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平台的女大学生媒介素养实证探析
——昆明学院为例
2015-04-22孙雪莹
文/孙雪莹
基于微信平台的女大学生媒介素养实证探析
——昆明学院为例
文/孙雪莹
在新媒介迅猛发展的环境下,女大学生的负面形象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婚姻观具有功利性,择业观的消极性,性观念开放、无知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新媒介环境下媒介对女大学生正面形象塑造的偏差,也反映出女大学生性别意识和媒介素养的缺失。本研究以昆明学院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研究她们对微信的使用,了解女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力,为高校在新媒介环境下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供相关依据。
女大学生;媒介素养;微信
伴随着数字移动产业和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呈现出强劲的势头。2011年,腾讯公司推出了一款支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文字和多人群聊的手机免费聊天软件——微信。微信作为一个新兴媒介,凭借其强大的交互技术和新颖的传播方式吸引着众多的受众。截止2014年6月,据《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调查显示,微信用户超过6亿,其中大学生在微信用户是参与度很高的群体。
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微信凸显出舆论多元化、信息海量化和交互新颖化的优势,然而在这个强调话题互动性、提倡话语权公平的媒介,也充斥着对女性的报道异化、扭曲的现象,夸大了她们的虚荣、享乐、软弱的一面,造成女性“镜像”被异化扭曲,从而进一步强化了男尊女卑的社会刻板印象。如果女大学生长期接受这种负面报道,必将影响其价值观、人生观与婚恋观。因此女大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能够分析批判接受媒介内容,这有利于女大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和定位。
媒介素养(MedianLiteracy) 是指公众接触、解读、使用媒介的素质和修养。 女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就是培养女大学生能够对传播内容进行分析、判断、解读和参与大众媒介的能力。
本文以昆明学院女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结果为依据,对微信平台中的大学生媒介行为进行界定和梳理,为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提出合理恰当的对策。
一、 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调查在被试的选取上是以具有较高文化知识,具有一定思辨与分析能力的女大学生为对象,从她们对微信的理解、参与微信传播的能力以及新媒体所需的媒介素养等方面对女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进行研究。
本调查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昆明学院13个教学院系进行非比例性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200份调查问卷,有效收回份数为180 份。
二、 女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实例分析
(一)使用行为分析
1、微信使用时间情况
调查显示,在180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155人正在使用微信,占总人数的86%。在微信的使用时间上,有43.4%的被调查者使用微信时间在一年以上,24.6%的学生使用时间为半年,使用不到半年时间的所占比例为32% ,可见女大学生使用微信的时间差距较明显。
在微信使用频率与时间上,接近89%的大学生会专门花时间浏览微信,11%的大学生则是有空就看。而且每天使用微信的时间在一个小时以内的占总人数的46%,1—2个小时的占34.3%,3小时以上的占19.7%。可以看出昆明学院女大学生对微信信息的汲取时间相对比较充裕,对微信的依赖度比较高。
2、 微信使用动机
调查显示不同女大学生对微信使用动机是不一样的,23.3%的女同学选择了获取新闻,了解信息,其次,76.7%是为了消遣、娱乐,11.3%的是选择了人际交往需要。可见,女大学生对于微信的使用层次还停留在消遣娱乐上,微信作为新闻信息供给者的功能在女大学生中并不突出。
3、 使用微信的具体内容
对微信最常用的使用内容的调查中,69.3%的女大学生选择“朋友圏”,6.7%大学生选“扫一扫二维码”功能,3.1%大学生选择“摇一摇”功能,1.3%的女大学生生选择“搜索附近的人”功能,5.7%的选择“购物”功能,2.8大学生选择“漂流瓶”功能,7.1大学生选择“游戏”功能,4%选择“支付”功能。从使用内容看,女大学生对微信的使用更倾向于情感化的需要,在涉及实用方面的理财通、腾讯公益、购机票火车票很少有人问津。
(二) 微信中关于女性传播内容的认知
1、 对微信传播中关于女大学生形象塑造的认知记忆
31.37%的女大学生选择青春美少女;有26.51%选择知识女性;10.88%选择脑残,而11.28% 选择不确定。数据说明: 经过大众媒体的塑造和传播,微信平台通过“链接分享”的方式,图文并茂地传递的女性符号是多样化的角色,而这些角色中最为女大学生记忆最深刻的不是作为精英群体的“女知识分子”,而是“青春美少女”。
2、 对微信传播内容中女性最需要什么类型
43.13%的女大学生选择了“消遣娱乐”,23.3%的女大学生选择“专业技能”,8.47%的选择了“心灵鸡汤”,22.3%的选择了“美容美发”,2.8%的选择了其他。
3、 对于微信传播女性新闻事件时是否存在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
53.76%女大学生选择了没有,32.13%的选择不确定,14.11%的选择了有。由此可见,在接受新媒体传播的信息中,绝大多数女大学生没有性别的自觉,是机械地摄取经过媒体把关人筛选后的信息。
4、 你认为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是否能带给女性较多的话语权
对此,高达67.3%的女大学生认为网络传播淡化了性别差异;18.7的女大学生认为没有明显淡化;14%的表示不确定。
5、 对出现在微信传播内容中“小三”、“二奶”、“包养”“整容”“剩女”“女博士就是第三类人”等字眼的看法。
在回答这个问题上,83.84%的女大学生认为这是一种性别的歧视,是粘贴在女性身上性别歧视的标签,是媒体过去渲染后的刻板印象;12%的女大学生认为这些字眼体现了多元价值观下的某些群体;4.53%的女大学生表示不确定。
6、 你对微信朋友圈里涉及女大学生的负面新闻的态度
47.35%的女大学生表示遗憾,但不会评论或者转发;33.38%的女大学生会有选择的转发;有11.27%的女大学生不理会;只有8%的女大学生会核对信息源确定真实性。可见,在对待微信朋友圈关于女性新闻转发上,女大学生缺乏女性意识。
7、 对待朋友圈的女大学生的自拍靓照持有的态度
78.34%的女大学生认为不影响自己和他人的情况下是展示自我的一个方式;12.31%的女大学生对以自己脸蛋和身材为噱头的自拍表示难以接受;9.35%的女大学生对此没有明确态度表示无所谓。
(三) 微信的使用能力
1、 你会否主动编辑身边的新闻信息发布到微信平台
37.86%的女大学生表示曾经在微信上发布过身边的新闻;49.97%女大学生表示没有。在回答为什么不选择发布新闻时,她们提出的理由有:没有留意到新闻,没有发布兴趣,不确定新闻真相等。
2、 除了朋友圈,你会不会使用微信的“理财通”或者使用微信进行“转账”和购买火车票功能
55%的女大学生选择使用转账功能使用,45%选择基本不用。此数据表明,多数学生缺乏媒介工具素养,即便是占有了新媒体,她们的应用和开发能力也需要逐步提高,不少人只把媒介接触当做娱乐消遣的工具。
3、 在对待微信平台里关于公共新闻的传播,是否认同自己作为新闻“把关人”的社会角色。
56.34%的女大学生表示没有更多思考,28.32%的女大学生表示经过思考会理性传播。15.32%表示不确定。在对于新闻“把关人”的理解上,可以看出,女大学生并没有很好地认识到自己作为自媒体时代生力军的角色,也没有作为公共新闻把关人的身份认同感。
4、 是否尝试过使用微信和公众关注号进行互动,你经常互动的公众号有哪些
回答这个问题时只有23.86%的女大学生表示参与过和公众关注号进行互动,她们关注的公众号有学校团委、学生会、教务处、购物中心等。可见在使用微信方面,女大学生的触角很有限,她们并没有有效 地利用从新媒体获得的话语权,微信的使用满足于在娱乐消遣层面。
三、 结论
(一)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女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媒体接触和认知能力。
媒介的接触和认识是媒介素养的基本组成,在调查中我们看到女大学生在微信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频率上都呈现出了一定的媒介素养。
她们在使用微信时,大多只是作为信息的接受者的角色,由于新媒体的交互性和参与性的特点,要求她们不仅仅要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要成为是信息的创建者和传播者。这说明,新媒介环境下,还需要她们具备媒介创作能力和批判能力。
(二) 女大学生的媒介创作能力和媒介批判能力有待加强
媒介的创作能力和批判能力是媒介素养更高的层次。媒介的创作能力要求媒介使用者对媒体的内容进行技术性处理和内容的编辑。但是我们在够调查中看到,女大学生在使用微信过程中,少有对信息进行创作,欠缺“译码”者的角色意识。在对待有性别霸权倾向的信息上,她们虽有分析能力,但是显得怯懦,缺乏自我媒体行为的反思和适当调整能力,她们不能利用微信赋予的话语权为自己辩护,媒介批判能力明显不足。
面对微信的过程中良莠不齐的信息的影响,大部分女大学生能够对理性思考和判断,但是也有部分女大学生选择消极被动的回避。在海量信息的大数据时代,更要加强女大学生自觉的媒介批判能力,以求宣传正面的女性形象,而不是等待被误读,被损害。
(三) 女大学生的性别观念不强,性别意识淡薄,作为女性的自觉不高
女大学生本来是象牙塔中的女性精英群体的代表,应该是青春洋溢、活力四射的符号。可是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我们看到经过媒体的报道,女大学生往往和“浅薄”、“脑残”、“小三”、“同居”、“自杀”、“拜金”联系在一起。在本次调查中,女大学生已经认识到了这种性别偏见的存在,但是她们中的大多数把此归于大众媒体的过度渲染,并没有在自身上寻找到原因。在微信的使用过程中,遇到被贬损的新闻时,她们极少有运用新媒体的话语权进行维权的,大多数选择缄默。
四、 提升女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对策
(一) 政府应该加强对媒介的监管,传播和谐健康的性别观
政府应该通过新闻法律法规的建设,在制度上规避性别偏见和刻板印象,宣扬健康和谐的两性观,对存在肆意渲染色情的女性形象,贬损女性形象的报道要加以惩处。
(二) 媒介要有舆论引导责任,加强自律
在议程设置上,媒体要慎重对待女性形象,尤其是女大学生形象。在追求新闻真实的同时,也要追求社会责任,宣传两性平等,尊重女性,做好新闻把关人的角色。其次,要加强新闻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女性新闻人的培训,培养她们的女性意识,宣扬和谐的性别观。
(三) 高校要推行女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选修课,重视女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
高校是推行女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第一阵地,我们要提高女教师的媒介素养,以她们为核心,推行女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通过开设选修课、开展讲座、举行论坛的多种形式,带动女大学生接触媒介,使用媒介、批判媒体,帮助她们理解现实环境和媒介环境之间的区别,从而更好地传播自身。
[1]段京肃,杜俊飞.媒介素养导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2]刘利群: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3][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4]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孙雪莹(1982.11-),女,汉,云南昆明人,讲师,文学硕士,昆明学院新闻传播专业,研究方向:性别与媒介理论与实践。
G
A
2095-9214(2015)02-0251-02
昆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