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北文化的教育价值: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审视

2015-04-18杨文艺李月云

关键词:皖北文化教育

杨文艺,李月云

(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文化的教育功能一直内涵于文化的社会属性之中。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国家战略以来,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最为响亮的时代号召。就高校主体而言,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出台为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由观念变革向实践转向时期的一份纲领性文献,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纲要明确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就皖北文化而言,作为区域文化生态,皖北文化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一种根植于皖北特殊历史、地理空间的特殊文化生态,具有自身相对完整的文化结构、文化要素和文化精神。孕育了丰富的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中华医学等观念文化及其器物文化和遗存,为皖北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资源。目前,皖北文化教育价值的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理论困境和现实困难仍是皖北文化教育价值实现需要破解的难题。

一、皖北文化的教育资源

社会学意义上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是一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俗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总和;而“皖北”北望黄河,南接长江,西邻三秦,东达黄海,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孕育了皖北古老灿烂的文化,这里北接齐鲁文化、南临西楚文化、东连东海文明,多种文明的濡染成就了皖北文化多元多样的文化生态和包容兼蓄的文化品格。对皖北文化的历史地位,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1909-1997)教授,曾根据蒙城尉迟寺等遗址的考古发掘推测,这里可能存在着中国最为古老的文化,他指出,“如果把山东的西南一角、河南东南部,安徽的淮北与江苏的北部连在一起,这个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存确有特色”, “这里很可能在这个地区存在着一个或多个重要的原始文化”[1]。伴随着近年考古的新进展,皖北文化作为中华文明最为古老的发祥地之一的文化面貌将被进一步还原。由此,“皖北文化”不仅是一种地理划分,它犹如东方学意义上的“东方”、中国古典文学意义上的“江南”和现代史学观念上的“西部”一样,更是一个杂糅了历史感和文化力量的复杂能指。

文化研究指出,地方文化一般包括互为动因、相互关联的五个构成要素,即“人的文化资产”“地的文化资产”“时的文化资产”“事的文化资产”和“物的文化资产”[2]。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空间、文化生态,皖北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产生,又与环境相融合而具有皖北历史、地理、人文发展的显著特征。在这片土地上,曾经生活着“三子”“三曹”朱元璋等历史、文学和政治名流;遗存着亳州花戏楼、宿州皇藏峪与古运河遗址以及阜阳颍州西湖等名胜古迹;戏曲文化源远流长,泗州戏、凤阳花鼓成为坊间喜闻乐道的大众化娱乐方式和节庆表达形式;以“鞭打芦花车牛返”为代表的孝文化,更是受儒家文化“孝悌”观念濡养而诞生的本土文化的典范;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所孕育的“家国观念”,则以其奉献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皖北文化对中华文明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在这个区域里产生了中国进入历史轴心时代后最主要的思想流派之一: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学术,同时,儒家、墨家文化也在以皖北为中心的方圆不到200 公里的范围内诞生,形成了中国学术繁荣的一个高潮,这些思想流派直接铸造了皖北社会崇尚自然、务实的文化品格。

文化是一个共同体的社会遗产和话语编码,不仅有民族创造和传递的物质产品,还有集体的思想和精神产品与行为方式[3]。地方文化是地方历史的积淀,也是地方社会活动的产物,一定的文化模式由于共同的意识、价值和行为规范而在其所涵盖的范围内和不同层面发挥社会整合、导向和维系功能。上述皖北文化构成要素,如“红色文化”“孝文化”等,是进行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诚信教育和孝悌教育的良好素材。对这些地方文化精神内涵的提炼并在大学生思政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加以运用,推进皖北文化资源融入皖北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全过程,不仅有利于增强地方高校思政教育的亲近感、现实感与地方认同感,而且是皖北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二、皖北文化研究及其教育实践

地方文化资源的思政教育功能在皖北高校规模扩展和质量提升的过程中,逐渐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自身的重视。有关资料显示,由安徽省社科联、地方政府与省内高校联合开展的“安徽三大文化圈开发计划”[4]自2003年实施以来,皖北高校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依托人文社科研究机构,积极开展皖北文化的整理与研究,并在皖北文化融入教材、课堂、校园文化等建设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依托研究机构,积极开展皖北文化的整理与研究,为地方文化的教育价值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据统计,2000年以来,皖北8 所高校成立有关皖北文化或大学文化研究机构共9 个,包括淮北师范大学的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2003)、阜阳师范学院的皖北文化研究中心(2003)、蚌埠学院的淮河文化研究中心(2006)、安徽财经大学的历史文化研究所(2010)、亳州师专的亳文化研究中心(2010)、淮南师范学院的芍陂(安丰塘)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宿州学院的大学文化研究中心(2011)、淮河文化协同创新中心(阜阳师范学院2012年牵头建设)、安徽理工大学楚淮文化研究所(2013)。目前,上述皖北文化研究机构作为皖北文化研究的主阵地,在历经10 多年的发展后,其研究领域已基本覆盖了皖北文化构成要素的各个层面,对凝练皖北文化精神,提炼皖北文化内涵作出了突出贡献,如“蚌埠学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借助“协同创新”机制,积极开展淮河流域商周淮夷土著文化及先秦老庄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研究,并关注淮河流域古代文化中的两汉及北宋中原文化、明清淮扬文化研究,以经世致用的思想开展历史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再者如“宿州学院大学文化研究中心”,通过设立“三馆三所”,充分发掘地方文化的经济社会价值,重点开展宿州近代地方文化与大学文化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并通过《宿州学院学报》开辟的“地方文化研究”“孟二冬精神研究”等专栏,为皖北文化的教育价值转化提供了基础。

近年来,在皖北文化研究的基础上,皖北文化的教育价值转化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淮北师范大学“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依托皖北文学资源研究成果,培育了一个省级重点硕士学位专业——古典文献学,为安徽古籍整理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宿州学院以“革命历史文化”“人的文化”研究为核心,组织有关专家编撰了《不朽的师魂——孟二冬》(人民出版社,2010),并在部分专业开设《赛珍珠专题研究》《孟二冬精神与传统文化》选修课,并将孟二冬精神作为该校大学精神建设的核心,在师生层面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教育。亳州师专紧紧依托“亳文化研究中心”,一是积极开发独具特色的亳文化教育系列课程,如“亳文化研究”、五禽戏、亳州民俗剪纸、民乐与地方戏曲;二是面向全校师生开设亳文化大讲堂、亳文化沙龙等,为阐释亳州历史人文、传播思想、交流文化搭建平台;三是组建亳文化教育教材编写团队,开发了《亳文化概论》《曹丕集校注》《逞才任情的乐章——曹操父子与建安文学》《魏晋文学论》《蒙城方言研究》等校本教材,目前,该中心正在组织编写包括《亳州百名历代历史文化名人评传》等在内的“亳文化丛书”,初步形成亳文化资源开发与校本课程建设有机结合的学科特色和良好的发展态势。蚌埠学院的“淮河文化研究中心”也面向全校开设淮河文化概论,发挥了教育的文化传承传播与创新的功能。阜阳师范学院“皖北文化研究中心暨皖北文化协同创新中心”也在保护、传承地方传统文化,挖掘地方文化的教育功能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5]。

三、皖北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实现

一直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开发是党和国家文化战略、教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五四讲话”后,教育部就如何落实“五四讲话”精神向全国教育系统提出要求:“要在课程建设和教材修订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组织编写普及读物,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引导各学科教师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6]应该说,国家宏观政策、皖北丰富的文化资源及皖北文化研究与实践在近年的积累,为皖北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实现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然而,实践却不容乐观。其中能否将作为“资源”的文化转化为作为“软实力”“影响力”的文化,是制约皖北文化教育功能拓展的关键。为此,走出文化资源的沉睡状态,激活文化的教育潜能,需要皖北高校立足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竞争和国家软实力建设需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地方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在实践上则要注重将皖北文化教育价值的实现落实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中,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文化育人平台。

首先,要将地方文化教育价值的实现置于国家战略位置,给予高度重视。从国家文化战略角度看,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抵制全球化背景下“他者焦虑”的积极防御战略。冷战结束后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国际权力结构中的经济权力、政治权力、军事权力越来越让位于“文化权力”,这成为西方国家攫取霸权地位的利器。相较于经济权力、政治权力和军事权力,文化以其“软”的特征,对文化输出国产生潜移默化的全方位影响。近年来,西方文化强国不断借助文化产品输出,将其价值观、生活方式通过电影、电视、语言输出、旅游推介等把西方文化观念复制到文化输出目标国,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7]。特别是近年来,世界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迹象越发明朗,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汤姆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 福山的“历史的终结”、 约瑟夫·奈的“软实力”、 吉登斯的“失控的世界”等西方论者对国际竞争向文化权力转型的种种预言,都在亚太地区找到了理论的试验场。这些对当代世界秩序重构的见解,尽管非议颇多,但无可置疑的是文化与文明等“软力量”竞争已毫无争议地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了更显要的位置。随着当前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和信息革命的展开,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和传播方式,文化对于世界进程的影响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发展的需要,是应对国际权力竞争转型的国家战略。

教育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决定了国家文化战略向教育领域延伸的必然性,从国家教育战略角度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跨国教育背景下抗衡西方“语言殖民”的有效手段。二战后,语言输出受到西方国家的重视。美国借助其强大的经济实力,通过“马歇尔计划”“第四点计划”“富布莱特计划”“国际访问者”“和平志愿者”等教育与文化交流项目将美国英语推广到全球;法国则忧虑于英美语言长驱直入对其国际地位和国家形象的冲击,通过国家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推动包括法兰西学院、法语联盟等语言与教育组织积极开展国际教育。目前,英国文化委员会拥有230 家海外分支机构、138 家教学中心;法国法语联盟则在138 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140 个法语联盟分部;德国歌德学院在76个国家设立了128 所歌德学院分院;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在23 个国家设立38 所分院(宁继鸣,2006:6)。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思维方式的体现,西方国家以语言输出为主的跨国教育给输入国造成的文化危机已引起了后发现代国家的高度警惕。就当代中国而言,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民族精神的教育,也是汉语言文化精神的传承,已在实践中显示出抗衡西方语言殖民的初步效应。地方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有机构成,具有显著的“民族的和世界的”双重身份,各地方文化主体性觉醒的突出作用不仅体现在地方凝聚力和文化认同的培育,同时由其形成的文化屏障将可以极大地提高国家整体的文化安全,并且其重要性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一步提升。

其次,要在实践中建构“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文化育人平台”。皖北文化历史悠久,哲学、文学、历史文化的观念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文化遗存博大丰厚,文化精神、文化品格特色鲜明。这里诞生了大批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有着诸如“双墩大墓遗址”“安丰塘”水利文明遗址、垓下古战场遗址、明中都城遗址、中国现存最美的古戏院亳州花戏楼遗址、临涣古城遗址、代表颍州私学兴盛标志的淮河书院遗址、淮海战役纪念馆和陈列馆等30 多处。这些皖北文化中的观念文化和文化遗存已经受到地方高校的重视,成为开展大学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但其教育“软实力”功能的充分释放仍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谋划:一是皖北文化的教学资源开发问题。皖北文化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文化、艺术文化、政治文化、思想文化、革命传统文化等诸多类型,皖北文化类型的多样性决定了地方文化不仅是思政教育资源,而且还应进入艺术教育、文学教育、地方史教育、社会学教育等人文社科领域,也即皖北文化要切实转化为教育“软实力”就必须突破单一学科的视野,而将其作为“人学”置于整个教育体系和课程体系之中。为此,“课堂教育”就不仅是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而且应成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主渠道。二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皖北文化元素呈现问题。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常提常新与时俱进的实践,也是一个相对较为稳定的文化系统,其相对稳定性源于校园文化的核心观念或精神,如北大精神、清华精神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相对稳定的文化精神只有以物态化的形式才能转化为一种“拟态环境”,成为地方性知识的体验性场域。为此,校园文化建设要在变与不变中寻求平衡,“变”即体现时代精神,“不变”即抓住校园文化建设的主线。三是“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实现问题。社会实践具有文化体验性,能增进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和亲和力。但社会实践不应是地方高校单一主体的教育形式,而是地方社会与高校耦合的互动性需求。在这方面,地方社会认识层面和支持力度的欠缺,仍是制约地方性知识教育价值实现的重要问题。

总之,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皖北文化独特的文化风貌、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而皖北文化在其7000 多年绵延不断的文化历史中孕育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当代皖北高校转型发展不可或缺的文化环境;皖北高校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积极开展地方文化研究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为皖北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开发奠定了基础。然而,教育自身的社会属性决定了皖北文化教育价值的实现不仅需要理论上的深入研究,更需要实践上的积极探索。特别是要在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层面认识地方文化教育价值实现的重大作用,同时充分发挥课程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在地方文化教育价值实现中的作用。当然,皖北文化教育价值的实现还要注意凝练皖北文化中的积极元素,辩证对待道家消极避世思想。

[1]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北京: 三联书店,1999:75-76.

[2]林崇熙.在地观点的文化资产保存——兼论地方文史工作室之角色[J]//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陶立瑶,樱井龙彦,主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243-244.

[3]在全球家园中绽放中国美丽精神——发现东方与新世纪中国形象[EB/OL].中国教育报网站, http://www.jyb.cn/gb.

[4]徐东平,董庆.皖北崛起与淮河文化——第五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选编[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0:1-2.

[5]冯启俊.淮河文化能否成城市文化品牌[N].阜阳日报,2014-5-29(03).

[6]袁贵仁.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4-5-23(07).

[7]刘静波.21 世纪初中国国家安全战略[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232-234.

猜你喜欢

皖北文化教育
摄影·美好安徽
国外教育奇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皖北小麦病虫害防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