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作品的艺术特色及钢琴演奏特征
2015-04-22郑文雅
郑文雅
【摘 要】肖邦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钢琴艺术家,以他作品中的浪漫主义色彩以及作品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力在波兰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题材丰富多样,充满神秘色彩,同时又具有波兰民族舞蹈特色的自由速度。而他的钢琴演奏方式和技巧也被后人效仿。本文在分析肖邦作品的艺术特色及钢琴演奏特征的基础上,为人们对其作品的再创作创造机会,给肖邦的音乐注入时代的特征。
【关键词】艺术特色;钢琴演奏;肖邦作品;特征
中图分类号:J5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3-0058-02
肖邦是一位伟大的创作家和演奏家,他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思想影响了一代人。虽然肖邦的创作领域比较窄,但是他的作品却体现了大的民族观和大的价值观。肖邦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作,其中《夜曲》、《革命练习曲》以及《钢琴协奏曲》等被人们熟知,而他在演奏过程中的技巧和方法等也被后人模仿。接下来,笔者就对肖邦作品的艺术特色及钢琴演奏特征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肖邦作品的艺术特色
(一)浪漫主义色彩浓厚
肖邦作为浪漫主义作曲家的代表人物,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他用自己的作品诉说着喜怒哀乐,表达了自己强烈的思想感情。肖邦作品中充满着诗意,同时也蕴含着抒情。肖邦通过借鉴和吸收波兰民歌中蕴含的思想和表达的感情来创作属于自己的抒情旋律,通过具有抒情特点的旋律,向世人诉说着欢乐、悲伤、愤怒以及温柔。在创作过程中,肖邦很少表现出结构感和均衡感,而是借助明显的节奏以及极为灵巧的创作形式,表现作品中的柔情,增添作品中的抒情性。他在作品中充分表现了自己的个性,曲调时而婉转,时而激昂。他的音乐作品贴近人们的真实生活,迎合了人们的内心感受。肖邦致力于用他的作品震撼人们的心灵,从而引起听众共鸣。我们理解肖邦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思想,需要用心来感悟和理解。他的作品如诗一样,充满韵味,让我们感受如诗一样的乐曲的魅力。
例如在《g小调第一叙事曲》中,肖邦就展现了丰富的浪漫主义情怀,这部叙事曲拥有着深刻的感情,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悲愤之情和英雄气概。肖邦把故事的发生、经过以及结果都以音符的形式融入到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向人们提供了一场听觉盛宴。
(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肖邦的作品中除了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还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肖邦关心祖国和思念家乡思想的流露。他创作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就体现了肖邦的民族情怀。这一作品是在肖邦离开祖国之后创作的,他把自己对祖国的关心以及对波兰革命的发展态势的关注都融入到练习曲的格式创作中,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悲愤之情,以及震惊之情。最具有民族代表性的作品无异于《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这是肖邦在那个时期民族精神体现得最为真挚的载体,它从一开始就以激昂的节奏、热情的旋律描绘出战场上的状态,带给人们听觉上的震撼。在波洛奈兹舞曲中体现了很浓厚的波兰民族的乡土气息,这是肖邦在后期创作中的突破。在前期肖邦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波洛奈兹舞曲中的明快以及华丽,但是在后期我们可以发现更多的则是作者内心深处对民族解放的极度渴望,所以在舞曲后期的创作中,肖邦更主要的是体现民族自由和民族解放等爱国思想。他用音乐振奋着战士的精神,用音乐表现着战胜侵略者、定要获得民族解放的坚定信心,他的后期作品无一不体现了民族性的精髓。
肖邦把自己的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精神融入到作品当中,这一创作风格在当时来说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引领了欧洲乐坛的民族创作潮流,充分地表现了作为一个创作家需要具有的民族忧患意识,以及关心时事、关心祖国和人民的高尚情操,从而让听众在感受音乐魅力的同时,感受到作为国家公民需要具有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敢于为国家奉献青春的美好品德。
二、肖邦作品的钢琴演奏特征
(一)在演奏中注意对踏板的使用
在演奏中注意对踏板的使用是肖邦作品钢琴演奏的重要特征之一。著名钢琴家安东曾经说过:“踏板是钢琴音乐的灵魂”。可见掌握踏板的使用技巧对于钢琴家们来讲是尤其重要的,而肖邦正是踏板使用界的大师,他能够借助踏板演奏出多变的曲目,同时他对音响和色彩的敏感性,让他能够一直保持一种积极探索的心态,探究踏板的使用技巧,从而为听众带来听觉上的享受。肖邦在不断的探索中找到了踏板使用的技巧,总结出了踏板在声音变化中的各种可能性,也在不断地摸索各种表现曲目的踏板效果。
肖邦在自己的演奏过程中对踏板的使用非常严格,他在演奏过程中非常注意在什么地方踏下去,什么地方把脚抬起来。同时他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中也有踏板使用规则的标明,甚至精确到每一个小节上。我们通过肖邦对踏板的使用不仅可以看到肖邦对踏板使用的重视度,还能够看到肖邦作为一个钢琴家的认真、负责。他在演奏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使用踏板,但是在练习过程中他要求自己的学生和自己是在对音乐有了一定的掌握和理解之后再运用踏板。在演奏中,肖邦注意不同踏板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强调在练习弱音时不借助左踏板,直到自己掌握了如何弹奏弱音,才运用左踏板。可以说肖邦在演奏作品时运用踏板是和音乐本质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二)自由速度
在肖邦作品的演奏中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注重自由速度,这里的自由并不是指毫无章法,肆意妄为,而是严格遵守音乐的节奏。肖邦注意在演奏过程中的节奏,不滥用这一富有表情意义的手段,严格遵守音乐的原本意愿,在演奏中让观众感受到音乐的灵魂和音乐的魅力。肖邦的钢琴上永远都摆着节拍器,他严格遵守节拍,丝毫不允许自己在节拍上犯错误。他的学生也谈到,肖邦的自由速度具有不可动摇的感情逻辑,往往以旋律的加强或者是减弱来遵守节拍。在肖邦弹奏中的自由速度并不是指节拍的突然变化,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地对一些地方进行自然的加快或者放慢,通过这种方式使音乐形象更加富有生命力,从而引起听众内心深处的共鸣。
(三)旋律如歌
在肖邦演奏的过程中,旋律是他最主要并且最吸引人的特点。肖邦被誉为“音乐诗人”,所以在他的演奏过程中也赋予了演奏旋律诗歌性,给人以美的享受。肖邦是浪漫主义创作家,所处的年代是浪漫主义初期,在那个时代,钢琴家多追求个性和感情的解放,所以内心深处的感情都体现在自己的演奏过程中,肖邦也不例外,他用自己的旋律来表现当时自己的思想感情。肖邦如歌的创作旋律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意大利的美声演唱,他喜爱这种演唱方式,并且把这种唱歌的方式运用到自己的旋律创作中,并且要求自己的学生经常体会第一流的歌唱家的演唱方式。在歌曲演奏中他赋予了演奏歌一样的魅力,让听众在聆听演奏的过程中感受如歌的旋律。同时他强调无论在演奏中或者是在练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在钢琴中引出延续的歌唱声音,让听众能够切实地感受到自己的演奏风格。在演奏过程中肖邦还重视采用各种方法,特别是触键法,他提倡作为演奏者需要把两个音符之间连起来。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他强调一定要发出温柔的声响而不是粗暴的声响,引导学生流畅并且柔和地弹出旋律来。
综上所述,肖邦在作品中力求表现自己个性,不随波逐流。但是他的演奏风格却追求简单质朴,不寻求华丽的技巧也不刻意追求效果。其实要想准确地对肖邦的音乐作品进行剖析,从任何角度来讲都是非常难的——虽然人们给予了肖邦“钢琴诗人”的美誉,但是却不能完全表现肖邦作品的内涵。作为后人需要用瞻仰的目光看待这样一位优秀的作曲家,从内心深处感受他音乐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晓宏.肖邦《第一叙事曲》的创作特征与演奏探析[J].艺术百家,2012,(6):12-13.
[2]张雯.肖邦的独特魅力及其作品的浪漫主义特征[J].大众文艺,2012,(17):34-35.
[3]米家扬.论肖邦钢琴作品的艺术风格特点[J].黄河之声,2013,(11):45-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