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5-04-20崔晓妹
崔晓妹
【内容摘要】合理的引入历史故事不仅能够丰富历史课程的教学,也能够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提升学生参与历史课程的积极性。如果单一的以知识讲授的形式进行历史课程的教学,不仅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趣,他们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与体会也不会太深。历史故事的合理引入就能够化解这一问题,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够很好的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的合理引入能够极大的提升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效率。历史故事首先能够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提升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很多知识点以故事的形式进行讲授不仅易于学生理解与吸收,也能够让教学内容具体化,是对知识教学的良好辅助。
一、借助历史故事实现教学导入
历史故事可以为很多历史课程的教学起到非常积极的辅助效用。首先,以故事为导入点是历史课程的教学中一种非常好的导入形式。故事首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故事中往往有些情节波澜,通常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故事导入不仅能够为后续的知识教学提供铺垫,合理选择历史故事还能够让学生们从故事中获取一些启示,都会为知识教学提供很好的推动功效。
如在讲唐朝的“安史之乱”时,会讲到安史之乱的原因,原因之一就是唐玄宗后期统治是很腐败的,沉迷于酒色,就会提到杨贵妃这个人物。于是,就可以借助杨贵妃的故事导入新课。古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是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唐玄宗就派快马将荔枝运到皇宫,可见唐玄宗对于杨贵妃是非常纵容宠爱的。通过这个故事引出主题,学生在听故事中很自然的就进入“安史之乱”这一章的学习,对于教学内容也会更容易接受。课本中介绍的很多历史知识都是非常经典的内容,有很多丰富形象的历史故事对于这些内容展开了阐述。这些都很好的为历史故事教学提供了基础。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这部分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要让历史故事更好的辅助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二、透过历史故事使教学内容具体化
很多历史知识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对于学生而言,那些时代离他们已经非常遥远,那些历史情状他们也很难设身处地的去理解与想象。不仅如此,课本中对于很多内容的介绍是十分抽象的,对于史实的具体而深入的描述并不多。这些都会给学生学习时带来很多阻碍。想要化解这一问题,历史故事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功效。历史故事的阐述能够让很多抽象的历史情节具体化,能够借助故事的呈现给学生们更清晰的剖析那些历史过往。这对于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知无疑是非常有效的推动。
在讲解《经济危机》一章时,课堂上我给大家引入了如下故事:美国第一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时期,一位年轻的姑娘费尽周折终于获得了金店销售人员的职位,可以负担自己和母亲的生活支出。有一天,一个面色憔悴的男子走入了金店,看了多枚戒指后离开了,下班清点戒指时,姑娘发现戒指少了一枚,意识到是男子趁机拿走了戒指,如果拿不回这枚戒指,她就会失去这份工作,而且要赔偿。姑娘后来进了男子家门,跟他说了一些话,男子抓住姑娘的手表示感谢,戒指就这么失而复得。这个故事非常真实的给我们阐述了经济危机时期人民的生活情态以及生活疾苦,这个生活化的故事拉近了学生和那段历史的距离。学生们在这个故事的讲述中很深切的感受到了经济危机给普通民众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也感受到了那个时期人民生活的不容易,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自然会更深。
三、活用历史故事丰富课堂教学
历史故事的另一个显著教学功效在于它能够很好的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能够将理论化且沉闷的课堂教学氛围激活,让大家直观的感受到历史课程的学习乐趣。很多历史故事学生们都十分熟悉,这些历史故事也深受大家喜爱。教师可以抽出一部分教学时间让学生来进行历史故事的表演,这对历史知识的教学将会起到很好的辅助功效。
很多学生认为历史课很枯燥无聊,其原因之一就是历史课上大多数老师都是站在前面从头讲到尾,和学生的互动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低。如果让学生讲述知道的历史故事,或者组织学生对重要历史事件进行编排表演,如让学生在荆轲刺秦,鸿门宴等经典事件中亲自扮演历史人物,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感知历史。
结语
历史故事能够为初中历史课教学提供很多积极的辅助。教师可以采用历史故事导入教学,为后续的知识教学提供有力铺垫。历史故事的阐述能够让很多抽象的历史情节具体化,能够借助故事的呈现给学生们更清晰的剖析那些历史过往。历史故事还能够极大的丰富课堂教学,能够将理论化且沉闷的课堂教学氛围激活,让大家直观的感受到历史课程的学习乐趣,这对于历史知识的教学将会起到很好的辅助功效。
【参考文献】
[1] 陈蕾. 历史故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 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朱文倩. 历史故事:从聆听、理解到神入、对话[D]. 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徐波.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 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龙冈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