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届人类表演学国际大会
2015-04-20沈亮
沈亮
2014年7月4日至8日,上海戏剧学院主办了第20届人类表演学国际大会,700多位来自40多个国家的学者和艺术家参加。大会共举行了130个学术和实践活动:开闭幕式、83场论文组(294篇论文)、22个工作坊、6场座谈会、9场演出、3场主旨演讲和对话、1场研讨会和4场戏曲早操。
人类表演学是人文社科领域新兴的交叉学科,孕育于1977年戏剧艺术家理查·谢克纳和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的相遇,1999年孙惠柱把人类表演学传播到中国并提出中国特色的社会表演学。该学科在中国和西方各国平行发展,速度十分惊人。
自纽约大学(1979年)和西北大学(1985年)成立人类表演学系后,美国多所顶尖大学如布朗、斯坦福和伯克莱加州大学等纷纷将“戏剧系”改为“戏剧与人类表演学系”。人类表演学也在上海戏剧学院稳步建设,现已形成本、硕、博的完整教学体系,培养人类表演学博士和社会表演学艺术硕士,更重要的是创立了该学科的中国学派——社会表演学。
“人类表演学国际大会”是该学科的国际学会,于1995年纽约大学召开第1届大会时成立,以后每年举办大会,主办者包括英国的伦敦和利兹大学、荷兰的乌特勒支大学、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和美国的西北、布朗和斯坦福大学等。本届大会是第一次在中国、第二次在亚洲召开,距在新加坡召开的第10届大会刚好10年。这也是历史上首次双语大会,论文和工作坊不仅有英语单元,也有中文单元,各项活动都有中英文的内容摘要。
在大会众多的议题中,三条线索比较有代表性:人类表演学的中西平行发展,以艺术表演为研究对象的跨文化交流,表演与社群之间的互动研究和实践。
人类表演学的中西平行发展
正如人类表演学国际现任主席、荷兰的玛伊克·布里克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所说:“人类表演学的传播并不是单一的一套思想和理论去逐渐统治世界,而是不同的地方出现了相似(而不是相同)的研究实践,结果是人类表演学学科领域的高度多元化,学科方法的差异化甚至竞争化。”社会表演学就是人类表演学在中国发展的结果,中国学者拓展了“表演”一词的外延。上戏校务委员会主席楼巍在开幕致辞时感谢与会代表给了上戏一个“服务”的机会,他说:“其实服务是一种最频繁、最直接的人类表演载体。”这一解释经典地揭示了“表演”的社会内涵。在“人类表演学再定位”、“社会表演学”和“人类表演学国际如何思考:上海如何看待人类表演学国际”等座谈会上,社会表演学和人类表演学的关系得到了广泛和热烈的讨论。在谢克纳和孙惠柱的主旨对话《运用人类表演的广谱》中,师生二人对人类表演学的学科界限问题展开了讨论。诞生于西方的人类表演学自由主义色彩较浓,关注表演与个人自由、个人对权威的抵制和反抗较多;而社会表演学和人类表演学最大的不同就是在重视个人表达自由的同时,还要强调社会规范。社会表演学聚焦于艺术圈外各种专业人士的社会表演,不仅有理论研究,更有培训实践,这一人类表演学的中国学派得到了谢克纳和耶鲁大学社会学讲座教授杰弗瑞·亚历山大的赞赏。亚历山大教授主讲的《社会表演:象征性行动、文化实用主义和仪式》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了当前社会中艺术表演与社会现实相分离的倾向,为社会表演促进社会再融合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大型工作坊系列展示了艺术与社会表演学的培训实践:英国皇家戏剧学院前院长尼古拉斯·巴特展示了他原为莎剧演员设计的身份表演练习如何用于社会表演培训;上海的中小学和北京的中华女子学院联合展示了中国戏曲教育和西方创作性戏剧教育在规范和自由方面的差异;“味舞蹈”工作坊探索了舞蹈艺术帮助人掌控情绪的普及方法。
跨文化交流
韩国著名哲学家金容沃教授在主旨演讲《中国天地宇宙论体系中身体之意义与艺术》中,将西方先锋派的身体理论与强调“体验”的东方观念进行比较,指出人的身体是天地的结晶。美国布朗大学的伊奥那·荣坎的论文组“表演‘工夫的哲学”研究了儒家心性论中的工夫概念与斯宾诺莎、德勒兹等的关系,探寻人类表演哲学中的知行合一的途径。罗德大学的安东·克鲁格的《表演意识/激活正念》、英国艾克赛特大学的里恩·胡的《当冥想融入表演》、中国台北艺术大学钟明德的“斯坦尼和身体行动方法”论文组等,探讨了植根于宗教的亚洲表演传统与西方先锋戏剧之间的跨文化联系,都是格洛托夫斯基开创的艺术实践宗教化的回响。
跨文化交流的另一议题是全球化语境下西方文化和亚太地区在舞台上的交流以及引发的文化身份问题,包括论文组“表演与文化身份”、“跨文化戏剧项目”、“海外亚裔戏剧”、“外国形象亚太呈现”、“莎剧和戏曲”、“全球莎剧”、“跨文化改编”。大会的演出直观地呈现了这一议题。开幕式的大型舞蹈《她的国》以跨越语言障碍的艺术形式传达中国的传统文化。闭幕式上上戏和国际剧协的合作项目《孔门弟子》,由保加利亚、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多个院校联合展示,显示了在海内外推广中国文化的努力。上海京剧院的《王子复仇记》和上戏的京剧《朱丽小姐》本身就是两种戏剧传统的跨文化交流实验。
表演与社群互动
表演与社群的互动和实践有三个方面的议题:
一是对特定社群从人类表演学角度的理论反思。有的是对把社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仪式表演的研究,如瑞士历史性节日、西班牙阿纳托利亚和中国地方婚礼仪式、菲律宾天主教传统仪式、以色列正统派表演和仪式、韩国萨满教等。有的是对与当下社会问题密切相关的社群研究,比如艾滋病表演、表演与生态、表演与旅游、表演与大学等。
二是服务于社群建设的表演艺术实践,特别是职业戏剧与特定社群相结合的戏剧项目。荷兰乌特勒支大学的冯-尔文发掘出了先锋艺术和社群关系的另类历史;纽约卡斯蒂罗剧场艺术总监丹·弗里德曼组织的“三个先锋剧团、三种文化,改造传统、建设社群”论文组介绍了专业剧团在社群建设中的经验;在“重新想象城市:艺术和非艺术社群如何合作?”论文组中,苏黎世艺术大学的伊曼努尔·席珀提出如何把城市想象为一个表演;伯克莱加州大学的香农·杰克森以旧金山湾区的城市实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如何重新定义城市景观。值得一提的是大会和协办方静安区联合组织的《社群文艺演出》,中外表演者同台在静安广场为大会中外嘉宾及当地社区居民演出,跨文化的交流直接来到了中国都市地铁站口,改变了城市景观。
三是直接服务于社群中的个人的社会表演训练方法探讨。如果说上述两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大都来自于西方学者和艺术家的话,第三个议题的提出者则大都是中国的学者和艺术家。参与主旨对话的柏万青在《表演与社群建设》中介绍了众多以戏剧方式改变社群中的个人生活的案例。南通大学的臧其胜介绍了标准化案主在培训过程中的作用,台湾艺术大学的张晓华以及“教育戏剧”论文组就戏剧对个人的教育作用展开了讨论。
在中国,戏剧直接为社群服务,是过时的传统,还是先锋的实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剧协会长托比亚斯·比昂科内在大会贺辞中提到先锋的培养时说,不妨鼓励戏剧院校的年轻人去邀请卡拉0K迷到学校来互动,“可以让卡拉OK迷来创作。给他们一张白纸,让他们创作一首诗,无须引导。一切都会从他们生活的传统中创造出来,或多或少。只要是好诗,就能与观众交流,也许是读出来的,也许是演出来的,他们可以自己选择。在这样创作的当时,没人能断言这是不是先锋。”他以一个假想的例子说明了先锋、传统和社群的关系。第20届人类表演学国际大会在上海戏剧学院的成功召开,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表演艺术与社会的关系,重新审视我们的“大戏剧观”是不是足够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