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语文阅读力的教学生成
2015-04-20孙云云
孙云云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从兴趣来说,学生都喜欢阅读,可阅读教学的现状则是学生不会也不愿阅读。怎样改变这一现状呢?在阅读教学中找准支点,培养学生阅读力,让学生的思维在阅读中走向深入。
特级教师李旭东先生认为:阅读力是学习语言、透视文化的学力。具体表现在我们的课堂,即是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感知、理解体悟的一种学力。阅读是学生注意、感知、理解、想象、记忆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反映出学生学习过程中观察力、理解力、创造力、记忆力、思辨力等主要的学习能力,是一种知识吸纳与重整的过程。引导学生喜阅读、会阅读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反观我们的阅读教学和学生的阅读现状,缺失学生主体的“被阅读”和缺少“文本主体”的“零阅读”确实是存在的。学生阅读热衷于快餐文化,而对经典作品兴味索然;被动阅读、浮光掠影、支离破碎,成为语文阅读教学之殇。避免“被阅读”“零阅读”以及碎片化阅读,找准阅读教学的着力点,至关重要。
一.语言为本,借文发力
任何阅读,都应是建立在对文本的亲密接触以及语言的细细品味上的,我想这也是“语言为本”最初的真意。任何脱离了文本的阅读都将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以《我的叔叔于勒》 的教学为例,我的阅读教学主问题是:请根据文中对菲利普夫妇的描写,说说菲利普夫妇是怎样的人?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人?围绕主问题讨论后,同学们纷纷展示。
小组展示1:我们认为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唯利是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他们对于勒的态度转变都是建立在“钱”的基础上,在船上见到没钱的于勒之后,毫无亲情可言,只想躲得远远的。
小组展示2:之所以如此,应该和那个社会环境有关。二姐的婚事也是因为我们家可能会有钱而成功的,所以他们对钱的渴望应该与社会大环境有关,整个社会都充满着金钱的气息。
其他组点评补充:我们也觉得菲利普夫妇爱慕虚荣。例如,一家人衣冠整齐地去海边栈桥上散步,还有一细节就是父亲故作高雅请我们吃牡蛎。
我追问道:的确,在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我们看到了菲利普夫妇令人反感的表现,我们可不可以说他们是坏人呢?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的人物形象鲜明,主题比较集中,主人公的“自私冷酷”一读便知,“金钱至上”稍加分析就可知道。但是如果学生对菲利普夫妇留下的印象仅仅是自私冷酷、爱慕虚荣、唯利是图等共性特征的话,那么学生对于人物的分析欣赏能力就会削弱;如果仅仅是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话,那么,这样的文本解读无疑是肤浅的,此时教师进一步追问,学生再次回归到文本之中,阅读文本中对他们家拮据生活的描写,二姐的婚事等细节的描述,学生终于读到了小人物的辛酸,从而加深了对那个社会的认识。
在教学的最后,我进一步追问:小说在刻画菲利普夫妇形象时,这两个人有没有不同的地方呢?
学生又一次回归到文本阅读之中,当菲利普夫妇在船上遇到于勒时,从他们的神态、语言的阅读比较中,学生发现:母亲克拉丽丝表现得更为精明、泼辣、刻薄。如此教学追问,学生学会了多角度、多元化地分析一个人物,并更深入地挖掘了文章的主题,阅读教学防止了人物形象的标签化,主题的浅表化等现象。
二.巧用变式,柳暗花明
语言的变式训练在很多教育大家的课堂中时有发现。在李旭东老师的《生命与和平相爱》 课例中,李老师采用换词法,将课题写成“生命与和平相伴”。“相爱”与“相伴”的辨析,牵一发而动全身,堪称经典。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变式,换一换、去一去词语,变换一下文本呈现形式,均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学《热爱生命》时,就曾尝试着将这篇文章变换成一首诗,撷取教学的一个片段呈现于此。
师: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根据学生回答,在屏幕上依次出示:)
他,
战胜了病痛、饥寒……
直至,
咬死了一只病狼。
绝境中求生,
师:同学们读一读,这一读,形式上更像是一首诗了。老师想给诗歌加个有力的结尾,你会给老师怎样的建议?
他是如此_______!
(预设:顽强)
《热爱生命》 一文近万字,“长文短教”既要处理好面的概括又要做到点的突破,如何使学生能静心深读,需要教学机智。我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回答,通过形式的变换,将小说变换成诗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培养了学生提取信息、准确表达的能力。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我也将诗歌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全课,在细品语言、领悟主旨之后,让学生小试身手,尝试续写完成诗歌。
他
战胜了病痛、饥寒……
直至,
咬死了一只狼。
绝境中求生,
他是如此顽强!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的抗争,
这是一曲生命的礼赞!
学生接着尝试:
生命如此美好,
我们无惧一切挫折,苦难!
热爱生命,
生命的赞歌将由我们唱响!
教学中,学生的诗歌创作将孩子从“语言阅读”的层次又引向了“文化阅读”的高度,从而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三.借力打力,思辨延伸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争议,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资源。有了争议就有思维的碰撞,有了碰撞就会产生思辨的火花,阅读力才会得以升华。仍以《热爱生命》教学为例,学生在讨论“狼的意义”时出现了这样的争议:
大部分同学认为:“狼”可以看作险恶的自然环境与自然力量的象征,狼出现的意义主要是起衬托作用。但有学生提出反对意见。
生1:同学们,你们难道不认为“病狼”的意志力也很顽强吗?它不也是热爱生命的吗?
生2:我觉得不仅是人类“热爱生命”,所有的生命都“热爱生命”!狼一路上都在挣扎,它极度衰弱,随时都可能丢掉生命被其它动物吃掉。可它也渴望活下来,从这点看,它也和主人公一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生3:那如果两条生命都赞美,为何不让狼和人都活下来呢?
学生的观点出乎我的意料,原先备课时我也更多倾向于大部分同学的看法,面对争论我欣喜于同学们的发现。于是,在学生争论不下时,我让同学们再去阅读人狼搏斗部分,经过再次阅读发现,人与狼的描写几乎平均用力,“于是,一幕残酷的求生悲剧开始了——病人一路爬着,病狼一路跛行着,两个生灵就这样在荒原里拖着垂死的躯壳,相互等待着猎取对方的生命”。在阅读中,学生读到了作者的用意,这应该是两个生命的较量,狼的生命也同样值得尊敬,这不是一个人的史诗,而是生命的礼赞!对于人与狼而言,他们无论是“悲壮地死”,还是“顽强地活”,都是热爱生命、捍卫生命的一种方式!
阅读力的形成,需要孩子的这种质疑、思辨、碰撞,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做的则是保护、鼓励、引导,只有这样,孩子的阅读力才会有力度。
四.方法引领,授之以渔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手段,也是一种生活本领。在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力。在教学《热爱生命》的文末时,我引导学生阅读辨析人称上的变化,有同学很快发现这里的人称发生了变化,“他们发现了一个活着的动物,可是很难把它称做人。它已经瞎了,失去了知觉。它就像一条大虫子在地上蠕动着前进。它用的力气大半都不起作用,但是它仍一刻也不停地向前扭动,照它这样,一个小时大概可以爬上二十英尺”。此处为何将人称作“它”呢?学生在对人称变化的辨析中,进一步加深了对“生命”的理解。
当然,除了特殊的文字,还有特殊的标点、特别的句式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引导学生走进文字深处的拐杖。于文本的特殊之处,去寻找作品的深层意蕴,这就是阅读教学中应该教给学生的阅读方法,正是这些方法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力。
总之,阅读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日复一日的点滴积累。只有把学生带进文本,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持之以恒,将阅读和生活化通,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力。阅读教学需要一个支点,而只要找准了这个支点就能撬起学生蕴蓄于生命中的阅读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