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技校数学教学效果

2015-04-23曹富君

科技视界 2015年10期
关键词:技工数学课专业课

曹富君

(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1 目前技校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进入技校的学生成绩普遍不好,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浓厚、自控能力差已经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同时伴随着中职教育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不断调整,作为一门重要文化课程的数学,课时不断减少;其次,随着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技工院校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大部分学生的语数英中考分数加起来都不足百分。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到技工学校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好找工作的思想,对数学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数学课就“头疼”;最后,教学内容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拼命赶进度,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根本没有消化吸收的时间。

2 提高技工院校数学教学的见解

2.1 技工院校数学教学要突出“基础性”

技工院校不是造就不会动手的“理论家”,也不是培养只会动手的熟练工,而是要培养心灵手巧的技术工人。我们应当坦率的承认,技工院校里培养数学专门人材的机率是很小的,为使我们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适应工作需要,对数学知识的要求应该是:全面而基本,即基础知识面应适当放宽,理论上的要求与习题的难度应适当降低。众所周知,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本身就是人的科学素质的成分,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我们主张技工院校数学教学要体现“基础性”,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概念,记忆常用的公式、定理、公理、法则,概括出抽象的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由于技工院校学生的思想状态和课时较少的特点,应把基础知识及其反映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让学生弄清楚,必须要把数学中基础的问题讲清楚即突出基础性。

2.2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北京师范大学曹才翰教授指出:数学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要全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这个过程。教师主导作用的效果应以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是否充分来衡量,离开了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没意义。教师需要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以达到开发智力和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2.2.1 多方设疑,启迪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巧设悬念,存疑设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例如在讲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前,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下列各式是否成立:sin(30°+60°)=sin30°+sin60°;cos(180°-45°)=cos180°-cos 45°通过思考讨论,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不用计算器如何求sin75°的值?如何用45°、30°的三角函数表示两角和的三角函数 sin (45°+30°)? 由种种设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2.2 注重情感教育,营造宽松氛围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教学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情感效应”,关爱每一个学生,营造宽松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技校生大多在初中阶段成绩差,被人瞧不起,而差生的情感反而更为丰富,他们比别的学生更需要关爱,更能体会到一丝一毫的情感转变。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采用“爱心+鼓励”的方法,能使学生学习能量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愉快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

2.3 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2.3.1 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

基于数学课服务于专业课程的思想,在教学模式上可以作以下几种尝试:①将数学内容按专业课程需要进行拆分,分别整合到专业课程之中由专业课教师承担教学,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效果就完全不同。近年来,我系以示范校建设重点药物制剂专业作为试点,通过调整教学计划,把每周只有两节的数学课调整到由懂得专业知识的专业课教师担任教学,将数学课基础知识与专业课程的应用进行整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以后的专业课教学起到了较好的铺垫作用。②加强学科联系,使数学课能满足该专业各专业课程的需求。彻底打散数学课程体系,使数学教学围绕专业课程转,专业课需要什么,数学课就上什么。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数学教师在与专业课教师充分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各知识点的具体应用情况,对数学内容进行筛选和理顺,根据各专业的要求“因专业施教”。

2.3.2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单从知识来看,数学枯燥乏味,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一张嘴”的教学方式,教师讲起来难受,学生学起来痛苦。其实数学又不乏趣味性,教师若以探究式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尽量以实例为模型引入学习内容,以情境增强数学的应用性,并多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因此,教师应尽可能结合本地、本校及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生动有趣、切合学习内容的课程,同时多运用多媒体教学和实物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如:在教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几何体体积时,可以先让他们看汽车发动机相对应的视频,让他们了解汽车发动机气缸体积的概念,然后再拿气缸套实物到教室讲解。

2.4 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党的教育方针所要求的,是实现技校学生的培养目标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需要。

2.4.1 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最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以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2.4.2 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古代数学成就辉煌,对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著名数学家吴文俊指出:“不少足以代表我国古代数学成就的内容,可以采纳进我们的教材。”例如,在教《解三角形》中“三角形面积”时,介绍秦九韶的三斜求积公式。在教《多面体与旋转体》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恒,他早在五世纪就创造出祖恒原理并首先使用它证明了球的体积公式。而在欧洲直到17世纪由意大利的卡发雷利才得出这个事实。平时,经常补充我国在建设四化中取得的与数学有关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激励学生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而努力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总之,技工学校的数学教学要结合数学自身的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掌握专业所需要的数学知识,达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的普及,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多元化。技工学校的学生,思维能力差,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他们的思维基本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不能持久。具体、生动、形象的内容使他们更易、更乐于接受。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设备和教学手段,把要讲授的内容化为一个个的课件(特别是动画课件)来传授,利用课件的形象性、趣味性、可操作性和多样性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1]刘德恩.职业教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

[2]孔祥富.中职数学教育改革过程中几个热点问题的解析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11).

[3]秦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与实施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05(12).

[4]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技工数学课专业课
从技工到英雄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有趣的数学课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