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0例临床观察
2015-04-21罗志恩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广州510800
罗志恩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 广州 510800
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0例临床观察
罗志恩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 广州 510800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使用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0%,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创伤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是距离桡骨远端的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多发于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由于老年患者通常有骨质疏松,因此骨折率较高。桡骨远端骨折约占急诊骨折的1/6[1],此种骨折在愈合后,患者的肢体功能不会受限。临床治疗通常使用夹板外固定和手术内固定等方法,笔者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创伤小,安全性高,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所有患者均有局部压痛、腕部肿胀、腕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等症状。患者需符合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标准,属于新鲜闭合性骨折,排除开放性骨折,骨骼分离,不完全骨折和陈旧性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7.3±2.4)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33~75岁,平均年龄(56.8±2.2)岁。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使用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具体为:患者取坐位,医生握住患手的大小鱼际,双手的拇指并拢、放置于骨折远端。助手站在靠近患肢一侧,环抱前臂进行牵引治疗,牵开后医生将骨折远端和助手的位置成角折顶。根据患者骨折端的侧移方向,医生在助理的牵引下向尺侧远端挤压,或向桡侧挤压[2]。夹板外固定治疗:使用四块小夹板和三个压垫,根据患者骨折移位的情况,在骨折处放置棉垫。如在远骨折端背侧桡侧出现移位的,可以在其背侧、桡侧和骨折近端掌侧放置棉垫,接着再用小夹板进行外固定。对照组患者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臂丛麻醉后,术者将关节囊切开,充分暴露关节面。在直视下进行复位,并使用克氏针固定,确定复位情况良好后进行螺钉锁定。所有患者骨折复位后进行肘关节和手指的功能锻炼,复位3~5d后及时进行X线检查,若有移位及时调整压力垫、进行复位,两周后进行前臂的旋转功能锻炼。
1.3 疗效判定 参照有关文献[3]拟定。优:患肢无疼痛,腕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掌屈伸度减少小于15°,握力正常;良:患肢偶尔疼痛,当活动剧烈时腕关节受限,掌屈伸度减少15°~30°,握力接近正常;一般:患肢经常疼痛,轻微活动受限,掌屈伸度减少30°~50°,腕关节功能和握力减弱;差:患肢持续疼痛,正常活动会受限,掌屈伸度减少超过50°,腕关节功能和握力有明显减弱。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0%,对照组优良率为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例(%)]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在骨科临床中较为常见,由于人体腕关节的活动较为频繁,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会出现腕关节慢性疼痛和僵硬,影响患者手部的活动功能和握力等[4]。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切开术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它对于老年患者的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由于老年人的骨质疏松会给骨折复位增加难度,此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然而手术治疗也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损伤,如果患者的骨折程度不严重,完全可以依靠手法复位和夹板外固定治疗得以康复。
在复位治疗时,医生良好的复位技术和助理的配合度是关键,临床中会出现复位不良的情况,给患者带来创伤性的关节炎等并发症,也是骨折愈合后患者腕关节出现疼痛的原因。夹板外固定的松紧度及功能锻炼也需要重视,护理人员要观察患者骨折处的颜色、温度、肿胀等情况,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指导早期功能锻炼。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0%,对照组的优良率为83.3%,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无血管和神经的损伤。综上,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创伤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王兴凯,杨付晋,苏晓龙.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骨伤.2010,8(23):573-574.
[2]王承志.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挠骨远端骨折52例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2, 6(2):39-40.
[3]董林,王志勇,魏国俊,等.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5):81-82.
[4]梁世晅,张春建,钱金.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15(2):58-59.
罗志恩(1981-),男,本科学历,骨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四肢创伤及显微外科。E-mail:604015081@qq.com
R683.41
A
1007-8517(2015)10-0102-02
201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