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准备一节课
2015-04-20高小娟
高小娟
课余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读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人都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课后,邻校的一位年轻教师问道:“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
那位上课的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备课的。”
说实在的,我一直认为,高中的课程只要多上几轮,备课就不再是一件费心力的事,直到2011年我在甘肃省的语文赛课中讲了《别了,不列颠尼亚》一课后,我才对“一辈子准备一节课”的坚持有了深刻的体会。
全省赛课抽到一篇新闻,心中不免有些遗憾,新闻到底没有诗词散文那样文学性强,有韵味。好在这篇课文我已经教过两轮,感觉上并不陌生,我赶紧翻出以前的教案,发现我第一次的设计很简略,面上只是引导学生回顾新闻的概念、要素、结构,然后熟读课文,明确这篇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等。点上重点赏析了这篇新闻标题的妙用。
我清醒地知道,拿这样的教学设计去参加全省的教学竞赛,只会贻笑大方。我匆忙翻开另一本教案,发现这一次的设计比上一次多了三个点:一是这篇新闻如何处理背景材料,二是学生讨论总结这篇新闻的主旨,三是课后采写一篇校园新闻。
显然第二次要比第一次更充实一些,可依然感觉平淡无奇,情急之下,我把希望寄托于网络。我几乎细读了网上能找到的所有关于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课件,发现大多数人的设计和我前两次差不多。这下我是真着了急。怎么办?
记得一位专家说过,好课是磨出来的,那就自己磨吧。我一次次地修改教案,一次次地进教室试讲。这一磨,更多的问题出现了:我引导学生学习什么才是对这篇新闻的准确解读呢?是像第一次那样学习新闻的结构,还是像第二次那样重点把握新闻的主旨?抑或是以这篇新闻为例,再补充大量的范例,让学生认识新闻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似乎围绕这些问题中的任何一个去学习,都有它的合理之处。可关键是,围绕哪个问题学习才更像一节真正的语文课呢?换句话说,把学习这篇新闻的落脚点定位在哪个问题上,才是对这篇新闻文本的准确把握呢?
磨课让我陷入深度迷茫!
灰心丧气的时候,我向来会用陆放翁的哲学来勉励自己:“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也许就能遭遇“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处。与其盲目地乱钻乱撞,还不如带着问题请教专家。我身边有很多参加过全省乃至全国大赛的老师,他们的课是大家公认的高水平,我何不向他们求救?于是我拜访了现在酒泉中学任教的王秋珍老师,巧的是,王老师也刚刚教过这篇课文。王老师对我的建议是,语文课还得抓文本,还得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学习新闻也不例外,还是要在新闻本身上挖掘东西。
专家的点拨给我吃了定心丸。我一改前面的急躁烦乱,静下心来细品这篇新闻。这一品还真品到了之前从未品到的滋味。
这篇新闻的作者用眼睛做摄像机,选取了一组有代表性的新闻片段,这些片段就是一个个的特写镜头,镜头式选材是这篇新闻最大的特点。如主体部分的镜头有:
4时30分:港督府,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降下旗杆。
4时40分,港督府,彭定康乘坐劳斯莱斯离开港督府。
6时15分,添马舰东面,举行象征英国管制结束的告别仪式。
7时45分,威尔士亲王军营旁,降米字旗。
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中英香港交接现场,降米字旗。
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中英香港交接现场,升五星红旗。
0时40分,中国南海,查尔斯王子、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结语镜头:大英帝国从海上来;从海上去。
再观察这些镜头,发现大部分写英国撤离。明明是要报道香港回归的盛况,为什么通篇却只写英国撤离?细细研读这些镜头的内容,我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妙!
原来作者选取镜头,不仅仅是真实记录,他是想用这些镜头来揭示新闻价值,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意。记者们报道新闻要求要做到感情零报道,即绝对客观,但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令每个中华儿女内心振奋,作者也不例外。这就面临一个问题:直接表达出来,有违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不表达,无法宣泄中华儿女的激动和喜悦。作者的高明之处就是选这些镜头来代替自己表达,让镜头说话。如题目“别了,不列颠尼亚”,字面意义上是写不列颠尼亚这艘船的离开,但这艘船的身份很特殊:皇家游轮,那么它的离开就是一个标志,标志着英国撤离,香港回归。再看,船的名称,不列颠尼亚,和英国国家的名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接近,船的离开,实际上是说国家的离开。那么我们就明白了,这个镜头在说,英国从香港撤离了,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结束了。还没完呢,再看,句式,倒装,让不列颠尼亚在中国人的视线里渐行渐远,中国人这样注视着的时候是什么心情?自豪,激动,喜悦。看,作者只是如实拍摄镜头,而这镜头却能传达出这么多的信息。
再如导语:镜头从现场闪回历史的对比,让每个中国人在注视着米字旗降落时,又能一目了然的看到,米字旗在香港飘扬的150年的历史。米字旗降落是中国人民胜利的荣光,而150年的飘扬又是遭受侵略的屈辱,让屈辱与荣光同时显现,新闻的厚重感不言而喻。
再如主体中的三次降旗各有所指,第一次降港督旗,意味着英国对香港政务的结束。第二次在军营旁降米字旗,意味着英国对香港军务的结束。第三次交接仪式上降米字旗,意味着英国对香港所有事务的结束,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不着一字,却处处在讲述着香港回归祖国的脚步!
还有镜头中的一些细节,如中方镜头中“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和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鲜艳的色彩、高亢的音乐,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和收复香港的自豪和骄傲。让色彩和声音来表达中国人此时此刻的心情,看上去作者什么也没说,而实际上什么都说了。再如英方的活动镜头中,彭定康凝重的面色;离开港督府时的蒙蒙细雨;日落的号角;黑色的劳斯莱斯;白色的港督府等,凝重的表情、冷色调的色彩、灰蒙蒙的天气这些都处处表明着离去者的落寞、失意。而相对应的收复者的心情也就不言而喻。
还比如结语中的镜头: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跨度为156年。暗含对比:来时何等耀武扬威,去时怎样暗淡落寞。此海非彼海,曾经是侵略的海,是屈辱的海,如今是胜利的海,是神圣的海,是领土不可侵犯的海,是扬国威的海。真乃画龙点睛之笔。
细品下来,我总结出了这篇新闻的三大亮色:
(1)以撤离写回归,用撤离见证回归,角度别致。
(2)镜头选点,用小视角报道大事件。选材巧妙。
(3)用文学手法增加可读性。写法生动。
作者正是用这样别致的手法,记录英国撤离,宣告香港回归,传达民族自豪,鞭挞殖民统治。
难怪这篇新闻会在738 家的8423人的报道中拔得头筹,获第八届中国新闻一等奖。
这次品读也让我真正懂得,一篇好的新闻作品,除了让我们看到事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之外,还能给我们许多的启示;比如语言的得体精准,比如手法的多样灵活,比如选材的独辟蹊径;比如镜头式的真实再现,比如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性、良心;比如一个华夏儿女的赤子之心等等。
感觉这一次的品读才是真正的登堂入室。原来新闻稿也可以写得这样语文味十足。
经得一番寒彻骨,迎来梅花扑鼻香。最后在省赛课中我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因为之前经历了一个苦苦求索的过程,捧得荣誉时,少了那种浮于眼角眉稍的喜悦,多了一些沉于心底的思索与体悟。万世之师孔子告诫弟子:“生无所息。”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辈子准备一节课”。肖川老师在谈到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时也说,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使命与责任赋予教育以高度和灵魂,而一个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担当的老师,就要懂得用整个生命去备课。教师只有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钻研教材、教法,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认真地创造性地备课中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创造和运用创新学习的教学方法,像准备了一辈子的那位教师那样,下真功夫,备好每一节课,下大功夫,深刻反思教学行为和过程,这样,才能在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打造出一块“息壤”——“息土不耗减,掘之益多”,来防备自己不沉没在时代的洪流中。
写着这些文字的时候,赛课的辛苦种种,已成为翻过去的书页,“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堂”这些革命性的声音已然在耳畔轰轰作响。的确,“备课”从来就不是一个终极性词语,而是一种“永远在路上”的姿态。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7页.
2.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湖南.岳麓书社.2007年.第325页.
3.晋.郭璞.山海经注.[EB/OL].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