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电厂集控运行岗位一岗多能安全管理分析和对策

2015-04-23陈立新

科技视界 2015年10期
关键词:操作员检修机组

陈立新

(浙江浙能温州发电有限公司,浙江 乐清 325602)

0 前言

当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集控运行岗位设置上,结合原国家电力公司《火力发电厂劳动定员标准》(1998 试行)的新型火力发电厂岗位定员设置A 类标准执行,按两台300MW 以上机组集中控制的方式,对每个当班值的集控运行岗位设置为:值长(或集控长)1 人、DCS监视主控操作员(简称主控操作员)2 人、DCS 监视副控操作员(简称副控操作员)2 人、巡检操作员(简称巡检员)4 人,备员1 人。而每台机组为独立控制单元,细分为机、电、锅三个专业,为确保机组运行安全的管理,要求集控运行岗位主控、副控操作员达到独立履行机组运行中汽机、电气和锅炉专业及相关辅助系统的过程监视、调节控制和各类操作,并具备机组启停操作、应急处理等方面综合能力;巡检员具备汽机和电气、锅炉和电气、机电炉至少两个以上专业的现场巡回检查和现场操作的专业工作能力。

1 集控运行一岗多能的安全管理优势

1.1 扁平的管理结构,确保了指挥系统政令畅通

集控运行一岗多能的岗位设置分为三级扁平的上下级结构,且一般单元机组仅5 人,调度命令、生产政令的下达实现了面对面、无时差的效果,在命令的执行过程确保了有效沟通和相互监督,实现了一级向一级直接负责的管理体系,切实确保了政令系统畅通的功能。

1.2 跨专业的技术能力,提升机组运行安全管理水平

一岗多能实现了员工跨专业的综合技术能力,员工在履行岗位义务的时候,能综合考虑相关专业的关联因素,实现了前瞻性的控制事故能力,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时,员工通过跨专业的综合能力,实现有效的综合处理问题,防止事故事件的扩大,提升机组运行安全生产水平。

1.3 一岗多能的岗位设置,提升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效果

实现集控运行一岗多能的岗位设置标准,降低了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需求压力,通过多能的岗位职责履行,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员工工作能动性,专业人员在工作中的自我价值得到有效体现,进一步促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绩效提升。

1.4 提升了岗位等级,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企业对员工的收入待遇是结合公司岗薪设置标准进行核定的,集控运行一岗多能的培训,实现了员工岗位等级的相应提升,员工收入待遇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衡量员工责任的价值得到体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激发,同时,企业的岗位招聘、提干等工作开展时,高岗位的发展相比较多,促进员工的参与一岗多能培训积极性。

2 集控运行一岗多能存在的管理压力

2.1 快速响应和正确处理突发事件上存在安全管理压力

一岗多能的岗位设置带来的单元机组运行人员相对较少,在发生电力生产事故事件的快速响应和准确处置上出现人力不足,尤其在突发事件时,需要执行多项DCS 操作或者需要开展多项、多专业现场操作任务时,存在执行任务的人员不够的局面明显,往往会带来事故处理结果不佳或事故扩大,影响安全生产局面。

2.2 精细执行“两票三制”存在安全管理压力

运行安全基础工作重点是精细化执行“两票三制”管理,要确保精细开展就务必要做好规范执行操作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工作票安全措施、执行工作票各流程环节,高质量的开展定期巡回检查,规范执行设备定期试验和切换管理等,而这些工作经常与机组启停大操作量或突发事件处理等工作相矛盾,容易产生了“两票三制”执行不到位现象。

2.3 确保配合检修工作效率上存在安全管理压力

电力企业的检修工作是需要项目管理、检修作业管理、运行管理等相互协调配合完成,检修工作的计划对项目的时间控制严格,尤其计划性检修,存在运行配合阶段性的工作量集中特点,如检修初期需要运行落实大量安全措施,达到项目安全开工要求,检修工作末期需要运行执行大量操作任务和调试任务,检验设备检修结果等。运行人员为确保各项工作安全落实,同时,确保日常工作的开展,岗位人员数量的有限,势必带来工作配合上的效率与检修要求的偏差。

2.4 实现一岗多能的培训和休假安排管理存在压力

企业招聘和录用的员工一般仅具有热动、电气或集控的专业技术能力,专业的局限性在实际生产中表现明显,要实现通过培训达到跨专业的复合专业人才,在培训管理上存在需解决的瓶颈。另外,由于一岗多能的优化岗位设置,员工的正常请假、年休和紧急事情下的请假等,做好机动合理的安排的管理有一定的压力。

3 集控运行一岗多能的管理对策

3.1 科学岗位技能培训管理,严把岗位资格确认关口

为确保适应企业安全生产的一岗多能集控运行岗位,首先,企业相关部门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制定人员培训规划,建立培训奖惩机制;其次,企业要编制符合岗位培训的专业理论交叉培训材料,安排理论交叉培训教育机制,使员工除熟悉掌握规程、系统图等实际相关专业知识外,增强专业理论基本功;三是,建立培训教导员引领机制,提供培训支持;四是,严把上岗考试关口,培训计划时间必须充裕,不能拔苗助长,建立理论考试、专业操作面试、现场操作考问、仿真事故模拟操作和事故处理等,做到每项考核分至少80 分以上;五是,安排跟班实习和带班操作的管理,并严格把关定岗确认环节。对多岗员工结合实际定期安排岗位轮换管理。通过系统的培训管理,合格上岗的员工技能才能确保履行岗位职责,达到安全运行的要求。

3.2 应用先进技术,提升设备健康水平,减少体力工作负担

确保健康的设备状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控制和操作的自动化水平,切实降低员工体力劳动是实现集控运行一岗多能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加强设备隐患排查、设备状态分析、巡查点检,及时发现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并快速策划落实,确保缺陷及时消除,提高设备可靠性。同时,要结合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成果,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科技项目开发利用,提升设备自动化控制水平,达到有效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和管理责任。

3.3 建立操作班管理模式,提升工作效率

电力生产过程经常发生需要运行完成的计划性的重大工作项目,如计划检修的运行配合、单元机组的启动和停运、系统设备的日常维修,综合性的操作任务、应急事件快速处置等。要确保任务的高效完成,建立操作班管理模式成为现代电力企业管理方向,操作班作为运行部门的机动管理单元,通过在当班集控运行人员的指挥下,配合运行有效解决日常计划性的大型操作任务和工作配合工作,达到提升工作效率,解决制约生产过程的人力不足问题。

3.4 建立健全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管理,激发员工积极性

通过建立健全的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管理,为员工创造岗位升迁机会,营造一岗多能竞争优势氛围,做到管理部门与员工加强沟通交流,帮助员工谋划符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设计,并在实现发展目标上给予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同时,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在岗位竞聘时,能统筹兼顾员工的发展需求,做到进得来、留得住、出得去的用人环境;确保待遇向一线倾斜,充分体现员工价值观,达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4 结束语

集控运行岗位的一岗多能是现代电力企业的发展需要,在实际过程中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和正确面对各类复杂的问题,做到密切联系企业实际,扬长补短,切实解决制约安全生产的不足,全面调动和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运行管理水平。

[1]火力发电厂劳动定员标准(试行)[Z].国家电力公司,1998,4.

猜你喜欢

操作员检修机组
美空军特种战术操作员正在进行军事自由落体跳伞
660MW亚临界机组清洁疏水系统节能改造
浅谈基于H3C云计算管理平台的系统管理功能
检修
面向知识自动化的磨矿系统操作员脑认知特征与控制效果的相关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新疆青河:远教操作员“评星定级”激发远教工作活力
论自动化焊接设备的预检修
茂名式大修
350MW机组DEH控制系统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