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样活,如此爱

2015-04-20尹永华

上海戏剧 2014年9期
关键词:父女话剧恐惧

尹永华

差不多这是一部文艺片的长度,不冗长,也没觉得它太短,但落幕时有那么一点意犹未尽。两个人的戏历来难写难演,但这台《老爸开门》却是驾轻就熟的,编、演以及服化、设计没有任何环节让你感觉是难的。这是8月1日夜晚的话剧中心D6剧场,演出结束,身边两位朋友几乎同时赞叹:没想到,今晚看了一台挺好的戏。这样,就该思量一次,这台戏,这样编,这样演,这样的一点意犹未尽,来自哪里?

按类型分,毫无疑问这是一台家庭伦理剧,地点是一个北京四合院,人物是70岁鳏居的“老爸”和年近40岁尚未婚配的女儿。这台戏叙事点立足女儿去“老爸”家的6次探望,剧情就是这6次女儿探望“老爸”的场景衔接。“老爸”的身份是美学教授,对于美有着近乎执著的追索,他以恐惧孤独为理由,坚决要求续弦。不管亲生女儿的极力反对,老爸依然百般执拗地迎娶了那个方阿姨。女儿号称无需婚姻,其实内心也与老爸一样,同样有着对于孤独的恐惧。紧贴这一点,就是编剧费明先生的高明之处。费明擅长情感、家庭题材,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驾驭经验,早年为观众耳熟能详的作品就有《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说好不分手》等,大都讲述男女人物缠绵悱恻的两性情爱。所以,我们看到《老爸开门》里的“老爸”因为恐惧和孤独,不惜与女儿燃起烽烟,虽历经坎坷波折终于再婚,结局却未必花好月圆;亲生女儿虽然口口声声不必“饥不择食”,年近四十始终未嫁,但却依然因为恐惧婚姻,历经不堪与浪漫,最后还是成为一位单身母亲。同样出于恐惧以及对于恐惧各自的挣扎,现代人的焦虑与异化倾向,编剧轻车熟路地给后半部分所谓主题升华培养了基因。

按风格分,舞台上四合院的故事,演员京腔京味的对白,加之剧组邀请摇滚歌手、曾经作曲《钟鼓楼》的何勇创作颇具京韵的音乐,虽然是现代意味十足的对白、内容以及变迁节奏,但终究不失为一台京味儿的现代生活小剧场话剧。舞台装置格外简约,显然是出于巡演的考量。对于编剧费明而言,《老爸开门》虽然是他诸多此类题材中的一个,但他对这部舞台剧的钟爱还有一个理由,那便是话剧与生俱来的艺术特征。戏甫落幕,费明在台上高调宣扬,话剧是什么,是活人与活人之间的交流互动。为什么话剧舞台依然独有魅力呢?因为与影视剧追逐真实相映而言,话剧舞台追逐的是人物和事件的真相。

这样,对于《老爸开门》结束后的那一点意犹未尽,开始作答。就真相而言,《老爸开门》由一对父女情感世界的切片构成,它的剧情无非是讲述这对父女对于亲情、爱情从分歧不断到冰释前嫌的故事。在此人生切片的连缀中,以这对父女各自的爱情、亲情感悟,展示他们的人生情怀,此点称得上该剧主题意蕴。就学院派的创作技巧而言,该剧的情节延伸转换娴熟自如,但是,它却没有当下商业小剧场惯用的爆笑剧情,甚至也不依靠险境徒生的舞台矛盾冲突。舞台上,父女二人的对话力求与时尚合拍,比如父女可以畅谈对于爱与性的思索和感知。编剧明显是在追求一种生活幽默,语言虽然冷峻,但温情却时时占了上风。与剩女形象比较,费明更熟悉老男人的情爱心理,因此,父女两人的线索比对,老爸丰盈一些,有底子也有亮色;而女儿的寻爱之旅,即使是在英吉利海峡,“他”跪下奉上的求婚戒指,直到进了法国国境女儿才收留,如此虽笑点迸发,情怀羸弱了些。

那么,《老爸开门》简约主义的舞台设计,简练单线条的人物对话背后,有什么可以给喧嚣时代观众一份思索余地呢?这就是该剧后半部分因情节变化而带来的基调变幻。老爸钟爱的方阿姨终究走了,老爸也查出患绝症提出“安乐死”,女儿历尽浪漫沧桑,怀孕生下孩子便是单身妈妈。浮云过后,红尘淡出,父亲去世以后,女儿终于明白,老爸家里的那个她每次来时都停止走动的时钟,不是时钟有了问题,而是鳏居的父亲害怕孤独让它停摆,因为它的“滴答”之声,会让老爸寂寞的生活更加孤独。戏到了这里,就已经走出生活的支离破碎,有了一点哲理意味。这一点,是《老爸开门》思索的肇始,就是,它试图通过当代人破碎的生活表象,比如空巢老人孤寂的晚年生活、知识分子内心情感及生理的苦闷,尤其是所谓大龄剩女外表的坚强和内心愁苦,以揭示当代人的精神世界,进而让观众感悟到一点生存的希望。

这也应了编剧对《老爸开门》的阐述,尽管小剧场观众已经被艳遇、床戏及凶杀麻木了感官,费明还是坚守自己的理念,就如他认为编剧应该很细腻敏感,很悲悯宽容,又必须很会捕捉生活中的极微弱信号。纵然观众走进剧场有无数种期待,由独居“老爸”和大龄剩女间为着生活的孤寂、尴尬而碰撞出的情感火花,以及与之俱来的人生哲理依然撑满了舞台,《老爸开门》走着自己的路,且亮点是它轻轻触摸到了现代人无所谓外表下最私密的部分,即不屑包装之下内心深处的寂寞孤独所带来的恐惧感。

当然,《老爸开门》远远不是一台完美的精品话剧,要找出它的所谓内容瑕疵情节不够严密等等是容易的。比如在网络上就看到了有网络评议说剧中老爸罹患肺癌太过突兀,缺乏铺垫。当然,任何一部舞台剧,历经打磨总会日益成熟,但谁又能保证它的锋锐和个性不也被打磨得秃滑呢。也看到网评说剧中父女之间谈起性事来如同喝茶吃饭等,与其说这是戏剧对于当下生活的把握还不如说是迎合来得更客观。身处浮泛时代,指责对方往往轻易,但指责者内里的污垢却时时深重。推己及人,宽容包涵可能更有助于事物提升。endprint

猜你喜欢

父女话剧恐惧
与内心的恐惧交朋友
想象中的恐惧
浅谈文学性在话剧中的重要性
Dad and daughter jazz duo父女爵士乐二人组
被贫穷生活支配的恐惧
再见啦,秋天!
我心中的“父女节”
过去的理想
话剧《惊梦》
A Walk at N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