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高职院校会展人才培养方向定位分析

2015-04-22张芝敏

亚太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会展业会展成都

文/张芝敏

成都是全国影响力最大的五个国际会展城市之一 (其他四个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全国春季糖酒商品交易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等国际性展会纷纷落户成都。 《成都会展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成都首次将会展业纳入全市“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成都将重点发展会议、展览、节庆三大会展业态,力争到2015年实现将成都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会展之都”的目标。成都现代会展业的人才培养拥有旺盛的行业企业岗位需求和难得的产业环境。

而目前无论在全国,还是成都,院校会展业都是新兴的专业,发展时间不过十余年,人才培养工作基本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培养目标、功能、方向等都待进一步研究。但由于会展行业实践性强的性质,会展人才培养工作并不等同于通常的学历教育,更要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动脑创意能力,因此探讨会展业人才培养工作实践就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是推动我国会展业人才培养工作在理论层面的探讨。本文将结合人才培养体系的内涵讨论会展人才培养体系,具体的方向系统地探讨会展人才的培养工作。目前国内还很少有学者对我国会展人才培养方向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将有利于深化对我国职业技术院校会展人才培养及其内在规律的探讨,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该学科发展。

二是在实践层面为成都及其他高职院校会展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将以成都高职院校为例,构建出适合成都会展业市场发展的、适合成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设了会展专业,会展教育的规模日益扩大,包括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也正在进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项目建设,但在具体教育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多共性的问题,有利于该校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为同类型学校会展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会展业人才培养定位内涵

会展人才的培养定位上首先应该有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的人才观。会展实际上首先需要专业策展人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策划某个主题或类别的展览,其他工作人员负责将策划付诸实践,具体执行。从专业策展人到具体执行的工作人员,人数众多,岗位类别多样。从会展活动内部组织策划、宣传、公关等人员到会展外部餐饮、宾馆接待人员、保安人员,从会展活动的高级运营管理人员到基层服务人员等,会展业人才整体上呈现出漩涡状结构层次。从高端的策展人、会展经理人,到具体负责实施的工作人员,属于不同的层次,各有各的要求,因此会展人才培养方向应区分不同的层次。大体上可分三个层次:核心人才、辅助型人才和支持型人才。

核心人才属于会展高端人才,专业展会策划人,对展会进行宏观设计和把握,要求具备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创新精神,包括会展创意人才和会展项目管理人才。他们在整个会展活动中处于核心领导地位,通常具备敏锐的市场眼光、卓越的组织策划能力、精准的营销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同时拥有的社会资源也较多。在接受调查的会展企业中,约78.5%认为本行业的关键人才是会展策划师或会展项目经理。核心人才的培养周期较长,通常由普通高校或实力强的职业技术院校完成系统的会展专业教育,然后在行业经历较长一个时间段的磨爬滚打,对行业、市场经济状况十分了解。

支持型人才主要是负责组织人员实施核心人才的展会策划方案,要求能掌握会展经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会展实务的实际运作等问题,是核心人才的“助手”,主要包括常规经营管理、智能管理等人才,他们居于会展人才体系的中层,也是会展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辅助型人才则是具体操作某个任务的人员,比如搭台、外联、翻译、导游、推介人员等,其培养工作主要由职业技术院校开设专门的会展专业比如美工、导游、翻译、编辑、会计、营销等实现。这类人才的工作较之核心人才更为具体、专业化分工更细,因此对其专业化要求程度也更高。

从中可以看出,会展业所需要的人才众多,有着不同的层次,相应在人才培养上有着不同的定位。显然,无论是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还是学生的求职应聘均无法“大而全”,只能是在充分考虑到现实和未来发展需求的基础上选定某个具体而明确的方向作为工作努力的目标,这就也是通常所说的明确“定位”。定位明确了,才有的放矢,才有努力的方向,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什么都做,什么都学,但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学不好”的尴尬情形。

从目前看,我国很多会展专业正是出现了“方向模糊症”。我国大多数学校的会展管理专业是依托旅游、历史、外语、中文、艺术等传统学科而设,在专业设置、教师定位、课堂教学等方面深受传统学科的影响,呈现出浓厚的专业背景,无法体现明确的会展专业发展方向。以至现在很多学校普遍存在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明确,毕业后学以致用的不多。因此,我国的会展专业首先要进行人才培养工作的明确定位,要深入研究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确各个学校所培养的会展专业的规格和要求。无论是定位于会展策划、会展运行还是会展设计、会展物流;无论是主要针对展览业或会议业培养专门策展管理人才,还是培养赛事节庆专门人才;无论是培养核心人才、辅助人才、还是会展支持人才,都要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进行正确的定位,并据此设计合理的课程,配备优质的师资,开展有效的教学。因此培养方向的定位是首要的。

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可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本校的办学传统、已有的资源、社会需求等。由于职业技术院校以就业为直接的办学宗旨,为社会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或应用性人才,因此在专业的设置上需充分考虑到社会需求。成都职业技术院校会展专业的设立正是充分考虑到了成都会展业的蓬勃发展对会展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培养人才方向定位上需充分考虑到成都会展行业人才需求特点。

二、成都会展业人才需求特点

“十二五”期间,成都会展业将继续快速发展,规模将继续扩大。承办上述会展项目需要大量的具有营销、策划和设计能力的会展项目经理国际化高端技能型人才支撑。如果没有一支稳定的专业队伍,成都将难以圆满地举办上述会展项目。为更好地了解成都会展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笔者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等方式,随机选取了成都52家规模不同的会展公司进行人才需求的调查,并对成都会展办、成都德纳、新世纪会展城等成都会展行业“领军者”进行了访谈,调查结果如下:

当前成都办展的主体主要由政府部门、场馆管理公司、会展公司三部分组成,其中主力队员是成都会展办公室。52家会展公司中,超过一半的公司由广告公司、文化传媒公司转型而来,办展人员多是半途转向,行业积淀较少。那些熟悉会展行业情况、懂得营销策划的专业高端人才十分匮乏。成都会展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成都会展业的迅猛发展,成都会展人才问题已经成都会展业发展的瓶颈。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是从量上看,人才总体数量不能满足现有的行业需求。与会展业的迅速发展相比,成都会展专业人才规模增长较慢。成都目前仅有两所学校开设会展专业,每年的毕业生约200名。而成都每年举办的大型会展达40余场,每场活动都需要大量的人才进行策划、营销,然而据业内人士统计,成都会展行业的从业人员不超过1千人,这1千人中,以成都市会展管理办公室为主的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约占40%,成都会展协会的成员单位约占40%。在接受调查的52家专门从事会展的单位中,对会展人才有着长期稳定需求的有38家,占73%,需求一般的仅有2家。在承接会展项目时,很多会展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手不足情形,缓解的方式是人员加班加点,超负荷承担工作量,或者将项目内容分解开,再发包给其他公司,但层层发包容易导致项目质量难以保证,因此这两种显然都不是解决人才不足问题的长久之计。

二是具有营销、策划和设计能力的会展项目经理国际化高端技能型人才,即会展核心人才严重匮乏。成都想要建设“会展之都”,不仅举办的会展数量要多,更要求展会的规格要高,国际型项目要多,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高规格的项目落地成都。但由于成都会展业的发展时间较短,专业度高的策展人、营销人员缺乏,很多会展从业人员都是从其他广告、设计、媒体等行业转向而来,专业的会展行业经验不足,且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从专业学科背景看,在接受调查的会展机构中,约46%的从业人员为经济管理专业出身,25%来自广告专业,12%来自文学艺术专业,只有不到5%出自会展专业。此外,目前成都会展行业专业人才短期行为强,流动性大,工作经验在10年以上的资深会展人才极为稀少,高端人才严重紧缺。

那些从广告行业转型而来的会展公司,如盛世传扬、骑士会展,对具有策划和营销能力的职业策展人更是求贤若渴。即使像成都新东方展览公司、成都德纳展览公司、四川风云展览等老牌展会公司也急需专业高端人才,他们在承接大型项目时,常需要从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临时邀请专业项目经理人“空降”。在调查中,上述公司在认为自身最紧缺的人才中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会展策划师”。目前蓬勃发展的会展业为会展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公司鱼龙混杂,大小不一。随着市场的细分和逐步规范,会展业将经历一个“洗牌”的阶段,那些有实力、有影响的会展公司将会承接更多高规格的项目,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而决定会展公司实力的最根本因素即是人才,这也是众多公司对人才有着长期稳定需求的重要原因。

会展高级运营人才属于行业中层次最高,专业性最强的人才,其水平和素质直接决定着会展水平的高低和会展的效果。会展核心人才不足势必会影响到成都争取到更多有影响力、高规格的展会活动。从事会展的机构与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所需人才只能“因陋就简”,这也大大影响了办展的质量水平。先后投入20多亿元建设的温江花博中心2005年投入使用,曾承办了第六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然而仅仅生存了2年就被迫挂牌出让,原因是在花博会后没有好的项目可继续承办使用。而缺乏好项目的根本原因正在于缺乏懂营销、会策划、有创意的人才。因此培养一大批懂创意、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成都会展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三、成都高职院校会展业人才培养方向定位

我国会展专业教育的发展相对缓慢。1991年中央美术学院 (现在的清华美术学院)设立了中国第一个展示设计专业,为中国会展业培养了相当一批展示设计师。2003年教育部正式批准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开设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中国会展教育同国外相比,晚了近30年。很多学校依托于已有的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旅游管理、英语、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会展专业,因此各有各自的特色。比如有的突出策划与营销,有的强调艺术与设计,还有的是会展物流、会展搭建、会展沟通,等等。我国会展专业发展的这种特点优点在于能依赖老牌专业的已有资源,快速地招生教学,以满足行业需求。缺点在于没有形成正规的专业,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而建立起来,缺乏自身的理论建设,对于专业课程的设置尚未形成规范,随意性强。这大大导致了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良荞不齐,使得会展人才供需矛盾特别明显。一方面行业的发展急需专业的会展人才;另一方面学校培养的会展学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虽然良好的产业环境为会展学生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但随着展会市场竞争的加剧,业界对人才的要求会更加严格,人才的层次性将更为明显。

为保证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学校也需在人才培养工作方面狠下工夫,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培养方向。

通常情况下,本科类院校与职业技术院校在发展定位上各不相同,前者主要培养高端人才,后者主要承担操作业务培训工作,培养具有实操技能的会展实用型、应用型技能人才,辅助性人才。从这点出发,目前成都会展业急需的策划、创意、营销复合型人才应主要由本科类院校完成。但目前我国开设会展专业的普通本科类高校相对较少。据统计,目前开设会展专业的学校构成,职业技术类学校约占80%,普通本科高校仅占20%左右,职业教育占据较大的份额。而绝大多数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的主要方向是技能型人才,对高端人才较少涉及。教育的这种格局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会展高端人才缺乏的情形。

成都也是如此,在2012年之前,四川没有一所普通高校开设会展专业,直到2012年四川大学在四川博览局的支持下才开设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可以说,我省高等教育中,专门培养会展业高端管理人才的学校非常稀少。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虽然是职业院校,但却是西部率先培养会展人才的学校,在培养会展人才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与业界也保持了一定的联系。社会需求永远是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和动力。市场需求决定专业人才的培养层次。高职教育既然以就业为导向,就更加应该尊重“市场需求说了算”,在技术和经济许可的条件下,要科学设置培养方向。

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变化来看,当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由“技术应用型人才”转变为“高端技能型人才”。从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高职是培养“技艺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到2000年,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此后,培养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成为高等职业院校主要工作任务。2011年,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中首次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把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可见,职业技术教育并非与“高端人才”绝缘。在我国的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中,随着教育的大众化以及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终将逐渐转型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而非一般的技工。

考虑到成都会展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以及办学传统,学校可明确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即培养适应成都会展业发展趋势的会展项目经理国际化高端技能型人才,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其他高职院校可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自身办学传统、师资力量等明确自身的培养方向。

猜你喜欢

会展业会展成都
穿过成都去看你
成都
互联网时代会展业的出路何在?——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访谈
会展业
在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