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的研究

2015-04-21

时代金融 2015年10期
关键词:银行业务声誉合规

刘 佳

(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北京 100010)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客观环境对商业银行的根本影响总结为一点就是风险。各种金融风险的日益加大对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带来重大威胁。同理,商业银行在发展私人银行业务中,同样的面临来自于金融风险的威胁,实现风险控制的前提就是对促进各项业务正常发展。为此,下文从私人银行的业务的风险管理现状中,分析风险管理策略。

一、私人银行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

私人银行业务具有广泛性和私密性的特点,无论从客户本身还是从银行主体角度来分析,银行业务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从业务风险的引发原因中分析,主要包括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流动性的风险、信用风险、声誉风险以及合规风险等。但是就经济市场发展的现状来看,国内的银行机构中将声誉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合规风险视为目前私人银行业务中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声誉风险

声誉是银行无形资产,对于私人银行业务的高端净值客户而言,私人银行机构的声誉是其进行业务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说,声誉风险是商业银行中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然而,声誉风险并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风险形式,私人银行业务中的每一种风险都会转变为声誉风险。

(二)操作风险

银行业务的实际操作存在着风险性,操作风险遍布于银行的各个业务中,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当银行工作人员工作中存在着疏忽时,就会引发一定的风险。同时银行的操作风险能够直接转化为客户的声誉风险,在社会中传播力度较大。因此需要注重银行业务中的操作风险,对最大可能降低操作风险的发生。

(三)合规风险

合规风险是指,银行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而做出的一些不符合行业组织和金融监管的事情,以此受到了相关法律监管与处理。实际上由于银行在进行相关业务活动中,没有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进而引发业务合规风险。因此,对于银行业务中的合规管理需要从银行管理入手,尤其是在对高端净值客户提供的服务中,合规风险管理是关键。

二、我国私人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业务产品设计过于单一是一个重要原因。例如,第一,目前大多数的私人银行处于产品和组合的销售阶段,增值服务形式单一,与一般的财富管理机构没有差异性,不能实现客户的多元化服务需求。其次,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的金融产品开发能力较低,对金融衍生产品,例如权期货涉及比较少;第三,从在产品开发创新来源方面,大多数银行私人理财产品没有自主研发能力。此外,在风险管理中缺乏专业的人才。目前,我国私人银行的客户经理大多数为30多岁,虽然都是理财上的精英,但是他们在经验上依然不足,不能及时向客户提供更合理的增值业务,将贵宾服务特色削弱。

三、我国私人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策略

(一)产品组合多样化,开拓业务类型

在各个商业银行中,要想实现私人银行产品组合的多样化,需要在实际的风险管理中摆脱单一化的产品困境,对客户需求进行详细的市场分析,并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服务。面对产品单一的现状,我国私人银行应该注重各种资源的整合与管理,将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加强内部开发能力,将私人银行产品的衍生品与传统金融理念相结合,提高银行的利润,并在专业人才支持下,将产品风险降低。私人银行与一般的银行理财业务相比,具有很多的差异性,私人银行除了能够提供一般的金融理财产品之外,还能向客户提供一揽式的增值服务,例如慈善类的事业,遗产服务、医疗服务、以及奢侈生活等服务。但是在我国的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中,很少有将服务中心转移到增值业务中来。要想实现规范化的风险管理,需要拓宽业务类型,从客户需要出发,对每一个客户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高客户对银行业务的满意度。

(二)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

私人银行从业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其业务能力,要想实现业务拓展,降低业务风险,首先需要提高私人银行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他们专业的职业素养。尤其是在熟悉各类金融产品的基础上,对现有金融产品进行重组,并及时制定出客户满意的理财方案。以此来降低由于员工问题而造成的信用风险。在私人银行中,招聘优秀、思想先进、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加深其对财务管理以及资本运作的理解。另外,在私人银行人员管理中,需要工作人员从我做起,避免失误,并在实际工作培养风险控制意识。

(三)考核机制建立

在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个人业务风险管理中,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意义重大。首先,合理的考核机制是对员工能力的一种鼓励。其次,考核机制实现了对员工业务的监督。这两重作用在业务风险管理中双管齐下,有效提高了私人银行的业务水平。目前,在我国大部分的私人银行中,都以客户数量、金融资产总值、会计利润作为员工业绩的考核标准,这些标准在私人银行业务中固然重要,但是会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员工为了提升业绩,而盲目的进行理财产品的销售。为此,私人银行需要具有完善的业务考核机制,将风险控制状况加入到员工考核指标中来,实现风险降低。在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风险管理中,培养员工的风险控制精神是实现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将该项指标纳入到员工考核机制中,不仅能够降低操作风险,还能够降低合规风险,专业人员的工作素质被提高,促进了我国私人银行风险管理工作开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市场不断发展,很多银行机构将盈利的目光转到了私人银行业务上,私人银行业务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总的来说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我国的私人银行风险管理中,首先要立足于私人银行的三大风险,对操作风险、声誉风险以及合规风险的管理理论进行研究。针对私人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的现状,提出风险管理的实际策略。

[1]翟琼.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

[2]付臻.我国私人银行业务主要法律风险及其防范[D].厦门大学,2009.

[3]郑佳明.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D].暨南大学,2010.

[4]王茹.我国私人银行业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

[5]李文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银行业务声誉合规
Top 5 World
外贸企业海关合规重点提示
GDPR实施下的企业合规管理
资管新规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浅析手机银行业务的法律风险防范
声誉树立品牌
我国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状况及几点建议
对新媒体时代应对声誉风险的探讨
论电子商务中第三方支付及其对银行业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