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术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40例临床观察
2015-04-21周纯燕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广东汕头515041
夏 勇 于 丹 邹 波 周纯燕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广东 汕头 515041
根管治疗术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40例临床观察
夏 勇 于 丹 邹 波 周纯燕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广东 汕头 515041
目的:观察根管治疗术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患牙共94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46牙)给予常规牙周系统治疗;研究组(48牙)行牙周系统治疗联合根管治疗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治疗愈显率。结果:治疗后1个月、6个月的治疗愈显率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后12个月研究组愈显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69.57%(P<0.05);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GI、SBI、PD、TM四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行根管治疗术有利于保持长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根管治疗术;临床观察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通常是指同一颗患牙同时存在牙周和牙髓组织病变,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其具有病情复杂、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等特点[1],对患者进食、日常生活及工作均造成较大影响。近年来,笔者对40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行常规牙周系统治疗联合根管治疗术,取得较理想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患牙共94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参照《实用口腔科学》中有关牙周牙髓病变的诊断标准[2],且均行X线片检查确诊;②取得患者本人或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均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无语言沟通障碍,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中所用药物过敏及治疗前14d使用抗生素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合并严重心、肺、肾等脏器功能障碍及免疫缺陷患者。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患牙48颗;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42.5±8.0)岁;患牙部位:前牙8颗,前磨牙13颗,磨牙27颗;患牙病变程度分级[3]:Ⅰ级28颗,Ⅱ级13颗,Ⅲ级7颗。对照组40例,患牙46颗;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43.0±11.0)岁;患牙部位:前牙7颗,前磨牙15颗,磨牙24颗;患牙病变程度分级:Ⅰ级24颗,Ⅱ级14颗,Ⅲ级8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牙位置及病变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具体包括:针对性处理原发病,有效抗感染治疗,调牙合以避免咬合伤等。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由同一名我科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进行患者牙周探诊深度(PPD)、根尖周指数(PAD)、出血指数(BI)、牙龈指数(GI)检测。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牙周系统治疗,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行牙周翻瓣术,采用过氧化氢、氯化钠液反复进行牙周袋内冲洗并注入适量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日本新时代株式会社生产;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00244),每周1次,连续治疗4周。
1.2.2 研究组 先行根管治疗,15d后再行牙周系统治疗。根管治疗:患牙开髓拔髓后用镍钛锉行根管预备,锉至根管工作长度即可,再以2.5%氯亚明液反复多次冲洗根管,充填采用自制奥硝唑合剂(成分:奥硝唑、碘仿、地塞米松),暂封1~4次,待临床症状基本消除后再进行永久性根管填充。牙周系统治疗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治疗后1个月进行门诊随访,并复查X线及牙周探诊深度(PPD)、根尖周指数(PAD)、出血指数(BI)、牙龈指数(GI)等,两组治疗愈显率。
1.4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王庆涛[4]等诊疗标准进行疗效判断:①治愈:患者自诉无任何不适,咀嚼正常,X线检查示牙周间隙正常,根尖病变基本消失,牙槽骨重建;②显效:患者自诉叩诊时偶有不适,不能咀嚼硬物,X线检查示原有根尖病变范围明显缩小;③无效:患者自诉明显咬合不适、咬合痛,且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出现牙周溢脓,咀嚼活动严重受限,X线检查示牙槽骨吸收无改善。愈显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两组治疗后随访表明:研究组治疗后12个月的愈显率87.50%,对照组69.5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的治疗愈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疗效观察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GI、SBI、PD、TM四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牙周组织与牙髓组织之间有较多的解剖交通路径,特别是牙髓侧枝根部与牙周组织几乎相通[5],一旦其中一处出现感染、炎症等病变,则会通过交通路径扩散至另一处组织,最终因相互影响而使得病情变得更加复杂,这也是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病情复杂、易反复发作、预后差的主要原因。国内外相关研究证实,炎症坏死是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最显著的病理改变,患者整个牙髓都可见组织坏死,而在临床诊断中通常又不能准确判断牙周疾病所引起的牙髓病变是位于整个髓腔,抑或是某根管内[6],因此施行根管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显得尤为重要,而传统的牙周系统治疗只针对患者症状进行治疗,不能从根本上控制病情,患者后期复发较多。李洪梅[7]等对216例老年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进行分组治疗,一组仅给予牙周系统治疗,另一组联合根管治疗术,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年后行联合根管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本研究中,治疗1个月后两组愈显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愈显率分别为89.58%、78.26%(P>0.05),此时对照组疗效开始逐步下降,部分患者开始出现病情复发[8],而研究组变化不甚明显;治疗后12个月时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对照组患者经过单纯牙周系统治疗后1年时疗效退步明显。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单纯的牙周系统治疗不能彻底有效地治愈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存在远期复发风险,而给予根管治疗则可以较好地保持远期疗效,对提高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1]张明珠, 徐杰, 彭艺,等.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与常见牙周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关系研究 [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1, 31(4): 447-450.
[2]宋航, 王国威, 刘富春,等. 比塔派克斯糊剂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损 2 年随访研究[J]. 重庆医学, 2013, 42(35): 4292-4293.
[3]黎远皋, 王霄, 徐菁玲,等. 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研究[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2, 30(2): 161-162.
[4]王庆涛, 欧子民.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新进展 [J]. 海南医学, 2006, 17(12): 135-137.
[5]王佳, 陈丹, 孙勇. 经根管使用派丽奥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体会[J]. 西南国防医药, 2012, 22(10): 1103-1105.
[6]Xia M, Qi Q. Bacterial analysis of combined periodontal-endodontic lesions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J].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2013, 55(4): 287-291.
[7]李洪梅. 根管治疗术在老年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J]. 河北医药, 2009, 31(8): 944-945.
[8]韦界飞, 支敏, 邹群. 140 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治疗效果分析[J]. 口腔医学, 2013, 33(1): 37-39.
夏勇(1978-),吉林省梨树县人,硕士,主治医师。E-mail:wzw_118@126.com
R781.4
A
1007-8517(2015)10-0050-02
201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