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60例临床观察

2015-04-21孙志利黑龙江省孙吴县人民医院黑龙江孙吴164200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0期
关键词:疝气疝囊修补术

孙志利黑龙江省孙吴县人民医院, 黑龙江 孙吴 164200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60例临床观察

孙志利
黑龙江省孙吴县人民医院, 黑龙江 孙吴 164200

目的:观察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腹股沟疝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同时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腹股沟疝气;无张力疝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为常见的普外科疾病,指人体腹腔内脏器、腹膜等通过腹壁薄弱区自腹股沟区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腹股沟疝分为斜疝和直疝,直疝易发于老年男性,而斜疝则易发于小儿[1]。患者常伴有胀闷不适及疼痛,当患者进行体力劳动或咳嗽时病情加重,一旦得不到及时治疗,就易引发肠穿孔以及感染等严重病症。为了进一步观察不同手术方法对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笔者对传统疝修补术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无其他急慢性疾病;患者健康状况均较好且无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生;所有患者凝血功能均正常。对照组中男性51例,女性9例,年龄在2~48岁之间,平均年龄(28.6±3.5)岁,病程在10d至9年之间,平均病程(3.7±1.4)年;有44例为斜疝,16例为直疝;其中48例为单侧,12例为双侧。观察组中男性49例,女性11例,年龄在1~53岁之间,平均年龄(29.4±3.7)岁,病程在9d至10年之间,平均病程(4.5±1.6)年;有39例为斜疝,21例为直疝;51例为单侧,9例为双侧。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及分型等方面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即采取传统疝囊高位结扎再加后壁修复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体方法[2]为:全身麻醉后,自腹股沟横纹处行小切口做外环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主要操作步骤为[3]:沿腹股沟横纹皮肤行1.5cm的切口,随后将皮下组织分离出来,血管钳钝性分离至外环口,将提睾肌分离后找到精索前内侧的疝囊,横断疝囊或剥离整个疝囊后,游离至腹膜外脂肪标志处,结扎并贯穿缝扎疝囊。最后对结扎疝囊是否完整进行检查,确保创面无出血,将睾丸恢复至阴囊内,放置修补片,缝合皮肤和皮下组织,最后使用胶带黏贴牢固。两组患者手术后均给予常规止痛、消炎治疗,同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及用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及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3例(5.0%),分别为切口感染1例、血肿2例;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8例(14.28%),分别为切口感染3例、血肿3例,阴囊积液2例,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腹股沟疝气是疝气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且术后复发率较高,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目前,临床上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法为手术治疗,近年来,由于医疗技术的发展与医疗设备的改进,传统腹股沟修补术暴露出来的很多缺点可以通过其它手术方式进行改进和弥补。

充填式腹股沟疝修补术是目前临床上采取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主要使用人工合成的材料为修补片,因此使得原材料具有一定的抗菌性,填充材料与补片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抗感染力强,同时,其设计科学、合理,符合人体正常的腹股沟管解剖及生理结构[4]。相较于传统手术,其拓宽了手术适应症的范围,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此外,行填充式腹股沟疝修补术还应注意以下几点[5]:对手术的操作要求较高,强调手术精细度,这是由于需要置入的填塞物即使相容性较好,抗感染能力较强,但是它毕竟不是人体组织,是一种外界填充物。因此,无菌技术、轻柔的施术操作对于防止感染、伤口积液或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打开疝囊时注意保护切口,并做好预防囊内液污染切口的措施;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后,将内侧游离至腹外斜肌腱膜和腹直肌鞘的融合处,而外侧则需游离至腹股沟韧带处,两侧分离范围相当于成型补片的大小,无需进行大范围剥离,能够确保补片平整铺展即可。

由本研究结果可知,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治疗目的精准、有效的优点,这是由于该手术从腹横筋膜破坏、缺损这一诱发腹股沟疝的根本原因为治疗突破点;手术过程中不会对韧带、肌肉、腱膜等进行张力缝合,从而降低切割、撕裂引发的疼痛;手术缝合处明显少于传统手术,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铁崇留. 腹股沟疝气的不同手术治疗方式效果探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06:112-113.

[2]秦逸. 腹股沟疝气患者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7:666-667.

[3]黄两喜. 腹股沟疝气患者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效果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05:866-867.

[4]田守芳.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腹股沟疝气的效果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2,36:140-141.

[5]陈运兵. 腹股沟疝气的不同手术治疗方式效果探析[J]. 现代养生,2014,08:158-159.

R656.2+1

A

1007-8517(2015)10-0088-02

2015.02.14)

猜你喜欢

疝气疝囊修补术
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疝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正确治疗
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影响的效果观察
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宝宝得了疝气怎么办?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采用疝囊剥离与横断处理治疗Ⅲ型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