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姿态平衡仪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肢体功能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2015-04-20齐素兰邓祖丽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年16期
关键词:姿态康复训练肢体

齐素兰,邓祖丽蕊

(1.河南省中医院 体检中心,河南 郑州450003;2.河南电力医院 手术室,河南 郑州450007)

脑卒中内科治疗后遗留的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自信心及远期生活质量[1]。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由于中枢神经功能受损、感觉及运动功能弱化,导致平衡失调,而平衡功能又是患者重新获得步行能力、完成日常活动的基础[2]。动态姿态平衡仪训练通过给予重量分布及重心位置相关的视觉反馈训练,恢复平衡相关功能。本研究主要分析动态姿态平衡仪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肢体功能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确诊的脑卒中偏瘫;②病情稳定且无炎症认知、语言障碍;③可以在有或者无辅助装置的情况下维持睁眼静态站立至少1 min;④患者家属在了解研究过程后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规康复训练。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49~73岁,平均(62.28±7.19)岁,病程25~53 d,平均(41.72±9.73)d;观察组患者接受动态姿态平衡仪训练。其中,男29例,女27例,年龄48~72岁,平均(62.71±7.25)岁,病程23~51 d,平均(40.52±9.61)d。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平衡训练。利用平衡垫或者平衡板,调节支撑面大小、稳定程度、软硬程度对患者的平衡能力进行训练。可以采用触觉、言语及平面镜自我反馈等方式训练患者的重心转移及姿势控制。观察组患者接受动态姿态平衡仪训练,包括静态平衡训练及动态平衡训练两类[3]。静态平衡训练:在动态平台上针对视觉、本体及前庭感觉分别进行训练,平台与视窗可以随着患者重心矢状面的旋转而发生0%~100%旋转。动态平衡训练:在静态平台上,患者自然站立于指定位置,随显示屏上光标移动来进行重心训练,包括前后、左右、步行和上下楼梯等重心训练及患侧上下肢负重训练[4]。通过调节重心移动范围及重心移动快慢来阶梯性的调整难度。以上训练均每周进行3~5次,每次持续30min以上,根据患者的平衡能力改善情况调节训练总周期。

1.3 观察指标

1.3.1 平衡功能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康复训练后,均采用动态姿态平衡仪测量患者的平衡状态,具体包括感觉整合能力试验、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起立-步行”计时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TUGT)。

1.3.2 肢体功能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康复训练1和3个月后,均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对患者的肢体功能进行评价,测试内容共50项,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运动能力越强。其中上肢能力评分满分66分,下肢能力评分满分34分。

1.3.3 血清学指标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康复训练后,均抽取外周空腹静脉血5 ml,取上清后经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其中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脂蛋白(Lipoprotein,Lp)、可溶性细胞凋亡因子(soluble Factor-related Apoptosis,sFas)、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等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平衡能力

脑卒中患者的平衡能力测试是对康复训练最为客观的评价指标之一,本次研究通过感觉整合能力试验、BBS评分、TUGT时间3个子项目对脑卒中患者的平衡能力进行评价。观察组患者接受动态姿态平衡仪训练后的综合评分指数、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UGT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2.2 肢体功能

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康复训练是整个训练中的重点,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可以对上下肢功能进行有效评测。观察组患者接受动态姿态平衡仪训练后1和3个月的上下肢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见表2。

2.3 血清学指标

脑卒中患者存在明显血清学指标异常,异常的血清学指标又可以成为不同预后的标志。观察组患者接受动态姿态平衡仪训练后的血清CaM、LP、sFas、Hcy、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后的平衡能力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康复训练后的肢体功能评分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康复训练后的血清学指标水平比较

3 讨论

脑卒中是我国中老年人高发脑血管疾病,致残率极高,其中偏瘫是最常见功能障碍。脑卒中偏瘫患者由于中枢神经功能受损,导致肌张力、肌力与感觉产生障碍,易出现平衡失调,主要表现为两侧负重不平衡;患肢负重能力、稳定性不同程度减退,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步行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故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中,如何改善或者恢复其平衡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决定康复效果的关键所在[5]。动态姿态平衡仪可以定性、定量的将患者的平衡障碍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处理,作出客观评估并量化[6]。进行平衡训练时患者可以通过视觉反馈了解自我重心的运动轨迹,及时调整心态及姿势以维持平衡,完成正反馈过程。

平衡训练包括静态及动态两类,动态姿势平衡仪通过敏感的压力传感器将测得受试者的压力中心,经计算机转换后得出人体重心,可以直接评价患者的平衡状态[7]。本研究对比了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后的平衡状态,包括感觉整合能力试验、Berg平衡量表、“起立-步行”计时测试三方面,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训练后的综合评分指数、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UGT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提示动态姿态平衡仪训练可以从各个方面提示患者的平衡功能[8]。偏瘫患者存在偏身肢体功能障碍,这种障碍也是造成患者平衡感减弱甚至缺失的内因,故平衡训练是通过对患者肌力功能的改善来提升平衡能力。本研究比较了两组患者的上下肢功能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训练后1和3个月的上下肢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动态姿态平衡仪训练可以有效提升脑卒中患者的患肢功能,也是患者平衡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

钙调蛋白(CaM)属于胞质溶胶蛋白,作为Ca2+的受体蛋白,调节生物体内多种Ca2+依赖的细胞生物功能。已经发现CaM在糖尿病、心肌细胞功能损伤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关于CaM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仍较少,仅有研究显示在脑缺血再灌注中随着神经元细胞内Ca2+超载,脑组织CaM活性剂含量均升高。炎症过程参与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脂蛋白(LP)是一种特殊的血浆脂蛋白,高LP水平被认为是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血清LP与脑卒中严重程度及长期预后相关。细胞凋亡因子(sFas)主要表达于成熟的T、B淋巴细胞上,可以诱导免疫炎症反应,与缺血性脑卒中有着密切关系[9]。在缺血条件下sFas大量表达并分泌到胞质中促细胞凋亡。有学者推测Hcy血症可能发生在脑卒中后,是脑卒中本身导致血清Hcy水平的增高,而Hcy水平也可反过来推测卒中病情的严重程度。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炎症急性期的标志物,发病后持续升高的Hs-CRP与不良预后相关。本次研究比较了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水平差异,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训练后的血清CaM、LP、sFas、Hcy和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动态姿态平衡仪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异常血清指标改善也有一定作用,有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

综上所述,动态姿态平衡仪训练有助于提升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及肢体功能,优化血清学指标水平,值得在日后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1]侯智.三级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4):19-21.

[2]MIDDLETON A,MERLO-RAINS A,PETERS DM,et al.Body weight-supported treadmill training is no better than overground training for individuals with chronic strok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Top Stroke Rehabil,2014,21(6):462-476.

[3]HUNG JW,CHOU CX,HSIEH YW,et al.Randomized comparison trial of balance training by using exergaming and conventional weight-shif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troke[J].Arch Phys Med Rehabil,2014,95(9):1629-1637.

[4]黄小静,窦祖林,丘卫红,等.动态姿态平衡仪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11):1029-1031.

[5]MACIASZEK J,BORAWSKA S,WOJCIKIEWICZ J.Influence of posturographic platform biofeedback training on the dynamic balance of adult stroke patients[J].J Stroke Cerebrovasc Dis,2014,23(6):1269-1274.

[6]TANKISHEVA E,BOGAERTS A,BOONEN S,et al.Effects of intensive whole-body vibration training on muscle strength and balance in adults with chronic strok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study[J].Arch Phys Med Rehabil,2014,95(3):439-446.

[7]CHO KH,LEE KJ,SONG CH.Virtual-reality balance training with a video-game system improves dynamic balance in chronic stroke patients[J].Tohoku J Exp Med,2012,228(1):69-74.

[8]TSAKLIS PV, GROOTEN WJ, FRANZÉN E. Effects of weight-shift training on balance control and weight distribution in chronic stroke:a pilot study[J].Top Stroke Rehabil,2012,19(1):23-31.

[9]FRITZ S,MERLO-RAINS A,RIVERS E,et al.Feasibility of intensive mobility training to improve gait,balance,and mobility in persons with chronic neurological conditions:a case series[J].J Neurol Phys Ther,2011,35(3):141-147.

猜你喜欢

姿态康复训练肢体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攀爬的姿态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肢体语言
全新一代宋的新姿态
跑与走的姿态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