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趋势
2015-04-18姜晓霞
姜晓霞
(重庆原创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重庆市合川区 401520)
探析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趋势
姜晓霞
(重庆原创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重庆市合川区 401520)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与经济都取得了较大发展,再加上人口的日益增加,当前很多资源和能源被过渡消耗,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峻,破坏了生物链,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应更加关注生态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紧跟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步伐,走出条经济、社会、环境与资源能够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探讨了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趋势,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趋势
引言
在最近的几年时间中,园林绿化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导,各个城市在对绿化建设加大投入的同时也形成了不好的攀比现象。有些地方过分的强调景观建设,不重视自然生态、地域民族文化等。建设大量的园林绿地,破坏城市原来的自然生态。有些地方还把园林绿化建设当做“政绩工程”进行实施,建造园林施工时反季节,中标价格低,导致低质量高耗能、工期短。这些不良的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绿化的成果,完全是实施高投入低效益的发展,为我国的绿化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
1 城市园林绿化现状分析
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迅速,改善环境、绿化生活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在城市绿化建设中想要提高成活率、降低成本、收益高的树种,就必须根据当地的环境和土壤状况选择优良的树种,一般都选择优良的乡土树种,主要是乡土树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较强的水土适应能力。城市绿化建设要因地制宜,应当将本土园林植物作为首选,适合当地气候条件。不要盲目的选择外来物种,容易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有些外来物种在本地经过长时间种植也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但同样存在部分引进植物生长状况堪忧的情形。由于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部分植物在气温低时,会有冻害生长状况不佳,病虫害相当严重,能否存活下来就是一个难题,绿化效果根本没有可提之处。这些外来物种最后的命运值得关注,由此告诫人们本土树种才是园林绿化的主要力量,才是最经济最实用的选择。
在城市建设中,有许多城市园林在绿化建设中,为了使绿化效果立竿见影,不根据当地的气候自然条件,盲目的种植大面积的草坪,以此代替种植树木。在大面积种植草坪的同时也引进一些外来树种。草坪的绿化效果见效很快,但是生态效益却不如乔灌木。大面积种植草坪现已成为最不受欢迎的绿化方式之一。
从经济投入的角度来看,草坪和树木的投入比例是10:1,但是产生的生态效益比例确实1:30,两块面积相同的草坪和树木种植地,树木种植地的制氧能力是同面积草坪的几十倍,树木在改善城市气候环境、空气净化、降低热量、减少噪音等方面是草坪的20倍以上。草坪在浇灌、除草、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管理上成本高。这些与建设节约型绿化园林的思想主题不符。对于收益效率低的植物应该减少其种植面积,多种植本地植物减少经济投入,提高生态建设收益。
2 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趋势分析
2.1 生态园林是可持续发展之本
要保证城市园林绿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以生态园林为基础,发挥植物的功能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建造出稳定的人工群落,以达到人可以和自然和谐共存的目的。生态园林的特点主要包含以下几点:①生态园林遵循着生态位原则,即城市园林绿化要找到适合的植物,在植物的选择上必须要合理,这样才能避免植物之间的竞争;②生态园林以多样性为主,建造城市园林主要就是充实生物的多样性,特别是物种的多样性;③生态园林的美观性,这就在不断地考验设计者的能力,做到既改善环境质量,又达到视觉上的美观,同时也体现园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2.2 节约建绿是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节约建绿倡导“三节一环保”的健康发展之路:“三节”就是节约用地、节约用水、节约资金;“一环保”就是追求生态环保、人居环境改善的节约型园林绿化。设计之初,就把这些考虑在内,能在最大的程度上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水资源,并减少资金的浪费。节约用地的措施:①大力提倡立体绿化、屋顶绿化、墙体绿化、见缝插绿等;②保护好自然的植物群落和自然的痕迹,维护好原有的自然生态体系。节约用水的措施:①选择适应性强的乡土植物;②安装喷灌、滴灌等;③利用河水、雨水、循环水等。节约资金的措施:①高标准规划设计,高质量建设施工;②采用新技术新措施。
2.3 科技兴绿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现如今,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园林建设已经从原来的观赏性向综合生态性过度。加强园林绿化的利技水平,是发展的趋势,科学技术是园林绿化的发展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绿地的存活率,保证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为园林植物群落带来稳定性。相关政府也在不断加强园林技术方面的研究,推广新的技术,加强绿化体系的建设,这是科技兴绿的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保障。
3 城市园林绿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分析
3.1 保护和发展城市生态结构
一般来说,一个地域的物种可以形成群落,而城市的群落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基本已经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结构,因而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当中,应当首先选择能够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物种,并在此基础上对物种的布局进行改善,从而促使当地的绿化形式更加合理。因此,在开展园林绿化之前,应当先对城市的结构进行充分的分析,将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建立在原有植被的基础上,在加强园林绿化的同时,使得绿化物种得以丰富,从而提高城市物种结构的稳定性和自我恢复能力,将园林绿化施工所产生的破坏降到最小程度。另外,在绿化施工之前,还应当通过调研找到城市绿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并制定合理的解决办法,可以通过引进新物种,从宏观上改善生态绿化建设。因此,城市园林绿化的关键在于保证植物的多样性,在实现园林绿化群落垂直结构的同时,并形成一定的层次,从而为植物的成长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为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2 发展空间绿化,提高土地利用率
在不影响城市绿化用地的前提下,对城市中原有的生态绿地、水面、苗圃等实施有力的保护,尽量以最小的改动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用最少的绿地打造高效的园林绿化环境,使得每个人工元素都能被覆盖绿色元素,走出一条节地型绿化道路,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如人口密集的区域,土地资源比较有限,可以充分利用墙体进行垂直绿化,或在桥体等地方实施绿化。采取空间绿化,不仅可以丰富城市景观,增加氧含量,而且还能具有滞尘、降温等作用,将绿化用地不足的问题有效解决。加强城市建设,有效协调城市建设与绿地保护的关系,做好自然植物群落的保护工作,特别是自然山、树与湿地等,对城市中的大树、古树做好存档管理,加强管理,减少再开发和再改造,降低园林建设的成本。
3.3 促进节水型园林绿化形式的开展
我国是人口大国,水资源严重匾乏,因此,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应当全面贯彻节水方针。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①由于滴灌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水资源,因而在缺水情况比较严重的城市可以加大滴灌技术的推广力度,节省水资源。②加大对抗旱植被的研究与推广,从而减少绿化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减少绿地用水。③提高节水意识,城市建设领导应当从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绿化方案,严禁因个人喜好而影响绿化建设。④采取因地制宜策略。由于生长在当地的植物能够更好适应当地的自然生长调节,因而可选取当地植被进行园林绿化,提高成活率,对建设节水型园林绿化非常有利。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加快,城市人口迅速激增,城市绿化用地逐年减少,给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增加了困难。为了在这一条件下,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并提高景观效应,以获取更高的生态效应和社会效益,应当不断调整园林的绿化措施,采用优化模式,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从而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1]王承志.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100.
[2]许志丹.城市园林绿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31:19252~19254.
[3]杨海芳.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问题与建议[D].吉林大学,2006.
S731.2
:A
:1673-0038(2015)05-0079-02
2015-1-16
姜晓霞(1984-),女,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市政园林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