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CDMA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分布与预测

2015-04-20任定高

绿色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功率密度电磁辐射倾角

任定高,翟 斌

(1.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北京101149;2.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北京100038)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通信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大量通信基站也应运而生,覆盖了城市、郊区、乡村,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同时,电磁辐射问题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1,2]。

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于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的研究[3~9]。北京市制定了移动通信基站建设项目电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DB11/T 784-2011)[10]等,以对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影响进行规范管理与控制。在理论预测方面,规范仅给出了基站发射天线远场区主轴方向功率密度计算公式(式1)。通信基站所发出的电磁波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尽管主轴方向电磁辐射最强,对于基站附近地面上活动的人群而言,产生影响的往往是天线主瓣边缘或旁瓣,其影响方式与大小目前尚无规范予以明确指导。为此,研究出一套相对准确的方法,系统地对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空间分布进行预测,从而全面评价其环境影响是十分有必要的。

通过对联通2013年647个WCDMA基站调查与监测的基础上,采用均匀直线天线阵函数对 WCDMA基站天线方向图函数进行拟合,系统研究了在不同架设高度、下倾角、载波等因素影响下的电磁辐射水平、垂直及主轴方向的分布规律,采用实测数据与预测结果进行验证。

2 现场调查与仪器

2.1 通信基站调查

联通WCDMA基站现场调查时间为2014年6~10月,依据《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环发[2007]114号),以发射天线为中心,调查半径50m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并监测电磁辐射功率密度(μW/cm2),同时记录监测时间、温度、湿度、天线方向角及挂高等。相应基站载频数、增益、极化方式、俯仰角、天线水平及垂直半功率角等参数。

2.2 监测仪器

监测仪器为德国Narda公司NBM-550,性能与参数见表1。

表1 电磁环境检测仪器性能与参数

2.3 验证监测

为对WCDMA基站电磁辐射预测结果进行验证,选择了1个联通2013年新建WCDMA基站进行了实际测定。该基站架设方式为落地杆塔,具有单站、相对空旷干扰小、测定空间较大的特点,测定时以发射天线为中心,沿天线主瓣方向每隔5m测定一次,记录电磁辐射功率密度变化情况。

3 结果与讨论

3.1 基站配置相关参数

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与其射频装置型号、发射功率、载频配置、增益、架设高度及下倾角等参数密切相关。通过对联通2013年647个WCDMA基站的现场调查与资料调研,其基站配置相关参数如表2所示,天线方向图如图1所示。

表2 联通2013年WCDMA基站配置相关情况

3.2 天线轴向功率密度

通信基站发射天线主轴方向(图2)的功率密度采用式(1)进行计算:

图1 联通WCDMA基站天线水平面(左)及垂直面(右)方向

图2 联通WCDMA基站天线主轴方向示意

式中:P d—远场轴向功率密度,W/m2;P—馈入天线端口实际发射功率,W;G—天线增益,倍数(100.1dBi);r—在天线轴向上,测量位置与天线的距离,m。

上式中,功率、增益与损耗常用dB表示,功率(W/cm2)与功率(dBm)、增益G(倍数)与G(dBi)之间关系按式(2)、式(3)进行换算:

因此,式(1)可以等价换为式(4):

式中:P d—远场轴向功率密度(μW/cm2);P—馈入天线端口实际发射功率(dBm);G—天线增益(dBi);L—天馈系统损耗(dB);r—在天线轴向上,测量位置与天线的距离(m)。

上式预测结果为发射天线远场轴向方向功率密度(图2),远场区定义为辐射强度角分布基本上与距天线的距离无关的区域,在辐射远场区,将天线上各点到测量点的连线可看做平行,所引入的误差小于一定的限度。其计算公式如式(5):

式中:R为远/近场划分距离,单位为m;D为天线最大截面尺寸,单位为m;λ为发射基站工作波长,单位为m,对于WCDMA基站,基站发射工作频率为2 110~2 170 MHz,即波长λ为138~142 mm。按照WCDMA系统定向天线长度1.3 m计算,其远场轴向功率密度的起始计算点为24 m。

轴向方向为发射天线电磁波最集中的区域,也是污染最大的区域。对轴向方向电磁辐射的预测,能评价发射基站电磁辐射的最大环境影响。

联通2013年WCDMA基站多采用爱立信RBS6601分布式基站,单载扇标称功率为20 W,对于S333配置,标称功率可达60 W。同时,WCDMA基站实行严格的功率控制,超过设定的门限将会限制接入和业务。根据联通网络数据统计,除极个别业务繁忙地区功率负荷可达50%外,平均的功率负荷约在20%~30%之间。此外,发射功率还存在馈线损耗,馈线两端还需要连接跳线、避雷器等,相应的器件有对应的插入损耗,综合各因素,联通WCDMA整个天馈路径损耗为6.8 dB。因此,在最大的发射功率(60 W×50%,)及功率负荷下,WCDMA基站在轴向方向上功率密度计算参数如表3。

表3 联通WCDMA基站天线轴向功率密度计算参数

因此,根据式(4)及表3,WCDMA远场轴向功率密度计算分别如式(6):

根据式(6),轴向方向功率密度随轴向距离变化如图3所示。

根据图3,基站天线轴向功率密度随距离的增加不断衰减,当轴向距离为19 m时,功率密度值即已低于HJ10.3-1996中对于单个项目电磁辐射的评价限值(8 μW/cm2),当轴向距离为30 m 时,功率密度为3.12 μW/cm2。轴向功率密度的变化规律可以为制定天线水平防护距离提供依据。

3.3 水平地面电磁辐射功率密度

图3 WCDMA基站天线轴向功率密度变化

目前,对于基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多采用轴向功率密度计算(式1),但事实上,由于天线架设具有一定高度,并且下倾角较小,对于基站附近活动的人群而言,受到影响更多的是基站天线旁瓣,而且监测时,也往往难以达到天线主轴的高度,监测的值多为天线旁瓣的辐射值。因此,需要对式(4)中天线增益做出修正,以计算在垂直方向上基站天线非轴向功率密度分布规律。设修正函数为f(θ)·f(φ),则式4可以修正为:

式中:Ph—水平地面功率密度(μW/cm2);P—馈入天线端口实际发射功率(dBm);G—天线增益(dBi);L—天馈系统损耗(dB);rh—水平地面上监测点与基站天线距离(m)。

对于函数f(θ)·f(φ),其中θ、φ分别为垂直面与水平面上与天线轴向的夹角,当f(θ)与f(φ)为1时,式(7)与式(4)等同,即式(7)可以看做式(4)的拓展,是一种实用性更广的公式。根据图1中WCDMA基站天线方向图,水平面变化近似圆,f(φ)变化较小,而垂直面变化较大,因此f(φ)=1,式(7)可简化为:

利用均匀直线天线阵可以很好地模拟图1中WCDMA基站天线垂直方向图四旁瓣特点,其拟合公式和拟合图分别如式(9)、图4所示。

图4 WCDMA基站天线垂直方向图(左)及均匀直线天线阵模拟图(右)

根据式(8)及式(9),即可预测出在地面水平方向上某点(图5)的电磁辐射功率密度:

从图5中可以推算出式(9)中的θ计算公式为:

式中:H为测点距离天线的垂直高度(m),d为测点距离天线的水平距离(m),α为天线下倾角。根据式(8)、式(9)及式(10)即可对基站天线在水平方向的电磁辐射影响进行预测,分析评价其影响。

3.3.1 不同高度的水平方向电磁辐射分布

取2013年联通647个基站天线下倾角平均值10°,架顶实际最大功率44.77 dBm,天馈系统损耗6.8 dB,天线增益17.5 dBi(表3),在一定的架设高度下,当测点距离天线垂直距离分别为3、4、5、10、15、30 m 时,根据式(8)、式(9)、式(10)可计算出基站电磁辐射在这些高度上的水平分布规律,如下图6所示。

图5 基站附近水平面电磁辐射功率密度计算简化模型

图6 WCDMA基站天线不同垂直距离水平面上电磁辐射分布预测

由图6可知,随着垂直距离的增大,电磁辐射呈下降趋势。在某一垂直距离的水平面上,以H=10 m为例,由于WCDMA基站天线的四旁瓣特点,在水平距离<25 m时,电磁辐射强度虽然整体在下降,但有三个波峰,为跳跃式的变化。每个水平面的最高值并非出现在距离天线最近处,而是在天线主瓣与该平面的交点,并随着垂直距离的增大,波峰向后移动,这是与基站天线具有较强方向性相对应的。

当H=3 m时,水平距离13~18 m处功率密度超过了HJ10.3-1996中对于通信基站单个项目电磁辐射强度的评价限值要求(8μW/cm2)。当垂直距离>4 m时,通信基站单个项目电磁辐射强度低于限值要求(8μW/cm2),因此,对于基站天线的防护而言,不仅需要根据其轴向变化规律,制定水平防护距离(图3),而且需要根据不同垂直距离处电磁辐射在水平方向的分布,确定垂直防护距离。依据本文的结果,对于WCDMA基站而言,垂直距离>4 m是可行的。

3.3.2 下倾角对电磁辐射在水平面分布的影响

与上述预测参数相似,设架顶实际最大功率44.77 dBm,天馈系统损耗6.8 dB,天线增益17.5 dBi(表3),天线假设高度为15 m,当天线下倾角分别为5°、10°与15°时,水平地面电磁辐射功率密度分布如图7。

图7 不同下倾角时基站天线水平地面电磁辐射分布预测

由图7可知,与图6相似,在近距离处,辐射强度受旁瓣的影响,也是跳跃式下降。随着天线下倾角的增大,水平地面上电磁辐射最大值向距离减少的方向移动,并且最大值有变小的趋势。这是由于下倾角越大,主轴上电磁波在越近的范围达到地面,并且衰减途径变短,因此其值会增大。这说明,在实际的基站建设与管理中,下倾角也是影响电磁辐射的重要因素,增大下倾角,天线影响范围变小,但监测值会升高,减小下倾角,天线影响范围会增大,但由于衰减途径变大,最大值也会相应降低,需要在综合考虑基站信号覆盖度、周围敏感建筑、发射功率及到达地面功率的基础上,设置合适的下倾角。

3.4 现场实测与验证

为对预测公式进行验证,选择了联通2013年一新建WCDMA基站进行了实际测量,并与理论预测结果进行了验算。该基站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五环路北朝来高科技产业园内,天线架设高度20 m,下倾角6°,方向角0°/120°/240°,0°方 向 有 一 广 场 与 园 内 道 路 (图8a)。测定时在此方向每隔5 m布点,直至150 m,实际测定结果与理论预测值见图8b。

监测结果表明,实测值与理论值有较好的符合关系,在50 m范围里,由于旁瓣的影响,呈跳跃式的变化,并且在主瓣的作用下,预测值与实测值最后一个波峰均出现在140 m处。由此可见,本文中采用的预测模型与公式能较好地反映WCDMA基站对水平方向的电磁辐射影响。

3.5 基站电磁辐射防护建议

图8 实际监测点位(a)及水平地面电磁辐射预测值与理论值(b)

(1)计算结果表明,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功率密度最大区域集中在轴向方向,该方向电磁辐射的防护是主要对象。可采取的措施为一方面为合理设置天线朝向,防止保护目标进入主瓣影响范围,但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下,往往难以实现;另一方面为设置足够的防护距离或根据“可合理达到尽量低”的原则,降低发射功率,使天线主瓣到达保护目标时,功率密度已经降低到控制标准以下。

(2)根据预测结果可设置联通 WCDMA基站的水平与垂直防护距离。由图3可知,当轴向距离超过19 m时,功率密度值已经低于HJ10.3-1996中对于单个项目电磁辐射的评价值(8μW/cm2),由于天线下倾角一般较小(<10°),在目前联通 WCDMA基站运行参数下,该距离可以看作水平的防护距离。根据图6,在垂直距离为3 m的水平方向上,有超过限定值8μW/cm2的空间,而4 m时已没有超标空间,因此,4 m可以认为是WCDMA基站的垂直防护距离。

(3)计算结果表明,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影响的敏感区域主要为轴向与垂直距离<3 m的空间内,因此在基站建成后,应当加强此区域的监测,如正对天线的受保护目标或架设在城市楼顶基站,一方面考察其水平与垂直方向是否预留了足够的保护空间,另一方面进行辐射监测。此外,在公众活动的水平地面上,电磁辐射最大值往往不出现在基站附件,而是在天线主瓣达到地面处,虽然在垂直距离超过4 m的水平方向上,没有超标空间的出现,但在实际监测时,应对这一现象予以考虑。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是在理想状态下进行的预测,旨在为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参考,没有考虑实际环境中障碍物对电磁辐射的吸收、电磁波自身的反射、衍射及绕射等因素,这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需要更系统、全面地研究。

4 结论

根据联通2013年WCDMA基站建设与运行参数,采用轴向功率密度预测公式与均匀直线天线阵对其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进行了预测。结果如下。

(1)天线轴向方向是 WCDMA基站电磁辐射功率密度的集中区域,当轴向距离超过19m时,功率密度值已经低于HJ10.3-1996中对于单个项目电磁辐射的评价限值(8μW/cm2);

(2)当垂直距离<3m时,水平距离13~18m处功率密度超过了HJ10.3-1996中对于通信基站单个项目电磁辐射强度的评价限值要求。而当垂直距离>4m时,水平方向上已经没有超标空间;

(3)增大天线下倾角,其影响范围变小,但监测值会升高,减小下倾角,天线影响范围会增大,但由于衰减途径变大,最大值也会相应降低;

(4)实际监测与预测结果相对照表明,本文采用的预测模型与公式与实际监测值符合性较好,能够反映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的环境分布及影响。

(5)本文是在理想状态下进行的预测,在实际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干扰因素,如障碍物对电磁辐射的吸收、电磁波自身的反射、衍射及绕射等,需要更系统、全面地研究。

[1]李纯朴,李 宁,李 军.移动通讯基站电磁辐射污染分析及对策[J].环境保护科学,1998,24(6):23~26.

[2]刘峥嵘,彭江龙.移动通信中的电磁辐射与健康[J].邮电通信技术,2002,12(12):2~4.

[3]黄云飞,黄美美.900MHz移动通信系统基站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J].微波与卫星通信,1996(1):29~33.

[4]朱 丹,戴继伟.移动通信基站的环境电磁辐射测量与分析[J].上海环境科学,1997(11):32~34.

[5]王 毅,徐 辉.认识移动通讯基站电磁辐射特点保护城市电磁环境[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3(5):1.

[6]国家环境保护局.GB8702-19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局,1988.

[7]国家环境保护局.HJ10.2-199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局,1996.

[8]国家环境保护局.HJ10.3-199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局,1996.

[9]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发[2007]114号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局,2007.

[10]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DB11/T 784-2011移动通信基站建设项目电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S].北京: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猜你喜欢

功率密度电磁辐射倾角
4.微波炉的电磁辐射大吗?
用频装备带内多频电磁辐射阻塞干扰效应预测方法
高功率密度电机在多电/全电飞机中的应用研究
车轮外倾角和前束角匹配研究
系列长篇科幻故事,《月球少年》之八:地球轴倾角的改邪归正
室内电磁辐射污染的控制方法
论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护措施
液体摆环形电阻式倾角测量仪的设计
He—Ne激光辐照种子光强的研究与设计
深井厚煤层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关键技术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