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高建筑类职业院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实效的思考

2015-04-23金巧兰

科技视界 2015年10期
关键词:双师青年教师职业院校

金巧兰

(河南省建筑工程学校,河南 郑州450007)

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是提高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青年教师在职培训的主要方式和职业院校加强校企合作的具体体现。近年来,随着房地产、高铁、道路桥梁等基本建设领域快速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规范的应用日新月异。建筑类职业院校的青年教师在面对这一现象时,更应去建筑企业实践锻炼,增加其实践经验,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成为职业教育要求的“双师型”教师。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职业教育相关部门、职业院校、企业和青年教师各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困难与阻力,阻碍了教师到企业实践顺利、高效的开展。

1 当前建筑类职业院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存在的困难

1.1 缺少教师企业实践的而法律保障和运行机构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2006年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先后提出“要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并且对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要求、主要内容、主要形式与组织管理等相关工作均作了明确规定和要求。但是各地缺乏后续相关专项法律制度,《决定》和《意见》二者作为政策性文件也很难制约建筑企业的行为,最终导致学校派遣教师到企业实践缺少强有力的法律保障,难以顺利开展。

同时,专门的运行机构必不可少。目前,没有专门负责教师企业实践的执行机构,造成各部门对实践的计划和过程缺少统筹、安排、监督和管理,不利于教师企业实践的顺利开展。

1.2 缺少教师企业实践的管理机制

建筑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期间,严格的监管考核对提高教师企业实践效果有很大的作用。但目前,大多数建筑类职业院校在监管考核方面有很多不足之处。教师在企业实践期间,学校管理成了一种“放羊式”,全靠教师自觉,教师是否到岗、到岗是否扎实、实践效果如何都无法监控。实践结束后对实践教师的考核方式单一,有点流于形式或走过场,造成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目标无法到达。

1.3 缺少自主、个性化的实践方案,实践效果不佳

目前,很多青年教师对进企业实践存在误区。部分教师对新知识、新工艺、新材料、新规范等知识的渴望并不强烈,认为“吃老本也够用”;还有部分教师认为企业实践不是提高专业技能,而只是转变思维方式,了解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企业的文化、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知识,而没有必要长时间参与实践。因而,部分青年教师缺少合理的、切合自身需求的实践计划和方案,往往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参观性学习”,而不是真正像其他员工一样正常参与整个实践过程,这种情况很难提高建筑类职业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

1.4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师积极性不高

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激励机制对调动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建筑类高职院校对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还缺乏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在人事管理和分配方面没有制定出相应的制度。

这种情况不利于青年教师积极主动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很多建筑类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一样在教师的职称晋升、岗位聘任及考核评价等制度方面主要考虑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但是对实践教学能力水平的提升却没有相关激励机制,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非物质方面的,这样就无法激发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构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工作框架,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2.1 建立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通过产学研结合促进教师企业实践

为了更好地为地区经济建设服务,搭建建筑企业和职业教育携手并肩、共生发展的平台。建筑类职业院校应该与建筑企业校企合作共建产教基地、对外开展技术培训等方式促进教师企业实践活动。在对建筑类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能力分析过程中,提出“模块化”思想。由于建筑类专业所涉及的内容多而复杂,一名教师很难掌握一个专业,因此可以根据每个建筑类专业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或任务之间的紧密性或独立性程度,划分为若干个“模块”,如建筑工程施工模块、建筑装饰装修、建筑设备安装模块等,根据上述“模块”思想,将建筑类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2.2 制定科学的实践计划,推行“教师企业经历工程”

建筑类职业院校要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到学校教育发展的规划当中,加快提升青年教师“双师”素质,深入推进“教师企业经历工程”严格实行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的时间到企业实践的规定。教学系部要根据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需求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分层次、有步骤、有针对性的制定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列入教师培养的整体计划。专业教师本人要根据团队建设目标和自身的基础及发展方向做好到企业实践的计划,不断丰富自己的企业实践经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建筑类职业院校应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激励政策,通过实施激励政策

使企业实践成为专业教师的内在要求与自觉行动。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制定符合建筑类职业院校的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不仅要注意学历要求,更要注意企业实践操作技能的考核。(2)建立健全《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办法》,明确将企业实践经历与职称评审挂钩,制定高职院校独立的教师职称评审标准,适当降低学术要求,真正体现职业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素质要求。(3)制定《职业院校校内津贴分配办法》,明确教师到企业实践、实践期间指导学生实习、参与项目研发等工作计入教学工作量,提高具有“双师”素质教师的待遇。

2.4 做好管理考核工作,保证教师实践效果

建筑类职业院校要建立健全管理考核机制,完善“教师企业经历工程”管理平台,教师企业实践锻炼期间,学校与企业共同对教师的实践情况实施管理,学校与企业就教师的工作纪律、绩效考核等与企业制定详细的书面协议。学校、教学系部对实践教师要派督查小组实地检查,真实掌握教师的实践情况,实践结束后,企业应对实践教师进行技能考核并出具书面鉴定意见,个人回校后应及时向学校考核组提交实践考勤、日志、实践成果、总结报告等材料。

3 结语

提高企业实践能力是建筑类职业院校提升教师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一项长期任务,建筑类职业院校要积极鼓励、强力推动青年教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第一线去参加实践锻炼,加快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实现职业院校教育教师培养目标。

本文在总结当前建筑类职业院校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所面临的困难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对提升建筑类职业院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能力和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1]段海滨,钟玲,李斌.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实践锻炼探析与实践[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7(3).

[2]黄宏伟.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5).

[3]刘红委.高职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0(20).

猜你喜欢

双师青年教师职业院校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