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中的烦恼
2015-04-18
成长中的烦恼
这不,4月,Uber广州分公司被广州市工商、交委和公安三部门以“涉嫌组织黑车进行非法经营”的名义给治理了一下,“专车”被列为非法运营已经从此前的口头警告变成正式动手了吗?
广州市交委:
是否构成非法营运,依赖于执法证据的取得,而不是依赖于其所表现的形式。
中国新闻网:
Uber开创的“以私家车主为核心的有偿拼车”模式,埋下了触犯当下法律法规的巨大隐患。它最为争议的是,所谓“互联网+”的专车,多是以开着私家车以“拼车”名义去做“专车司机”,这是否属于非法营运?
吴伟强:
专车提供了传统客运市场改革的一个机会。Uber的出现正是倒逼出租车行业变革。
翁一:
查Uber推“如约”,广州市交委的一系列举动,引发舆论强烈反弹。名义上,有官方背景的“如约”的推出,可抑制专车“缺陷”,但本质上,这就是延续政府特许经营下的垄断出租车业找寻理由。更重要的是,它让涉事部门陷入角色错位的境地。
郑东阳:
广州的开放往往并非文明,而是疏忽,一旦任性起来并不比北方更开明。
素者:
在“互联网+”风起云涌的今天,网络专车的出现搅动了出租车市场的一池春水,然而,作为新生事物,专车市场又亟待规范。
何小鸥:
这次Uber事件,表面上是广州市交委为了部门利益的行为,或者是按着旧法律体系死板执行的行为,本质上是我国法律制度改革滞后,法律及时的自我完善机制未得到进化的问题,以及政府管理体制没有建立类似ISO9001的持续改进机制问题。
心雨过客:
没有竞争的行业经营,笼罩着绝对的垄断,垄断经营的背后,极容易“藏污纳逅”……充分竞争,优质优价,还利于民,民之幸也。
朝五晚久:
动了出租车垄断的奶酪了!
小迷糊:
到底是车黑还是一些人利欲熏心盘剥百姓?一辆的士牌照卖多少钱?一个月又得交多少份子钱?的士公司是不是存在垄断暴利,是谁死死扯着这条利益链不放?希望能早日揭开黑幕。
徐志斌:
走在前沿的广州,这次怎么思想拘泥了?说好的“互联网+”呢?
五岳散人:
Uber被查,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利益冲突,等于是动了管理部门的蛋糕。这个当然是对的,但不仅仅如此。网络发展所带来的不止是便捷,更是自组织的行为,也就是说网络的各种应用不断弱化政府的管理,消解其对社会的掌控。对应时而变的政府不是问题,不理解这个时代的政府就慌了。所以这是恐惧!
专车服务自诞生之日起,可谓是非不断。合法性的争议,运营安全的担忧,这些都是相关部门对专车服务有所顾虑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一种全新的行业形态,目前专车仍处于一种“半合法化”状态,有效的外部监管尚未形成,这些都是专车所存在的“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