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阅读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
2015-04-20单婷婷
单婷婷
一、多读书,重积累,好词好句唯我所用
1.在阅读中积累。学生在广博的课内外阅读中,要把繁若星辰的精言佳句、精彩片段牢固积累下来,作阅读摘抄是很有必要的。为了让学生将阅读的知识加以积淀,学校专门给师生量身打造了读书笔记《巴学园》,学生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读到精彩处要记录下来,引起自己心灵共鸣处要把感受写出来。我还要求学生分门别类的收集好名言佳句、精彩片段,如人物描写可按外貌、气质、言行、心理、性格等来分类记录,景物描写可按人文景观、四季变化、气象变迁等来摘抄。
2.在诵读中积累。文质兼美的优秀诗文,是学生汲取营养、积累语言、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首先,我要对教科书中的优秀诗文的诵读作系统指导,让学生形成习惯,并在阅读课上对学生积累的好句佳段进行诵读指导,对学生难以把握的语调和句子,难以理解的作品,难以领悟的艺术境界进行解答,不断提高诵读和艺术品味能力,最终形成积累,也能出口成诗。这学期我们学了《中华少年》这篇以歌颂祖国为主体的诗歌,我着重让学生进行了朗诵,从诵读中感受诗歌真挚的爱国热情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让学生读出自豪感读出责任感。
3.在交流中积累。学生的阅读和生活体验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交流能能沟通个体偏狭的理解,使语言的积累达到融会贯通。因为有交流就会有兼收并蓄,学生花很短的时间积累到不同的语言信息。在课堂教学中每进行完一个单元的学习,我们都要围绕主题进行口语交际,同时在读完一系列类似的读物后也要开展读书交流会或者积累成果展示。这不仅仅是共享资源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过程,学生要学会把吃到口中的东西如何倾吐出来,只有把读到的东西加上个人的消化能够写出来,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有显著的提高。
二、“以读引读”,尝试模仿
所谓“以读引读”就是以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从教学法的角度看,作文过程是运用语言文字对思想内容进行整理、加工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通常作文,胸中先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是很自然的。由此可见,多阅读,从阅读中得到“写作的榜样”,是作文教学的实质所在。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突破写作关,我们主要采取“读多篇写一篇”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结合讲范文,有意识地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读物,如学了《巨人的花园》、《去年的树》后,推荐学生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中外著名童话集。然后尝试着自己模仿着也去编写童话故事,也许刚开始学生编写的还不是很精彩,但是也要给予鼓励和支持,充分发挥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再如学完有关昆虫类的文章,像四年级的《蟋蟀的住宅》,就让学生找一些关于昆虫的文章读一读,如《昆虫记》等。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就有这样的体会,学生们读完相关的书后视野真的开阔了,表达能力也增强了,六年级我们又学了《草虫的村落》,这一次由于假期很多学生阅读了《昆虫记》,所以对昆虫有了更为细致的了解,再让学生们写写小昆虫的时候,孩子们也有话可写了。一篇篇佳作应运而生,这是我们班王泽宇写:
今天,我又趴在草丛中,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夜空中,繁星点点,眨着闪闪的大眼睛,就如那可爱的小虫—“黑夜小精灵”在森林中静静地趴着,四下里一片寂静,却偶尔也传出猫头鹰的咕咕叫声,像是饿肚子打节拍的声音。瞧!它来了,起初,只有一只挑着夜灯巡逻的萤火虫,真勤劳呀!咦?其他的萤火虫呢,哦!他们也到了,看来,前面的“小精灵”是打探消息的队长了,这个探长马上就与同伴汇合了,他们摆出许多造型。有单独的两只萤火虫,是的,他们在跳交谊舞,这优美的舞姿,像芭蕾、拉丁,又像民族,使我琢磨不清,这应该是他们自创的吧!还有围成一个圈的,时而上,时而下,奥,天真的孩子们在玩水果蹲呢!还有的列成一纵队,单独的萤火虫在让萤火虫们报数,让我想想他应该就是体育老师了吧!多么热闹的晚会,正当我想加入他们时,忽一想,像我这样的庞然大物,一定会吓坏这群小精灵的,我沉默了许久,决定静观其变……这是学生学习了《草虫的村落》后进行仿写的,其中就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手法,我认为这样的练习对学生的写作帮助很大。
三、引经据典,多背诵
要多多背诵充满“大气”的诗词和名人名言。如果说好的题材是作品搏动的心脏的话,那么优美的语言就应该是美丽的面庞了。语言是否有亮点,是否有出彩之处,会直接影响作文的好坏,而一些充满大气的诗词和名人名言就是文章的亮点。不管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我都让学生背诵文章的闪光点,学习完一个单元,我就会让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如最近我们学完了“祖国在我心中”这一单元,围绕主题我布置了任务,课下搜集有关爱国的名人名言和诗歌并背诵,长期的积累,等到再写诸如此类的作文时,这些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四、学以致用,勤练笔
1.词汇积累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把积累的词语选择多个进行情景语段写作,刚开始用两三个,慢慢的增加词汇,可以让学生用词语描写场景,编故事,形式多样,通过这样的训练使文本的语言最终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2.优秀诗文的运用。学生诵读的优秀诗文也可以运用到写作中去,主要做法是多让学生做诗文改写、续写之类的练习,使学生充分理解优秀诗文的意趣和意境,并有所创新。通过这些训练使文化积淀的语言最终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利用扩想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学习古诗时,可以先理解每句诗意,然后把每句意思连起来理解全诗的意思,丰富诗中的细节,展开自己的想象,把古诗改写成一个故事,使内容更具体化。
五、课内阅读,引导学生写感受
课标着重在“阅读”部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之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何检验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呢?较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学习课文后写写感受。如学习完《詹天佑》这篇课文后,詹天佑热爱祖国,勇于创新的精神深深触动了学生们的灵魂,教师可以趁势设计读后感的题目,从他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要求学生写一段话,如果感人的故事触动了学生的心灵,这样的写作训练就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再如,学习完《怀念母亲》,季羡林老先生对生身母亲的思念与悔恨让很多学生久久不能忘怀,他长期留学在外,母亲频来入梦,在梦中母亲的面影依稀可见,在此,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同学们想象一下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呢?很多学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有同学是这样写的:
那天晚上,母亲早早做好了我爱吃的饭菜,站在村口等着我,母亲拿着伞,风雨交加的夜晚啊!母亲竟然等了一夜。这时,我想去抓住母亲,可是怎么也抓不住。我哭醒了,听见门外有敲门声,我打开门,门外是一片好月色,也许母亲就在月亮上看着我,我说了一句:“母亲,我想你了,都怪我,六岁就离开了您,一直没能陪伴在您的身边,儿子对不起您。”
如此的写作训练,不但体现了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何乐而不为呢?正像叶圣陶先生所说:“久而久之,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而无所谓练习了。”当学生形成了这样的心理定势,写什么和怎么写就不会是愁事了。
只要有充足的作文材料,日常温习之,做到存于心,化于身,运于手。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时时流淌在自己笔下,运用消化,内化成学生自己的写作知识。学生学起来就会迎刃而解,左右逢源,就会有“下笔如有神”的感觉,作文水平就会不断提高了。
参考文献:
[1]①④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2]②冰心《忆读书》.
[3]③ 余秋雨《阅读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