丰富的词语积累、敏锐的观察能力、快速的反应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才能生动而有条理地描述出来。生活中很多时候是让我们把自己看到的用文字表达出来,人们往往有话说不出,或者东一句西一句,反复进行这样的训练,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陶冶学生的性情。

5. 老师指导学生“网上阅读”。现代科技的发展很迅速,“网上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它有许多优于书本阅读的地方:查找资料方便快捷,信息量很大,插图逼真生动形象,更容易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过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它的利与弊,老师要做正确地引导,以免顾此失彼。

三 、老师给学生提供阅读交流的平台

1. 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个性特点各异,因此他们喜欢的阅读方式也不完全一样:有的喜欢朗读,有的喜欢默读,有的喜欢表演……我们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班级形成一种浓厚的课外阅读的氛围,对促进班风学风的形成有积极的意义。

2. 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喜欢提问、质疑的习惯。老师要求学生阅读后至少从文中提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问题,老师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各抒己见,或者问老师,问同学,找资料……这样锻炼了学生在大庭广众下发言的胆量,增强了探究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增长了学生见识,给学生种下了创新的种子。阅读教学提倡标新立异,允许学生见仁见智地解读作品,对作品进行创造性地思考。

3. 老师布置学生写读后感,张贴在教室里,供学生课后阅读交流;检查学生的摘抄本,对做得好的进行奖励;规定阅读的书目或者规定主题的阅读,可以出专栏板报,给学生提供百家争鸣的平台……

四、逐步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训练,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它既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实施人文教育的途径。 阅读能力有几个层次,呈螺旋式提高:低层次的是能理解字面意思;较高层次的是能品味关键语句的含义,领悟文章的主题,把握文章的写作技巧,参悟文章的美或丑,达到怡养性情的作用 。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与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语文教学应该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有长足的进步。

猜你喜欢

文章方法老师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老师,节日快乐!
送给亲爱的老师
老师的见面礼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