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语教学法的发展

2015-04-22李倩

亚太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拉丁语外语教学外语

文/李倩

外语教学法的发展

文/李倩

新世纪需要复合型人才,许多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对各自国家的外语教学逐步进行调整和改革,外语教学也随之出现了诸多流派,本文主要介绍外语教学法中的语法翻译法、听说法和情景法。

外语教学法;语法翻译法;听说法;情景法

外语教学的历史要追溯到五百年前的拉丁语。15世纪以前,拉丁语位于主体地位,不仅用于日常的交际交流,而且也是官方语言。从16世纪起,法语、意大利语、英语开始受到重视,但拉丁语仍然处于重要地位,一为学习古典名著,二为分析语法,成为学校一门主课,用于训练学生的心智,提高人文科学素质,拉丁语被认为是“学者的语言”,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但此时,教授拉丁语并没有什么理论,因为主要过程是分析语法,进行翻译,一般称之为“语法翻译法”。

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特点是:(1)外语学习的目的是培养阅读的能力,背诵记忆语法规则,句法,主要侧重点在阅读和写作,忽视听说。(2)使用双语词汇表。(3)教授语法规则,然后通过翻译练习来巩固。(4)以学习者的母语为中介,利用母语教授外语。如果没有来读英语学科教学专业的研究生,我会一直认为,外语就该是这么教的。可惜一百多年前的教学法,历经一个世纪的教学改革,依然根深蒂固地根植于广大的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学方式一直在改革创新,可是不改变考试方式,这些不都是白搭吗?为何历经一个世纪,还在用最原始的教学法?无疑是这种教学法最适应当下的教育评价方式。各种各样的大考,小考,中考,高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英语专四与专八,全部都是听写,听力只是占一小部分,大部分的分值都是考察阅读和写作能力,不让学生开口说一句英语,这不正是一百多年前人们学习拉丁语的目的吗?考写作,阅读,我就教写作阅读,考听力,我就教听力,又不考口语,我教它作甚?又不能带来什么实实在在的好处,白白落下“不会教学”的骂名,老师干嘛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哪?考试这支指挥棒,指向哪里,教学法就会跟向哪里,目标决定了努力的方向,像那些为了出国而学习外语的人,不用强调他就会注重口语。但是普通的学生怎么办,只有跟着老师走,老师跟着考试走。我们都知道,语言只是一种工具,它是用来交流的,所以学习语言,首要任务是说,其次才是读写,可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却是本末倒置,违背了语言的规律,所以英语的学习才会如此艰难,要想改变这种恶性循环,必须由教育决策者做出改变,何时考察外语的方式变为说,那么课堂一定会出现热火朝天说英语的景况。前不久不是某个省市尝试用交际法来教授英语,但是那届学生参加高考考试,成绩下滑,遂决定取消了试点,并得出结论,交际法教学未必好,可是你们却忽略了一个问题,考试题与交际法并不配套,如何从一次考试中得出这个结论哪?大多数的英语教师,完完全全在用“语法翻译法”教英语。背单词,双语对照。Desk,桌子,根本不会有教师用paraphrase的办法给你解释道:apieceoffurniturethatyousitattoread,write,work.上课讲语法,然后要求学生记下来,背下来,再做大量的联系巩固。上课用母语来教英语,遇到上级要来检查,学校也要求用新的教学模式,要学习什么高效课堂,洋思模式,让学生多探索多讨论,把课堂还给学生,但一考试,成绩不上反下,立马就放弃了,又回到语法翻译法。以前还以为语法翻译法是很先进的教法,不管先进与否,它都是最适应现在的考试评价制度的教法,也最适应中国的教育现状。

语法翻译法在一段时间内被奉为宝典,可是它的不足之处也日益显现,到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国之间的交流需要进一步增强,现代语言的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欧一些国家已经酝酿着一场外语教学的革新运动,其矛头直指“语法翻译法”。1886年国际语音学会的成立和国际音标的制定对推动“直接法”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这里提到的“直接法”,19世纪中期叫自然法,走了与语法翻译法截然不同的一条道路。直接法认为,教授外语不应该再有母语的参与,用外语来教外语,外语应该在课堂上被应用,仅学习一天中会用到的词汇和句子,但这种方法对外语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须得是本族语者,才能保证该法的应用,这种教学法比较依赖教师而不是教材,这样看来,这种教学法也只适合私立学校或者培训班,是精英教育,比如Berlitzchain,并不适合公立学校,一来师资是个问题,二来该法难以操控。到了20世纪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英国一批教学法专家倡导口语法,后来演进为情景法,情景法是我国外语界熟悉的教学法,Alexander的《新概念英语》家喻户晓,成为中国不少英语培训班的教科书。二战时期,美国的听说法盛行,但由于听说法的课堂枯燥,效果欠佳,乔姆斯基对它的语言理论和学习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批判。他认为,语言不是一个习惯结构,而是一个生成转换结构;人脑中有一种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学习者通过内化规则可以创造出许多新言语;语言能力决定语言行为,由此听说法从高峰上跌落下来。此后又有交际法,全身反应法,沉默法,社团语言学习法,自然法,暗示法等等。

外语教学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每一种教学法的产生都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都对当时和以后的外语教学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从辩证的角度来看,不存在这个方法好那个方法不好的问题。要找到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在教学目的、听说读写顺序、师生的作用、活动的类型等方面有什么不同,找到一种适合自己和学生的外语教学方法,毕竟没有哪一种单一的教学法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的成功。

[1]JackC.Richards&TheodoreS.Rodgers, 语言教学的流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

[2]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G

A

2095-9214(2015)02-0137-01

西华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拉丁语外语教学外语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拉丁语在东罗马帝国消退缘于实际使用需求的减少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以意大利传教士为例浅谈孔子思想在欧洲的传播
“本”、“体”、“本体”词源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