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陵山片区传统建筑特点分析

2015-04-23龙自立

科技视界 2015年11期
关键词:吊脚楼武陵山民居

滕 丹 龙自立

(吉首大学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湖南张家界427000)

0 引言

武陵山片区范围依据连片特困地区划分标准及经济协作历史沿革划定,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类型气候,境内有澧水、资水、乌江、沅江、清江等主要河流,水能资源蕴藏量大。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独特,组合优良,极具开发潜力。区域内森林覆盖率达53%。武陵山片区总人口为364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53万人,乡村人口2792万人。境内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回族和仡佬族等9个世居少数民族,各民族都有富有特色的建筑形式。本文主要分析该区域常见的吊脚楼建筑和传统民居建筑的一般特征。

1 典型吊脚楼

在武陵山片区众多建筑类型中,以吊脚楼为典型。吊脚楼也叫“吊楼”,是苗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民族的传统民居,在湘西、鄂西、贵州地区普遍存在。吊脚楼已经有近两千五年的历史,其中苗族吊脚楼是苗族传统民居建筑,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它有着建筑学认为的最佳生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苗族的吊脚楼一般建在斜坡上,把地削成一个“厂”字形的土台,土台下用长木柱支撑。吊脚楼低的高度为七八米,高者达十三四米。屋顶除少数用杉木皮盖之外,大多盖青瓦铺盖平顺而整齐。吊脚楼一般以四排三间为一幢,有的除了正屋外,还搭了一两个“偏厦”。每排木柱一般9根,即五柱四瓜。每幢木楼,一般分三层,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楼脚围栏成圈,作堆放杂物或关养牲畜。住人的一层,旁有木梯与楼上层和下层相接,该层设有约有1米宽的通道。现在的客厅就是苗族建筑的堂屋,用来迎接客人。两侧各间则隔为二到三个小房间为卧室或厨房。中堂前有大门,门是两扇,两边各有一窗。中堂的前檐下,都装有靠背栏杆。

吊脚楼建筑形制属最为独特的大西南干栏民居建筑。由于其是半悬空建筑,故并不是完整意义上干栏建筑,称之为半干栏建筑。正屋一般为一明两暗三开间,以龛子作为横屋,形成干栏与井院相结合的建筑形式。结构既有有简单的一字型、L型,又有复杂的“三合水”、“四合水”。正屋中间为堂屋——迎客厅,后设祖坛,堂屋两侧有火塘,具有照明、煮食物的功效。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成员逐渐增多,会在正屋的两边建设偏房,其主要的特色是具有天井,人们一般进入天井后转折后才能到达敞厅或敞廊。

2 武陵山片区传统建筑

除了吊脚楼,武陵山片区其它传统民居建筑具有一定共性,遵循一定的规律。

2.1 建筑选址

武陵山片区的建筑为民族繁衍和发展提供了生存的根基和保障,建筑的选址往往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要经过一番仔细的勘测,才谨慎地做出选择。该地区民居选择因为地域环境和风俗习惯差别较大,但是总体而言分成四类:山腰、平地、高山台地及河边。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居民结合地理条件,顺应自然,在建筑上“借天不借地、天平地不平”,依山就势,在起伏的地形上建造接触地面少的房子,减少对地形地貌的破坏。同时,力求上部空间发展,在房屋底面随倾斜地形变化,从而形成错层、掉层、附崖等形式。总体而言,武陵山片区民居的选址特点为:枕山、环水、面屏、向阳,注重与周围环境的整体融合。

2.2 环境营造

武陵山片区的传统建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与其所处环境相互影响,与其居民的人际关系和谐,最后形成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建筑环境的营造非常讲究风水,如选址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在1982年,孙保罗在纽约的“太阳会议”上说:“风水世界观可溯源于对天文地理的仰视俯寨,也包含着深奥的精神感应。”这是一种勘天舆地,与大自然和谐协调的方法。在建筑环境营造上,居民在建房前都会请风水师卜算一下,这就包括“巡天、望气、觅龙、察砂、观水、定向、点穴”。风水学通常强调:崇拜自然、畏惧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正所谓“居上山水间者为上”,建筑往往与山水、树木相结合。建筑的整体布局注重地域局部的小气候环境,在节约资源的同时也创造了山清水秀优美的自然环境。

2.3 平面布局

由于家庭条件的和用地环境的状况不同,建筑的规模会有所差异,一般是由主屋和辅屋一起构成,形式为两面围合或者三面围合,有条件的可以修筑院墙,使其成为独立的院落。建筑讲究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正房有长三间、长五间、长七间之分。大、中户人家多为长五间或长七间,小户人家一般为长三间,其结构有3柱2瓜、5柱4瓜、7柱6瓜。正中间的那间叫“堂屋”,是作祭祖先、迎宾客和办理婚丧事用的。堂屋两边的左右间是“人住间”,各以中柱为界分前后两小间,前小间作火房,后小间作卧室,卧室为防潮都有地楼板。不论房屋大小都有天楼,天楼分板楼、条楼两类。在卧房上面是板楼,用木板铺的楼板,放各种物件和装粮食的柜子,也可安排卧房;在火房上面是条楼,用竹条铺成有间隙的条楼,专放包谷棒子、瓜类,由火房燃火产生的烟可通过间隙顺利排出。正房前面左右起厢房的吊脚楼,楼后建猪栏、厕所。

2.4 构造形式

该地区传统建筑以木结构居多,这与汉族的穿斗式建筑原理是一致的。三柱无瓜、三柱四瓜、五柱六瓜,三柱六瓜以及五柱八瓜是现存最普遍的构架形式。对柱和瓜的数量没有严格的限制条件,主要是取决于房屋进深大小,其中瓜是指支撑屋顶但落于横梁上的竖向承重构件;柱是指支撑屋顶且直接落地的竖向承重构件。建筑属于穿斗式建筑。在建造时,中柱居中,带木柱竖成,上接楼枕、斜梁其上安置檩条,檩条上钉椽子,最后盖瓦。各部件之间用榫卯结构连接,形成统一而牢固的整体。

2.5 材料特点

该地区传统建筑以木、土、石、砖为建筑为材料,为防止雨水腐蚀和蛇蚁的侵蚀,墙脚处多用石块等抗潮材料砌筑。建筑或独处,或群居,与周围环境相融合,较为常见的是依山势而建或是沿着河畔,但并非紧贴河畔建设,没有严格的对称,错落有致。建筑均建在向阳处,层层叠叠,高低起伏,宛若一幅自然的画卷,这也体现了居民顺应自然和尊重自然的思想。传统吊脚楼民居建筑,拥有别致的形式和风格强烈的审美感受,同一种类型的建筑,也都是各具特色。传统的吊脚楼建筑多是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这些几何体给以一种刚柔并济的美感,这里的柔是指一种典雅灵秀之美,刚是表现一种挺拔坚实的美。

2.6 装饰细部

由于武陵山片区的传统民居多为木质结构,木雕是它主要的装饰手法,一方面它的工艺精巧,疏密有致,造型活泼生动,层次清晰丰富;另一方面体现在用色上,并没有大面积使用突兀的颜色,而是充分利用材料的原有色泽与纹理,在小范围内采用一些鲜亮的颜色来提色,如蓝色和土红色。在装饰的题材主要是来自于本民族的文化像神话、图腾之类的。分为以下几类:①字类:“回”字、“喜”字较为常见;②锦类:用连续的团组成的额花纹;③图腾:指的是龙凤呈祥、喜鹊登梅之类,寓意深远。

2.7 艺术美学

许多典型的武陵山建筑形式都是半杆栏式建筑,一般悬空用木柱支撑。它具有翼角飞起,走栏周匝,腾空而起,轻盈纤巧,亭亭玉立等特征,多半已山势而建,或独立或群立,在山林的映衬下,隐隐约约透漏出建筑轮廓,重重叠叠十分优美。武陵山传统建筑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建筑形制也逐步得到改进,有很多新式建筑延续了这种建筑风格,出现了不同形式美感的艺术风格。

3 传统建筑保护

对武陵山片区传统村落的民居建筑需要做统一的规划。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建筑的风格因素,统筹考虑其村落布局、古村落景点、周边的自然环境要素等,集体表现在后期修建的建筑形式要与古民居的建筑风格相配套,植物设计时要充分的利用其乡土植物,使之与大背景相融合,这样规划实施出来的作品才能和原有的古村落统一起来。

对于建筑高度的控制也很重要。许多武陵山的传统民居建筑大多数为一层,规划要基本维持乡土民居平缓、朴实的面貌,但村内若己有现代多层建筑,如镇中心小学、现代居民房等二层建筑时,檐口高度多为5.5~6.0m,三层建筑檐高8.5m,建议控制高度与环境现状协调。重要保护点内建筑高度控制为严格控制原有高度,核心保护区内建筑严格控制现有高度,改建建筑二层檐口高度不超过6.0m,三层檐口高度不超过8.5m,以满足文物保护区单位周围地段和重点地段建筑传统风貌的保护要求。风貌协调区内按具体环境情况进行控制,严格控制传统建筑原有高度,新建或改建建筑二层檐口高度不超过6.0m,三层檐口高度不超过8.5m,以满足整体传统建筑风貌的保护要求。对位于重点地段的一些新建的、近期难以拆除的、风貌较差、尺度较大的高度过高的私人住宅或办公建筑,采取外立面整饰,层数削减的措施,使其与传统风貌相协调。重点文物点周边按照视线分析的结果控制高度,总体符合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严格控制周围山体,风景保护区(农田等)及地势较高处的新建设,新建建筑控制层数为三层,檐口高度不超过8.5m,建筑的新建,整改等均需有关部门严格审批。

[1]吴新绿.试论武陵山区苗族民居中的生态智慧[J].怀化学报,2008.

[2]杨慎初.湖南传统建筑[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3]张建华.关于乡村景观建设的若干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3):323-325.

[4]房志勇.传统民居聚落的自然生态适应研究及启示[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

[5]陈重东.湖南村镇住宅生态设计与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6:12-15.

猜你喜欢

吊脚楼武陵山民居
武陵山歌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苗族吊脚楼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
巴渝文化——吊脚楼
吊脚楼(外三首)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奇趣民居
探析重庆吊脚楼对山地建筑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