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年中国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决赛的技战术研究

2015-04-20杨涛周继和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3期
关键词:德约纳达尔接发球

杨涛 周继和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中国网球公开赛是是亚洲地区设置最全、级别最高、参赛球员最多的国际网球赛事。赛事级别为WTA皇冠明珠赛事,ATP500赛。男女赛事同期举行的中国网球公开赛在整体级别上仅次于四大满贯赛,与印第安维尔斯赛、迈阿密赛和马德里赛并称“四大超级赛事”。随着中国网球公开赛影响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世界优秀运动员加入了进来。德约科维奇与纳达尔这样的重磅级选手也慕名而来。尤其德约科维奇在此项赛事中可以说是如鱼得水,在2004年举办以来,德约科维奇已经获得5次冠军的优异成绩。在2015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决赛上以6-2/6-2战胜了纳达尔,成就了自己6冠王的伟绩,并连续四年获得了该项赛事的冠军。纳达尔在此项赛事上获得两次亚军,一次冠军。随着两者在世界网球上的影响力不断递增,二者交手可以说是不分伯仲,所以通过对2015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决赛上二者技战术的对比分析,总结出网球运动中技战术运用的前沿动态,为广大网球运动员比赛时技战术的运用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意见,同时也为我国运动员的训练指明方向。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的研究对象是2015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决赛纳达尔对阵德约科维奇。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研读国内外有关网球技战术统计的著作,包括中国网球公开赛的发展现状及近年来的技战术分析。掌握前人的研究水平和最前沿的理论状况,为该研宄提供理论依据。

1.2.2 数理统计法

该文对2015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决赛两名运动员的比赛过程数据统计,并进行分析,得出一些关于近年来最前沿的网球技战术特点。

1.2.3 录像观察法

通过对2015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决赛视频的观看,对两名运动员的技战术特点及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一些结论,为两名运动员的技战术对比分析,提供一些有力的证据。

1.2.4 对比分析法

该文对两名运动员发球及接发球技战术、得分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分析两名运动员存在的差异和共同点,从而分析差异存在的原因,为促进我国网球项目技战术的发展提出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德约科维奇在此次决赛中以6-2/6-2(2-0)战胜了纳达尔,成为了该项赛事的6冠王,整场比赛用时(第一盘41min,第二盘49min),总共1h30min。该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德约科维奇及纳达尔对阵的2盘比赛进行对比分析:

2.1 发球及接发球技战术的分析

表1 德约科维奇与纳达尔发球及接发球的数据统计

表2 德约科维奇与纳达尔相持阶段的数据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一发成功率德约科维奇的85%高于纳达尔的80%,另外在一发与二发的得分率上,纳达尔在两盘比赛中都低于对手德约科维奇,这是德约科维奇赢得比赛的直接原因,从另一个方面也表明了纳达尔的发球与接发球能力不足。此外,在比赛过程中,纳达尔接发球得分率远远低于德约科维奇,德约科维奇发了57次球,纳达尔只赢得了19个球,而纳达尔发了48次球,德约科维奇赢了24个球,这也充分说明德约科维奇的发球技术很好,角度、落点都很到位。整场比赛德约科维奇发了7个ACE球,双误为0,而整场比赛纳达尔的ACE球为0,但是双误却,1个,这可见纳达尔的发球威力不足,整体发球状态不够好,同时也说明德约科维奇的接发球稳定性高,失误率低。

2.2 相持阶段两名运动员技战术的分析

制胜分是指运动员主动得分,强势得分,迫使对方无法防守,无法用球拍触及到球而得分。从表2可以看出,第一盘德语科维奇与纳达尔的制胜分差距还不是很大,第二盘德约科维奇既然拿到了15制胜分,而纳达尔只拿到了3个制胜分,这充分说明德约科维奇对比赛的掌控的很好,直接得分能力比较强。从而纳达尔的攻击力比较弱。整场比赛德约科维奇的破发成功率达到了83.5%,可见纳达尔的发球局被破的几率很大,这也在一方面说明他的攻击力不足,也有可能是腿伤的缘故。而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德约科维奇的防守能力较强,这也是他赢得比赛的关键。非受迫性失误是主动失误,送分,整场比赛德约科维奇两盘比赛非受迫性失误均比纳达尔高,小德高达20次,纳达尔15次。可见德约科维奇对球的控制还不是很稳定,攻击效果不好,也充分体现了纳达尔防守型打法的特点。在整场比赛中德约科维奇的网前得分率为25%,纳达尔则为0%,可见德约科维奇在比赛中还是比较主动的,而纳达尔则趋于防守。

3 结语与建议

3.1 结语

(1)从发球局来看,德语科维奇的发球局优势明显优于纳达尔,一发成功率及得分率又高于对手,发球得分是他赢得比赛的主要手段。可见发球的稳定性与速度是十分重要的。在接发球阶段,德语科维奇接发球得分率高于对手纳达尔,接发球比较稳定,失误率低,而纳达尔接发球不够稳定,失误率较高。

(2)在相持阶段,德约科维奇主动攻击意识比较强,制胜分远远高于对手纳达尔,这也是其赢得比赛的重要原因。此次比赛德约科维奇的发球局很强势,没有被破发,纳达尔被破发,可见德约科维奇攻击力与防守较强,纳达尔攻击力与防守较弱,这也可能其腿伤的缘故。而该次比赛德约科维奇的主动失误送分较多,可见其攻击意识较强的同时,其稳定性不够。纳达尔网前得分意识较弱,总是趋于防守,没有主动出击意识。

3.2 建议

(1)发球是现代网球比赛中是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得分的主要手段,发球技术、战术专项训练尤其重要。我国网球运动员应该在发球技战术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

完善发球的技术,提高发球的速度与稳定性,并且多模拟比赛的战术进行练习。

(2)接发球的好坏直接影响对手的反攻,我国运动员应该加强在接发球阶段对不同对手的打法类型以及发球的技战术特点进行分析,在比赛中调整自己的站位和技战术。在训练中不仅要训练接发的能力和意识,而且要对接发球的路线和落点进控制,完成接发球并准备防守反攻。

(3)在相持阶段,要有主动出击的意识,不要一味的防守,应该采取底线和网前相结合的战术来打乱对手的击球节奏,从而获得制胜的机会。

(4)注意负荷强度和负荷量的科学安排,应避免不注重科学训练导致的受伤。

[1]胡亚斌.八位世界优秀男子职业网球选手的技战术特征[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8.

[2]邢晓圆,郭开强,陈万军,等.对2006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选手技战术指标的统计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6(6):59-60.

[3]吴云.从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的特点看我国竞技网球运动的发展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5):27,98-100.

[4]陶志翔,祁兵,林建健.费德勒与纳达尔对阵时发球阶段技战术特点的对比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1):1560-1562.

猜你喜欢

德约纳达尔接发球
澳网将允许俄选手和德约参赛
温网夺冠后德约目标是美网
近期世界大赛女排主要对手接发球效果的对比与对策研究
德约 来点信心
网球训练的接发球技术与训练方式研究
德约科维奇与费雷尔技战术对比分析
对瓦尔德内尔、张继科2/3右半台短球接发球的研究
第52届世乒赛女子单打前3名选手接发球技术分析
纳达尔的“辣”体验
纳达尔的非典型红土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