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准备好了吗?
2015-04-20孙韵丰
孙韵丰
针对当下网络时代戏剧批评所面临的新问题和困境,为期二天的E时代的戏剧批评学术研讨会于5月16日至17日在上海戏剧学院举办。
E时代,学院派戏剧批评依旧是主阵营
戏剧的传播条件决定了它非大众艺术,不同于电视、电影,优秀的话剧作品受众群包含更多的是知识分子。胡志毅教授认为,话剧就是给大学以上、经过一些专业训练、具有知识底蕴的人来欣赏的。只有这些人才有兴趣来看,因为他们至少具有艺术修养。此时,大学学院派就要担当起意见领袖的责任,发挥引领的功能。田本相教授对于学院派戏剧批评的特点进行了强调:“学院派戏剧批评要求批评本身是独立与自由的,要坚持学术性原则,要具有学术和思想深度,讲学理。对于学院派来说,戏剧批评与戏剧理论是不能分割的。”董健教授对于目前中国大学里学院派戏剧批评的状况表示了悲观的看法,他认为,其整体状态和总体特征是虚假与平庸,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也是混乱与盲目的。这与现在大学的运作模式十分有关。他还认为,“研究戏剧不能从戏剧本身,恐怕要先在历史文学下功夫”,“对历史没有见解的时候,对戏剧看法也不会有见解”。评论家毛时安在会上提出了如今戏剧批评存在“媚俗”与“媚雅”并存的现象。他认为,时代在变化,但戏剧批评的本质不能变化,这本质就是要坚持有学理的支撑,要有自己独立的文化立场,要有精神高度。郜元宝教授从“跨界”批评的角度表达了戏剧批评应与文学、诗歌、小说和散文打通,戏剧本身就是综合性艺术,因此戏剧批评当然也应是综合性的,不应该关门,与董健教授的观点相呼应。汤逸佩教授以学院派批评的方式,从戏剧批评理论的角度,以读者的视角阐释了戏剧批评的存在满足了人类天生的批评欲望;批评是独立的作品,有独特的内涵,真正好的戏剧批评能带给读者独特的体验;而在众多戏剧批评当中有一种专业角度的批评若能满足读者需要,这就与读者的身份有关;好的戏剧批评应是读者批评欲望的最好表达,批评需要竞争,需要碰撞才会擦出真理的火花。
与此同时,学院派戏剧批评的标准确立,也值得探讨与确认。批评需要标准,尤其在今天这个大互联网时代,话语平台的开放使得“批评”不再是一部分知识分子的话语权力,这就更需要对戏剧批评设立一个标准,对于学院派来说,这个标准应仍是我们所接受的完整的戏剧教育带来的基本理论素养,以及避免平庸的艺术趣味。作为学院派,对戏剧艺术需要秉持有价值有深度的审美趣味,这需要大学教育来培养。这又涉及到一个培养人才的问题,如今的大学,在培养学生、开设课程方面,常常忽视理论方面的培养。作为戏剧批评的主阵营,这是需要我们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戏剧批评与戏剧创作本就该相辅相成
针对戏剧批评与话剧创作中“你写你的批评,我演我的戏剧”这种现象,几位剧作家从创作者亲身体验的角度,诚恳且不乏幽默地与大家交流了戏剧批评对于创作的影响。剧作家罗怀臻认为,戏剧批评本身是独立存在的,戏剧批评与戏剧创作是双向交流的,戏剧批评家通过戏剧作品来建立他们的理论。若戏剧批评衰弱了,那么戏剧创作也一定是衰弱的。剧作家赵耀民直言:“说到批评的期待,尽管是有些个性或个性很强的艺术家说不在乎批评,实际上都在乎。”他提到 “知音”的概念,对创作者而言,好的批评并非盲目表扬更非肆意谩骂,而是能真正理解戏剧,理解创作者,为作品提出具有合理性、有价值建议的批评,这种批评对创作者来说才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与回报。
剧作家李容谈到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对于“押沙龙在1966”现象的回应,他认为,今天好多人都已不再关心“押沙龙”,原本“押沙龙”的横空出世应达到一个遍地都是“押沙龙”的效果,但连最应听取这类批评和做出改进的单位、个人都已不再理他,上海戏剧界又面临一次失声。“押沙龙”需要有人与他对话,否则就变成自娱自乐,这是戏剧批评的悲哀。作家王安忆开门见山地提出“没有剧目,谈何批评”这一观点。批评的问题关键在于创作。她也表达对“押沙龙”的欣赏,这类完全独立的剧评人或许是将来戏剧批评发展的方向。
对于戏剧创作者来说,好的批评者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戏剧理论知识基础,关注戏剧创作,具有丰富的观剧经验,能与创作者之间进行真诚、客观的平等对话。客观地说,戏剧批评应直接影响着戏剧创作。可反观当下,面对专业戏剧批评的失语,各种“圈子”评论、“关系”评论等都使专业戏剧批评正逐渐偏离批评的原则,正被边缘化。在E时代网络自媒体平台日益活跃的趋势下,批评的主体逐渐转移到了匿名网友身上,碎片化、情绪化的吐槽式戏剧点评占多数,这对于戏剧创作来说十分不利。创作者无法得到有效、有价值的意见回馈,长久以往,戏剧批评与戏剧创作之间的沟通断裂,会影响创作者对作品的艺术判断,从而影响到对观众的文化价值观念传播。
媒体视角,观众需要怎样的戏剧批评
纵观历史,媒体总是依附着科技而跟进,印刷术的发明、影像技术的出现,到如今E时代网络的普及,媒体成为无处不在的信息渠道。《文学报》总编陈歆耕提出一个问题:“作为一个戏剧观众,在E时代从何处获取一部观赏好剧的专业而权威的资讯?”该问题的诉求便是,如何建立E时代独立戏剧评论的平台。其中两个关键词值得强调,一是独立,一是平台。无独立,则无以建立戏剧评论的公信力。这观点表达了戏剧批评以及戏剧批评家的独立精神都需要有合适的平台,两者相得益彰才能使戏剧有所发展。
《上海戏剧》副主编张文军谈到,近两年上海媒体生存状况受网络影响较大,E时代对传统媒体可能是一个灾难性时代,而《上海戏剧》则在E时代找到了自己的新大陆——发展网络作者,内容为王。不过网络评论虽丰富精彩,但学院派的戏剧批评毕竟是整个戏剧批评的基石,研究的深度和高度代表着戏剧批评的水准。
《文艺报》徐健提出了戏剧批评的问题所在,源于对话不畅,批评者需要走进现场,关注剧场里发生的一切。《新民晚报》朱光谈到好的剧评要符合观点明晰、逻辑分明、自圆其说,要有多元的美学风格和启蒙意识,让观众知道真正的美是什么。《东方早报》潘妤也表示作为媒体平台,是非常欢迎大家来稿,期待好的戏剧批评。endprint
会中一直被提及却从未露面的“押沙龙在1966”也“参与”到了这次研讨中,“押沙龙”的出现受到许多观众的喜爱以及批评家的欣赏,甚至有舆论提到“上海现在就只有一个剧评人,就是押沙龙”。她始终以匿名的方式,作为典型的E时代自媒体代表在公众平台上发表剧评,这一次她也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戏剧如今已成为了人们可以轻易消费的商品,剧评的职能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为了“导购指南”,是一种“中等批评”,如今的剧评需要“直面观众,以更平等的方式与观众分享观剧经验和审美感受”。她借用了“树顶”的说法提出剧评人应引导观众学会欣赏各类好的作品。同时,她将剧场实践参与者分为投资人、创作者、学者、观众、剧评人,其中剧评人应是一名合格的观察者。而这五类人之间的对话在她看来根本不成立,这就是目前戏剧创作与批评的现状。但她也认为,只要积极行动,未来总是会好的。从传统媒体到自媒体,针对如今的戏剧批评现状,媒体嘉宾们都提出了非常中肯并具有价值的观点。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会议在邀请了国内众多知名学者与创作者的同时,还通过征稿的形式向全国范围内相关专业的博士生们征集了不少论文,同时也邀请到这些博士生们在上海戏剧学院紫藤庐举行了一场“E时代的戏剧批评”学术研讨会博士论坛。其中有不少针对网络自媒体时代戏剧批评的新特征做出概括的文章,其中,臧保云就将E时代戏剧批评特征归纳为:“感性体验和通俗化表达”,“对抗和调侃”成为网络批评的一种话语姿态,“演、谈互动”促使当代戏剧理论重新构建。张晓鸥则以大量的用户数据作为论据来说明社交媒体时代戏剧批评的互动式、碎片化、轻阐释等等特点。吴彬以历史上的剧团作为案例,从传统戏剧批评的角度来讨论戏剧批评与剧场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还有从地域角度对省市戏剧评论的生态讨论。最后,还是回归到一个问题上,戏剧批评需要戏剧理论。周夏奏引用周宁教授关于目前国内理论研究现状的观点——“二十年前的老人物,谈着二十年前的老话题”,老人物、老理论、老问题。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提出新问题、亮出新观点、成为新锐力量。就当前戏剧批评来说,若要理论创新,必须依靠新问题(国内戏剧实践)与新方法(国外前沿理论),这就对青年学者们做戏剧批评提出了更高的理论要求。
最后,田本相教授与丁罗男教授为E时代的戏剧批评学术研讨会做了学术总结,对当下戏剧批评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首先是对批评现状的反思,许多嘉宾都对当前批评现状不满意,其中大家有共识的便是专业批评的失语、软弱、被边缘化。与上世纪80年代戏剧批评活跃的局面相比,如今的专业批评确实在衰退。关注戏剧现实和当下,走进剧场,这是每一位从事戏剧,不管理论研究还是从事创作的人都该注意的问题。其次,针对E时代网络批评新特点,发言嘉宾对这类吐槽式批评表示担忧,但由于网络的极速更新特点使得它也具备了自动过滤的功能。此次会议最重要的话题,也是会议最终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专业批评有何作为,接下来我们怎么办?”在这里,引用宋宝珍研究员的一段话:“理想状态的戏剧批评,应当具有精神内涵、思想建构、美学发现的创建作用,学院派的文本解析,剧艺派的演出评鉴,微博、微信派的酷评短语的交互共生,显然有助于构建多元化、多层级、包容性、互动型的戏剧批评空间,各路声源有序、有效发声,从而汇成一部宏大优美的交响曲。”戏剧批评,说到底还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只要动手写,或许就会离这个理想状态的戏剧批评越来越近,光说不动手参与,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批评家、创作者、媒体,三方的平等对话与交流使得戏剧批评不再是批评家的自言自语,戏剧批评在E时代,变得更为多元。面对当下国内戏剧批评所面临的困境与尴尬,这次会议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提出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的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许,这次会议将成为戏剧批评新发展过程中的一块里程碑;至少,它让我们正视自己,直面戏剧批评所面临的窘境而无法自安。那面对这些问题,你准备好了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