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银行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探索

2015-04-21欧明刚

银行家 2015年4期
关键词:党管监管银行

欧明刚

地方银行虽然不是一个明确的监管或法律概念,但的确是中国金融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客观存在。众多由地方政府管理或控制的城商行与农商行都可归纳为这个群体。这类群体具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又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在现有的系统研究中,要么以城商行为研究对象,要么以农村金融机构为研究对象,要么以范围更大的中小银行为研究对象,以地方银行为研究对象的尚不多见,夏蜀博士的《转型与重构:中国地方银行体制模式框架分析》则填补这一空白。阅读本书,我发现至少有如下三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阅读本书首先感受到的是那种强烈的理论色彩。作者娴熟地应用了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工具,建立了一个非常好的分析框架,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非常严谨。由于有了理论作指导,书中对问题的剖析就更为深刻和理性,而不流于现象的描述和堆砌。同时,阅读本书我也感受到鲜活的地方银行运行状态。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一副生动的地方银行从公司治理、组织架构、经营分析、风险管理、零售银行、理财业务、投行业务等运行的画卷,其中的实操性、案例性和技术性足以指导当前银行经营管理,读罢此书,自然会增强了在银行经营管理方面的自信,说不准有人就萌生了做银行管理者的的冲动。本书体现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自于作者本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夏蜀博士受过严格、系统的经济学教育和学术研究训练,发表过诸多经济学金融学术性论述,同时,他主持筹建富滇银行并一直担任该行董事长,此前曾有银行、信托、央企和地方国企的工作经历。

第二,抓住了地方银行的主要特点。作者紧扣地方银行的两大特点,一是在治理结构上的地方政府参与,二是在规模、业务品种、人才、IT以及管理基础等方面与其他银行的区别。相比中央政府来说,地方政府在金融事务的参与权比较小,因此,地方政府在金融管理中的积极性非常高,成立了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加强了对地方金融机构(包括银行)的管理。在地方银行的公司治理实践中,作为出资人的地方政府往往有着超出其他出资人的权利,当然也要承担一些其他出资人没有的义务。这归结于地方政府对地方银行的双重身份冲突。如何解决地方银行公司治理中的矛盾,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夏蜀博士结合自身的经历,经过长期的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即完善党管干部模式、强化职工民主管理和政府履行专业监管。这些措施很有见地和操作性,如,他认为从完善党管干部模式角度来看,应从管好董事长、监事长和执行董事的选派工作即可,对其他高管则采取市场化的办法从职业经理人队伍中挑选;在关键岗位实行“双向进入”;“党管人才”与“党管干部”两手抓。相比其他银行,特别是中央管理的大中型银行,地方银行的资产规模小、业务品种少、管理基础差、IT技术弱、人才不够是不利条件,当然也有其贴近当地市场、当地居民等优势,因此,在讨论管理和业务时,本书始终围绕着地方银行的这些特点来写,从而使之成为对地方银行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有指导意义的专著。

第三,紧扣了中国银行业的最新发展。本书紧扣了当前中国银行业所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监管环境和竞争环境的新特点,即中国银行业面临利率市场化改革、影子银行带来的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技术脱媒以及监管转型升级不断强化对中国银行业的四重挑战,选择转型与重构的关键性问题进行分析。如事业部制改革为重点的组织架构调整,以基于目标管理和价值管理并结合监管要求的银行评价体系重建,基于以新监管要求下的银行风险管理架构,基于大零售理念下的网点转型、小微金融、社区银行发展以及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直销银行,近年进入大资管时代的银行理财业务发展,以及曾经火爆已受到监管的银行同业务发展,以及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发展策略,这些内容反映了业内的最新发展态势和监管改革以及发展前景,并介绍了各种代表性的模式和案例,具有及时性、前瞻性和指导性。这些内容值得银行从业人员及研究人员一读。

(作者系本刊副主编)

猜你喜欢

党管监管银行
补齐短板,高质量推动高校党管人才建设
不断提高党管武装工作质量效益
声音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银监会再批三家民营银行
第三家互联网银行创立 四川新网银行于近期开业
党管人才是集聚人才的执政责任
监管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