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事故成因对交通设施及安全的影响分析

2015-04-21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5年6期
关键词:交通设施道路交通行人

金 阳

(兰州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世界卫生组织于2013年3月14日在日内瓦发布了《2013道路安全全球现状报告》。报告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124万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丧生,其中有90%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交通安全情况已刻不容缓。近20年来,随着中国大踏步地发展,中国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系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汽车的保有量也迅猛增加,但接踵而至的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约16万起,造成34 292人死亡,直接财产损失达8亿元左右。交通事故不仅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同时也造成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为了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只重视道路几何结构的设计是不全面的,配套设施的合理设置也同样重要。

道路出行,简而言之就是出行人从一个地方通过某些交通方式到达目的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借助某些交通设施来完成出行。故而,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实与交通设施息息相关,因此,如何合理设置道路交通设施,使之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综合效能成为目前社会讨论研究的焦点问题。

然而,单纯地增加交通设施的数量对交通安全系数的提升并不是相辅相成的。例如,护栏本身可以有效地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和恶性程度,但若设置在不当的位置,反而增加了隐形的危险;再如,道路交通标志设置的本意是引导车辆更安全地行驶,但若标志信息过于繁杂反倒令驾驶员模棱两可,不知所措。因此,交通设施的设置不仅仅要考虑到与周围的交通环境相对应,还要从质量和形式上满足交通参与者的需求。道路交通设施在设置时要从行之有效的角度出发,兼顾使用的便捷性,实现交通安全设施的人性化。这些就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所在。

1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概述

1.1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定义

为保障行车和行人的安全,充分发挥道路的作用,在道路沿线所设置的人行地道、人行天桥、照明设备、护栏、标柱、标志标线等设施的总称,称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

1.2 道路交通设施的分类

按照设施设置功能的不同,道路交通设施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道路交通安全防护设施。是指为了保障交通安全,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而在道路上设置的交通设施,包括护栏、人行天桥、过街地道、减速带、照明设备、公交停靠站等。

2)道路交通安全诱导设施。是指为诱导和限制各种交通流,组织和调节道路交通而设置的交通设施,包括道路交通标志、道路交通标线、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诱导系统等。

3)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设施。是指为约束交通参与者,保证交通安全诱导设施作用的发挥而设置的交通设施,包括路口监控设施、雷达测速设施、信息同步反馈系统等。

2 道路交通设施的设置原则

2.1 道路交通安全诱导设施的设置原则

1)易见性原则。标志标线以及交通控制设施的设置位置点应该直接而醒目,不仅可以获得有效的交通信息,还应该给予视觉强烈的冲击效果,使得驾驶员与行人都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相应的信息;

2)真实性原则。标志标线的设置应该能直接真实地反映出该区域内道路环境客观情况,当所标注的信息与交通环境互相矛盾时,应及时修改;

3)预见性原则。在道路建设之初应对该路段交通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应提前预留出诱导设施的位置,日后不得随意设置更改。

2.2 道路交通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原则

1)合理性原则。在拟定设置方案前,要综合考虑各种防护设施的具体设置条件,并结合应设施的安装而可能造成的影响来制定方案,保证设施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2)规范性原则。防护设施的材料应符合质量要求,安装时应按国家相关规定安装,并与道路几何设计相协调。

3 道路交通设施与事故成因的关系以及预防措施

对交通事故形态进行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交通事故的类型。而事故形态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因此,统计事故形态有助于分析交通安全设施的合理性。

图1为事故形态分布图,2012年全年,我国交通事故的发生主要以机动车正面相撞的事故形态为主,机动车侧面碰撞及追尾次之,机动车刮碰行人的事故率位居第三。这类事故多发生在交叉口,由此可知,在交通事故中,驾驶人和行人两个因素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

图1 2012年中国道路交通事故形态分布

通过对事故发生数以及死亡人数月分布可以看出(如图2所示),事故的多发期是2、7、8、10月。在2月,事故的伤亡率是最高的。这是因为2月是春节前后,在此阶段,人口流动性强,货物运输量大,会出现人流和物流的高峰期,加之北方正处寒冬,雨雪、道路结冰等恶劣天气和道路条件也会增加事故发生机率,这就导致了2月的高伤亡率。7、8、10月节假日较多、天气较热,驾驶员易烦躁和疲劳,从而导致交通事故多发。

因此从人—车—环境系统工程的角度来看,人的因素是极其重要的,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但同时,人本身存在许多不可靠因素,如违反规定,疏忽大意,操纵不当等错误行为,这就需要依靠更为合理严谨的道路交通设施诱导大众安全出行,防范事故的发生。

通过对北方某个省近年来的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分别从交通控制设施、中心隔离护栏以及行人过街设施几类交通设施来研究它们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

图2 事故死亡人数和事故数月分布

3.1 信号灯的设置与交通事故的关联

3.1.1 理论数据统计

根据公安部道路交通事故信息采集项目表,道路交通控制设施的形式分为无信号、交警指挥、信号灯、标志标线以及其他安全设施五大类。当然,在实际交通环境中,仅运用一种控制形式是不够的,往往是某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共同起作用。

根据北方某省交通事故在各种交通控制形式下的统计资料,得到不同的交通控制形式下事故率分布,见图3。图3中明显地表示出了无信号状态下的事故率高居榜首,在无任何信号、无民警指挥的情况下,仅仅依靠标志标线控制的道路事故率也是明显高于其他控制形式。同时从图3中也能发现有民警指挥是一种最佳的控制方式,该方式下的道路事故率非常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民警指挥能够依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交通诱导,并且能够及时处理现场发生的事故,确保了交通的安全和畅通。交通标志标线控制的范围较大,因此造成的交通事故次数多,交通违章行为除非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否则一般得不到相应的处罚,容易让人产生侥幸心理;第二,信号灯虽然初期投入高,但因在控制过程中添加了现场摄像技术,可以对交通参与者起到威慑作用,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率;第三,我国交通参与者自律意识较弱,不能自觉地按照交通标志标线所示行车。

图3 各种交通控制形式下事故率分布

3.1.2 实例分析说明

省道201线114~132km,交通事故频频发生。这段长18km的路段,近三年来发生重大事故28起,造成31人死亡,8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0万多元,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该路段交通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是,道路经过多个村庄和学校,弯道、岔道较多,且外来车辆较多,道路缺乏标志标线,隔离带的缺口处缺少斑马线,下坡路段上没有任何护栏和减速带,外地驾驶员不明情况易造成事故。由于这里远离城市,道路状况较好,车辆超速违法行为比较普遍。

综上所述,交通控制优于无控制状态这是毫无争议的。但限于人力,民警指挥只能在城市内个别交通量大的路口或者路段上实现。所以信号灯无疑是一种效果明显用途广泛的交通控制设施,能有效地减少交叉路口的事故发生。而在非城市道路上,只能依靠交通标志标线进行控制。但要想减少交通事故,降低事故损失,除了加强交通参与者的素质教育外,在交警人数有限的情况下,除了需要合理布置各种交通控制方式外,还应加强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有效监控和及时处理。

3.2 道路两侧护栏设置与交通事故的联系

3.2.1 理论数据统计

路侧护栏类设施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失控车辆驶离路面后与路侧障碍物或其他车辆相撞,从而产生更严重的后果,换言之,护栏是一种相对较安全的隔离设施和应急碰撞物,能够降低交通事故的事故等级。从事故类型来看,按照12类事故形态统计,在无任何路侧防护设施情况下,正面碰撞和侧面碰撞的事故率是远高于其他事故形态的。而且发生在晴天干燥的路面的交通事故占据的比例非常高,见图4、图5。这说明在缺少路侧防护设施时晴天路表干燥的情况下,驾驶员一旦疏忽大意而发生的交通违章更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图4 不同气候对无防护路段的事故发生率

3.2.2 实例分析说明

国道109线某段,东西两侧都是长坡,且弯道多,路两边是深沟,加之兰海高速公路从上方穿过,视线较差,特别容易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然而在下坡路段缺少相应的减速设施,在路两侧也未设置紧急避险带,且路两侧水泥防护柱设施不合理导致事故大多是由于车辆制动失灵、车速过快等发生侧翻或坠车引起的。

由上可知,合理设置道路护栏类设施,除了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撞击带来的伤害损失,降低事故的严重程度;还可以为驾驶员提供道路走向等的诱导信息,使驾驶员能明确道路轮廓,增加行车安全性;此外还能美化道路环境,增加道路景观性,从而更加贴近道路人性化的设置要求。

图5 不同条件下无防护路段的对事故发生率

3.3 过街设施的设置对交通事故的影响

3.3.1 理论数据统计

设置行人过街设施能够确保行人通过道路的安全,同时保证车辆通行的安全性和流畅性。目前为止,中国交通仍然以混合交通为主,人行交通是混合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交通系统中,步行交通依然容易被忽视。行人违章横穿街道,容易造成交通混乱,进而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追根究底,造成这种现象横生的原因,除了行人本身缺乏交通安全意识外,更多的是行人过街设施的不合理设计与安装。

根据对行人在不同等级道路过街事故发生率统计,可以看出,事故发生率最高的道路是城市道路,事故比例占到事故总量的80%,见图6。由此分析可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在城市道路上,行人与车辆的密集程度较高,行人活动频率大;二是城市道路中,一般次干道均未加装行人过街设施,导致行人横穿马路现象频发,易发生交通事故。

3.3.2 实例分析说明

北滨河路雁滩大桥至中立桥,全长1 100m,近两年来,道路交通事故接连发生。成为事故多发黑点。经分析,这段路交通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一是道路规划未避开人口稠密的居民区。这里大型载重自卸车来往不断,加之行人过街设施设置的不合理,沿线居民突然横穿道路的现象较为普遍,为事故发生埋下了隐患。二是设置的交通标志太少,使驾驶员、骑车人、行人在交通出行时得不到及时的警告提示。

图6 不同等级道路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事故率

因此为了降低行人在穿越街道时的危险系数,减少行人走行时与机动车的冲突,当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尽量将行人走行路径和车辆行驶路径分隔开,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入手,避免人流和车流的直接流线交叉。

在空间上,主要是通过修建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杜绝了行人和车辆冲突的可能。但空间隔离能否成功完全取决两点,其一是行人往往为图方便而强行翻越隔离设备侵入车辆的行驶范围,从而导致事故发生;其二是天桥或地下通道的位置和几何设计是否合理。当通道的出入口距离行人的目的地较远或使行人的实际行走距离过长的时,利用率就比较低。因此,通道出口最好能够与附近人群密集中心的出入口相连以便得到充分利用。

在时间上,当前我国使用比较广泛的措施是在部分大型的交叉口设置交通信号控制设施,使其通行时间相隔离,避免事故的发生。但这种方法很多时候起不到相应的隔离作用,究其原因,是由于有些交叉口车辆转弯的信号灯会与人行横道信号灯相冲突,唯一的解决方法是行人与驾驶员相互理解,相互礼让,加强驾驶员与行人的安全教育,多利用媒体的力量,提高大家对交通安全的警示作用。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交通事故数据的分析,从事故原因方面入手研究了交通设施与交通安全之间的关系。道路交通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交通事故发生因素的多面性,因此,分析人、车、路和环境对交通事故造成的影响是确定交通事故成因的重中之重。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交通事故的成因的剖析更多是着眼于人的因素,忽略了一些重要的潜在诱因。其中,由交通安全设施引发的事故不计其数,合理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能够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和交通事故的损失。本文阐述了交通设施与交通事故发生率的关系,说明在交通安全中,交通设施起着不可磨灭的地位,从而提高公众对于交通设施布置重要性的认识。

[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J].2000-2009.

[2] 世界卫生组织.预防道路交通伤世界报告[R].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04.

[3]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网.事故查询[EB/OL].http://media.chinasafety.gov.cn:8090/iSystem/shigumain.jsp,2015-11-01.

[4] 张大伟,贺景鹏,孙立志,等.道路交通事故类型与诱因分析[J].汽车工程师,2015(1):13-14.

[5] 李亚军.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J].警察技术,2014(6):88-90.

[6] 毛瑞明.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净月学刊,2013(1):85-89.

[7] 毛瑞明.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设置原则及其意义[J].科技传播,2013(2):39-42.

[8] 刘琦.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9] 钟涛.对行人过街设施及事故的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5(6):101-104.

[10]唐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类型、设计及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11]杨佩佩,刘乙橙,黄兰华.路侧护栏优化与改善研究[J].公路与汽运,2008(1):48-50.

[12]葛亚军,袁洁.浅议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对交通安全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9,7(7):281-283.

[13]程巧梦,张广泰,王立晓.乌鲁木齐市道路交通事故特性及多发路段鉴别研究[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14(1):192-196.

猜你喜欢

交通设施道路交通行人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公开征求意见
毒舌出没,行人避让
交通设施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路不为寻找者而设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欢迎订阅2017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我是行人
欢迎订阅2017 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哈尔滨市城区部分交通设施的优化
沪深上市交通设施产业板块2013年年报主要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