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主要针叶造林树种造林技术研究

2015-04-20苏顺军

绿色科技 2015年11期
关键词:针叶间伐树种

苏顺军

(重庆市九龙坡区林场,重庆400051)

1 引言

森林可为人类生活提供食物、燃料、木料、药材和其它生存物质,人类的文明起源与森林密不可分[1]。除提供各种生存、生活必须的物质和原材料之外,森林还具有固碳释氧[2]、净 化 空 气[3]、自 然 防 疫[4]、除 尘 减 噪[5]、调节 气 候[6]、缓 解 热 岛 效 应[7]、涵 养 水 源[8]、保 持 水土[9]、美化环境[10]等生态效益。另外,森林还是多种野生动物的生存、活动场所[11]。森林的重要性不可言喻,当前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质量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地方环境好坏的重要因子之一。以适地适树为原则,选用抗性好、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作为主要造林树种进行造林活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造林效果。本文针对重庆市特殊的气候、地形地貌及土壤条件,以适宜重庆市造林应用的8种针叶造林树种为研究对象,对8种针叶造林树种的造林技术进行总结,并展望了重庆市主要针叶造林树种的发展。

2 研究区域概况

重庆位于中国内地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地跨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辖区东西长470 km,南北宽450 km,幅员面积82 402.95 km2。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有“山城”之称。重庆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18℃,最热月份平均气温26~29℃,最冷月平均气温4~8℃,平均降水量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在1 000~1 350 mm,年日照时数1 000~1 400 h。重庆市的主要气候特点可以概括为: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空气湿润,降水丰沛,森林覆盖率43.1%。

3 重庆市主要针叶造林树种

重庆森林造林树种多样,多为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树种,针叶树种相对较少。虽然树种数量上不占优势,但针叶树种造林比例却占重庆人工林相当大的比例。据重庆市二调数据统计,重庆市针叶林面积为152.5万hm2,占林分面积的76.3% ;阔叶林 面积 为39.5万hm2,仅占林分面积的19.8%。可见针叶树种是重庆造林优先选用或喜好的树种。重庆市主要针叶造林树种共有8种,分别为马尾松、日本落叶松、华山松、湿地松、水杉、杉木、柳杉和川柏,均为用材林木树种,且多为高大乔木(表1)。

表1 重庆市主要针叶造林树种简介

4 重庆市主要针叶造林树种造林技术

4.1 马尾松造林技术

马尾松在重庆的主要宜造林地在海拔1 200 m以下区域,适宜酸性土壤。条播育苗,每年2~3月播种,每亩用种量约5 kg。造林时间一般为每年1~2月,块状整地,栽植穴长×宽×深要求为50 cm×50 cm×30 cm,一年苗栽植密度240~450株/亩,应注重磷肥的添加。一般林分郁闭度超过0.9以上时需间伐,间伐强度一般为总株数的25%~35%,间伐后要求郁闭度0.7以上,主伐25~30龄。

4.2 日本落叶松造林技术

日本落叶松在重庆主要宜造林地在海拔900~2800 m地段,适宜酸性土壤。条播育苗,4月播种,每亩用种量约4~5 kg,亩产苗10万株左右。造林时间推荐为3~4月,穴状、鱼鳞沟或水平沟整地。穴状整地栽植穴长×宽×深要求为40 cm×40 cm×30 cm,2年生苗栽植密度110~170株/亩。适度间伐,间伐后最终保持1 200株每公顷。主伐35~40龄。

4.3 华山松造林技术

华山松在重庆主要宜造林地在海拔800~2 000m区域,适宜酸性土壤,耐阴。一般3月播种,每亩用种量约122~125 kg,亩产苗15万株左右。大窝整地,栽植穴长×宽×深要求为50 cm×50 cm×40 cm,栽植密度200~300株每亩。初始间伐时间约15~20龄,一般在林分表现出自然分化时间伐,间伐强度一般为总株数的25~30%。主伐30~40龄。

4.4 湿地松造林技术

湿地松在重庆主要宜造林地在海拔600 m以下,土层厚度30 cm以上的酸性土壤中。播种时间2月上旬至3月中旬,苗木出土4~5月龄时需及时截根。湿地松不耐阴,须选择向阳坡地或平地栽植。冬季、春季均可造林,块状整地,栽植穴长×宽×深要求为50 cm×50 cm×30 cm,栽植密度200~300株每亩,栽植时适当截根。间伐时间一般在8~10年龄。主阀25龄。

4.5 水杉造林技术

水杉在重庆主要宜造林地在海拔1200 m左右,土层厚度30 cm以上的酸性土壤中。扦插繁殖,春季扦插,采用一年生枝条作插穗,每亩扦插2~3万株。以2年生苗造林,块状整地,栽植穴长×宽×深要求为50 cm×50 cm×40 cm,造林密度110株每亩。初始间伐时间约15~20龄,间伐强度一般为总株数的20~30%,间隔8~10年。

4.6 杉木造林技术

杉木适宜在重庆境内各地栽植。12月至次年1月播种,亩用种量6~8 kg,亩产苗4万株左右。一年生苗造林,栽植穴长×宽×深要求为50 cm×50 cm×30 cm,初始造林密度160~200株每亩,一般于春季雨后造林。初始间伐时间约7~8龄,以下层疏伐为主,保留1300~1500株/hm2。

4.7 柳杉造林技术

柳杉在重庆的主要适生造林区域在海拔600~1200 m山区坡地土层较厚区域。春季条播育苗,每亩用种5~7 kg,亩产苗13~20万株,一年生苗即可用于造林。春季造林,栽植穴长×宽×深要求为50 cm×50 cm×40 cm,栽植密度120~150株/亩。初始间伐时间约10龄,通常采伐时间为40龄。

4.8 川柏造林技术

川柏在重庆的主要适生造林区域在海拔800 m以下地区,微酸、中性或微碱性紫色土均可栽植,用材林需土层厚度≧60 cm,生态涵养林土层厚度要求较低。条播育苗,每亩用种3~4kg,亩产苗10万株,一年生苗即可用于造林。造林时间为每年“立春”至“雨水”之间,块状整地,栽植穴长×宽×深要求为60 cm×60 cm×20 cm,栽植密度300~400株/亩。栽植后需抚育,林分郁闭度达0.9以上时需间伐,间伐强度为总株数的25~35%,通常采伐时间为30~40龄。

5 发展与展望

合理的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是提升地方经济、促进地方增收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所列8种主要针叶造林树种是当前重庆市造林应用最多、表现最好的造林树种。在这一的区域内,其产量、适应性、抗性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他针叶树种。此8个针叶树种在重庆能充分利用自然生产潜力,木材的质量和品质较高,林木抗性较强,并且能够充分发挥森林多种功能和效益。8个针叶树种中,水杉主要作为生态林造林树种,其余7个树种一般作为用材林造林树种,也常作为生态林造林树种。作生态林造林树种应着重考虑其生态服务功能、生态效益及生态服务价值,依据生态生态服务功能、生态效益及生态服务价值最大化的经营模式开展造林营林活动;作为经济林造林树种,应在充分考虑林分经济价值的同时兼顾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根据具体树种的生长型、生活型以及形态、生态特性,按照适地适树原则选择造林树种和造林地。整体上,应充分考虑重庆针叶树树种与阔叶树树种的比例特征,做到比例合适,同样,也应注意针叶树种之间的比例关系,做到比例合适,并适当提高针-阔、针-针混交林比例。

[1]黄 巍,贺沁风,赵玉林,等 .森林文化与人类文明[J].陕西林业科技,2006(3):72~74.

[2]周玉荣,于振良,赵士洞 .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和碳平衡[J].植物生态学报,2000,24(5):518~512.

[3]靳 芳,余新晓,鲁绍伟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学服务功能及其评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150~151.

[4]李梓辉 .森林对人体的医疗保健功能[J].经济林研究,2002,20(3):69~70.

[5]谢英赞,何 平,方 文,等 .北碚城区不同绿地类型常用绿化树种滞尘效应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1):97~104.

[6]刘梅香,张金平 .森林调节气候功能与创建森林城市的几点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5):128~131.

[7]何介南,肖毅峰,吴耀兴,等.4种城市绿地类型缓解热岛效应比较[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6):70~74.

[8]姜文来 .森林涵养水源量的价值核算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3,17(2):34~40.

[9]连军营,刘 康,王 俊,等 .城市森林减少的暴雨径流效益定量与分析- 以西安市建成区二环内建成区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08,28(6):28~31.

[10]姜 艳,尹光天,孙 冰,等 .我国森林景观生态研究进展[J].生态科学,2008,27(4):283~288.

[11]张 颖 .森林生物多样性评价模型的改进[J].林业经济,2008(12):48~52.

猜你喜欢

针叶间伐树种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其水源涵养能力研究
不同林龄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针叶和根系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一次间伐对速生桉树大径材增长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
山西临猗苹果园间伐技术应用效果调查与评价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雪景
人工营造混交林树种的选择与配比
风雨海棠
瑞典林主协会提高工业木材和针叶锯材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