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015-04-18张国祚
张国祚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张国祚
“四个全面”蕴含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刻战略思想,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为推进“四个全面”发挥灵魂与经纬的作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深度融合,主要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中国共产党优秀的革命传统文化;三是必须大力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监督与引导,为更好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
“四个全面” 战略思想 文化软实力 核心价值体系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是实现“中国梦”战略的大布局
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了,我国在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同时,许多积累起来的矛盾和新出现的问题,变得多发、频发、日益复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阶段明显不够均衡;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挑战严峻的深水区,许多障碍要跨越,许多禁区要突破,许多硬骨头要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任务十分艰巨;虽然反腐倡廉、“打虎拍蝇”成效显著,但把我党建设成为民、清廉、务实、高效、深得民心的政党,依然任重道远。显而易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摆在我们面前四项主要的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因此,迫切需要制定一整套系统的治国理政方略。正是在这样的宏观历史背景下,习近平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就“战略布局”而言,“四个全面”蕴含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刻战略思想,它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方向、战略目标、战略格局、战略重点,而且充满辩证哲理,是个内在联系、逻辑紧密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可逾越的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旨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建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制机制;“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相辅相成,共同为落实战略布局提供法律遵循和体制机制保障;“全面从严治党”则为前三个“全面”提供组织保障、政治保障、领导保障。这样的战略布局,既适应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又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要求;既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又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既有利于解决我国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实际问题,又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既抓住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又规划出统领中国发展的总纲。总之,“四个全面”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为处理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而规划出的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经纬蓝图。毫无疑问,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文化软实力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灵魂与经纬
文化软实力是相对物质硬实力而言的。一切看得见、摸得着、有形的、可以量化的、能够发挥物质作用的力量,都是物质硬实力。而一切看不见、摸不着、无形的、难以量化的、能够发挥精神、情感、智慧作用的力量,都是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导向应该是全社会所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其根脉应该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安全柱石应该是思想理论大厦和意识形态防线。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涵盖国民的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涵盖国民的道德、情操、气节、原则、胆识、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涵盖国民的行为规范、舆论导向、国家形象和国际话语权等。
显而易见,任何国家都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物质硬实力,一条腿是文化软实力。物质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文化软实力不行,可能不打自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颜色革命”、“阿拉伯之春”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无不起因于思想理论大厦的根基动摇、意识形态防线崩溃、核心价值观失范、失去舆论和人心的支持,即起因于文化软实力大厦坍塌。“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得住。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正是基于对文化软实力极端重要性的深刻思考,习近平又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体说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为推进“四个全面”发挥灵魂与经纬的作用。所谓“灵魂”,是指文化软实力事关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方向把握;所谓“经纬”,是指文化软实力的因素能渗透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各个环节。例如,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新要求,把“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作为“五位一体”不可或缺的一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时,无论是总目标,还是各领域具体目标,所涉及的都是文化软实力的研究范畴:制度、体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所强调的全面依法治国,无论是立法、执法、守法都与道德和智慧密不可分,都与文化软实力密切相关。2014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其中关于理想信念、作风纪律和“反四风”等问题,无不影响党的吸引力、凝聚力、公信力、领导力,无不涉及文化软实力。总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理论指导、精神动力、智力支持、道德规范。
全面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深度融合
为使全面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深度融合,主要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它们贯彻到“四个全面”的全过程,融入到“四个全面”的各项政策,体现在“四个全面”的各个环节,使这种“建设”、“培育”和“践行”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默契同步。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始终不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沁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心田,变成人们行为的自觉遵循。让全面深化改革的各个领域的建章立制,都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定的方向,都有利于鼓励人们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大法和各项具体法律法规,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而所有的立法者、执法者、守法者都应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培育者和践行者。让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都要有利于教育全体党员自觉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一言以蔽之,要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推进“四个全面”的题中应有之意。
二是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中国共产党优秀的革命传统文化。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同时指出:“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厚的政治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必须清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是中国社会历史的延续,全面深化改革的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历史的延续,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法制建设历史的延续,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历史的延续。毛泽东说过:“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习近平进一步强调:“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这里所讲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我所用”,既是对待传统文化的重要方法论原则,也是推进“四个全面”的方法论原则。只有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去与取、去与存、古与今、洋与中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使“四个全面”有根有据、协调推进。事实上,传统文化中治国理政的智慧和经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奋斗精神,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从严修身原则,完全可以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水乳交融。
三是必须大力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监督与引导,为更好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因为舆论引导工作,关系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认同,关系人心的向背和士气的提升,关系对党和国家事业大局的维护,关系党之存亡、国之安危。毛泽东说:“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江泽民说:“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胡锦涛说:“舆论导向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导向错误,误党误国误民。”习近平在谈到舆论引导重要意义时,特别强调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强调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增强社会责任感,真正起到激浊扬清、匡正祛邪的作用。而在舆论引导工作中,网络媒体是重中之重。我国网民有6亿多,手机网民有近5亿,微博用户3亿多,已经形成全球最庞大、最复杂的网络舆论场。网络,不仅是媒体技术、文化产业,更是意识形态阵地,它可以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状况。网络舆论如不引导,或引导不好,很容易冲击人们的价值判断和理想信念、冲击现实的社会秩序,甚至导致国家安全危机等;如引导得好,可以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只要我们牢牢掌握网上舆论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把握好时、度、速,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就能在众说纷纭中凝聚共识、唱响主旋律,消减网上负能量,增强网上正能量,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营造更良好的舆论场,赢得更多的民心,打下更深厚的群众基础,形成更强大的精神动力。
总之,在推进“四个全面”的过程中,只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只要舆论引导始终掌握主动权、占领制高点,那么,全面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推进“四个全面”就能实现深度融合,相映生辉,相得益彰。
〔责任编辑:赵 涛〕
张国祚,1949年生,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