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怀化通道县坪坦河流域侗族民居布局研究
2015-04-19余凌云
余 凌 云
(怀化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0)
湖南怀化通道县坪坦河流域侗族民居布局研究
余 凌 云
(怀化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0)
为研究湖南怀化通道县坪坦河流域6个申遗侗寨民居的布局特点,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查阅,研究出其民居的选址特点为:因地制宜、讲究风水、安全第一;布局形式为:山脊型、山麓沿河型和平坝型三种;总体布局特点为:顺应地势、以鼓楼为中心。
民居,布局形式,布局特点,建筑文化
1 坪坦河流域侗族民居概述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自治县境内坪坦河流域侗族聚居核心区村寨均为纯侗族村寨,占全县侗族村寨总数的32%,面积约234 km2,其中芋头、坪坦、高步、横岭、阳烂和中步6个申遗侗寨保存现状较好,都保存有较完整的居住群落。6个侗寨共有1 594户,7 318人,民居1 549栋。民居主要为干栏式建筑,整座建筑凿榫打眼、穿梁接拱、立柱连枋不用一颗铁钉,全以榫卯连接,结构牢固,接合缜密,体现了侗族工匠高超非凡的建筑工艺水平。这些民居依山傍水汇聚成群落,与自然山水浑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与公共建筑互相呼应,蕴含着侗族的文明形态和生活模式,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文明。
2 坪坦河流域侗族民居布局特点
通道县侗族人民生活在崇山峻岭中,溪流纵横,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坪坦河流域申遗侗寨有的坐落在山谷平地、有的坐落于山麓缓坡台地,有的位于沿江河畔,有的建于陡坡陡坎。民居房屋多沿等高线排列,依山脉趋势和河流走向而建,形态均表现出不规则的自由倾向和多方位的空间特征,平面布局灵活,反映了山地建筑的特色。侗寨选址讲究风水,多依山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不特别讲究正南正北的建筑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
2.1 民居选址特点
1)先祖基于自然观的选址。侗族人对于自然现象的朴素认知,以及对地形地貌的崇拜意识是侗寨选址的重要依据。侗族先祖在选址时首先考虑是否有适宜耕作的土地、充足的水源、易于建房的地形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等。坪坦河流域申遗侗寨均靠近水源,便于生产生活,河坝农田又易于耕作。例如芋头侗寨,最早的村寨为牙上寨,位于界顶。芋头村所在地山谷狭长,谷中的平地很容易就能整理成耕地,人们在山上居住,不会占用耕地。并且芋头山脊所对的方向是东面,在山区,这样的朝向有利于接受上午的阳光[1]。随着人口的增长,住宅不得不往山脚发展。于是,半山和山坳成为第二批的定居点;最后发展至山脚芋头溪边,依水而建,形成中寨和下寨两个居民点。2)基于风水观的选址。坪坦河流域申遗侗寨民居选址均讲究风水,多立于山地,山地之中往往有小溪流穿越而过,形成平缓谷地,这种地势侗族居民称之为“坝子”。侗族的村寨大多立于“坝子”的周边地带,当地居民称之为“坐龙嘴”。蜿蜒的山脉谓之龙脉,龙脉止于坝子,称为“龙头”。在龙头之后的龙脉,具有很强的锐气,居民为保村寨之平安,于是在龙脉上种植“风水林”,以挡住过强的气势[2]。例如,芋头侗寨背靠连绵起伏的群山,面向蜿蜒而过的芋头溪,其民居就坐落在典型的“坐龙嘴”上。横岭侗寨选址于坪坦河与逐渐低缓的群山斜坡之间形成的平坝之上,背山面水,藏风聚气。中步东西两侧为由北向南两条连绵的山脉,西侧有上铲山、屎梁山,东侧有牙大山、铲船山,中间为陇梓河,中步村落5个自然村均沿河流呈背山面水之势。3)基于安全理念的选址。由于艰险的自然条件和历史上复杂的族群关系,侗族人形成了以安全为导向的聚居理念。他们在建寨选址时首先考虑村寨的防卫特性,所以大多数侗寨都以山为屏障,依山势将房屋建在坡地或悬崖之上。
2.2 民居布局形式特点
据村寨的选址,可以将侗寨分为山脊型、山麓沿河型和平坝型三种形式。山脊型:村寨坐落于山麓脊梁处。这种村寨有着比较好的居住舒适度,建筑的地势高,通风、光线条件都比较好,其周围的山地非常适合种植。山涧中的泉水溪流是居民的优质生活水源,并为水产养殖提供了便利条件。山脊型村寨中民居建筑,多按山势高低,从上而下呈梯形展开建造。典型的山脊型侗寨如芋头侗寨的上寨与中寨部分(见图1,图2)。山麓沿河型:村寨依山傍水而设立于山脚。这种村寨由于地势束缚较小,村寨中的建筑较为密集,村寨规模较之山脊型要大,但其舒适度要比山脊型差。在村寨后山的山坡上,要种植风水林,在进出村寨的出入口处,要设置寨门。如芋头侗寨的下寨(见图3)、阳烂侗寨(见图4)、高步侗寨等,都是较为典型的山麓沿河型侗寨。平坝型:村寨建在坝子上。由于地势平缓,视线开阔,寨子一般规模较大,能达到两三百户。村寨中有溪流经过,但是并无山势的庇护,旧时为防强盗的袭扰,寨子周围会修建围墙,寨内布局为典型的村寨布局。平坝型以坪坦侗寨和横岭侗寨较为典型(见图5,图6)。
3 民居总体布局特点
3.1 顺应地势
山脊型侗寨多沿等高线平行或垂直排列,在进行民居建造时,首先对地形进行适当修改,在不同高度形成与民居等宽的台地,如此,顺应地势,鳞次栉比的坐落于不同的台地上,虽各建筑朝向不一,间距不等,仍形成统一的整体。山麓沿河型侗寨民居或沿山脚顺次排列,或沿河流线性排列。平坝型侗寨民居呈簇拥状坐落于坪坦而开阔的坝子上。例如芋头侗寨上寨大部分民居建筑沿等高线平行布置,少量民居建筑与等高线垂直或斜交,中寨和下寨沿山脚和河流排列。高步侗寨,民居大多依山傍水而建,排列密集而整齐有序;少量民居延伸到了山谷深处,平行等高线坐落于不同的台地上。
3.2 以鼓楼为中心布局
坪坦河流域申遗侗寨民居社会组织模式遵循以血缘与地缘共同决定的“家庭—房族—寨—款”社会组织结构。家庭是侗族血缘联系的最小单位,房族由源于一个共同祖公的五服之的家庭组成,房族内部由族长来处理各种事务,族长一般为具有威望的长者[3]。地域临近的几个房族构成寨,管理者为寨老,对其内部的所有房族、所有家庭进行约束和管理。地缘相近的侗寨联合而成“款”,款的管理方式主要有讲款、立款。例如坪坦侗寨,整个寨子分成五个组团:中心寨、高坪寨、吾牙寨、对门小寨和南部小寨,民居以鼓楼为中心向心布局,周边的公共建筑与民居形成内聚向心的簇状组团。中心寨最大,形成以寨中鼓楼为中心的向心型布局;其他四个小组团高坪寨、吾牙寨、对门小寨和南部小寨围绕着中心寨,分别以高坪鼓楼、合欢鼓楼、鲁济鼓楼和高观鼓楼为中心展开布局。而这些鼓楼中除了高坪鼓楼为一个房族拥有外,其他四个鼓楼并非一个房族单独拥有,而是不同姓氏居于同一地段的标志,这说明了侗族的聚居是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4 结语
坪坦河流域申遗侗寨民居建筑文化是侗人智慧与勤劳的结晶,在历史的长河中它虽然有着一定程度的进化演变,但是总体是体现着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侗族人以虔诚、敬仰的心向大自然索取生存环境,带着感恩的心维护着自然的一草一木。无论是民居建筑的外观,还是民居建筑的布局,都保持着与自然高度和谐、融合,质朴而纯真。
[1] 蔡 凌.侗族聚居区的传统村落与建筑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4:98.
[2] 任 爽,程道品,梁振然.侗族村寨建筑景观及其文化内涵探析[J].广西城镇建设,2008(2):56-58.
[3] 赵晓梅.黔东南六洞地区侗寨乡土聚落建筑空间文化表达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12:67.
On layout of local dwelling houses of Dong Nationality along Pingtan River of Tongdao County in Huaihua City of Hunan
Yu Lingyun
(HuaihuaCollege,Huaihua418000,China)
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layout features of the six local dwelling houses which are applied for the World Heritage along Pingtan River of Tongdao County in Huaihua City of Hunan,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reviewing literature, 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location features of these houses, including the layout consistent with its geographic features, the adherence to Fengshui, and foremost safety in the design, its layout forms are ridge type, type of mountains along rivers and flatland type, its wholesome layou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adaptation to the topography and the concentration on the drum-house.
local dwelling house, layout form, layout feature, architectural culture
1009-6825(2015)30-0020-02
2015-08-10
余凌云(1983- ),女,讲师
TU25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