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建设理论的演进及其特征*
——基于党代会报告的文本分析

2015-04-18张国宏

观察与思考 2015年6期
关键词:人民出版社报告建设

□张国宏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建设理论的演进及其特征*
——基于党代会报告的文本分析

□张国宏

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国共产党的十二大到十八大的七次党代会报告都对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论述,不断丰富和发展着党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建树。考察这一生动的发展演进过程,深刻认识新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理论创新的成果及其演进的主要特征,对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代会报告 文化建设理论 演进 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对于文化建设的理论认知,这一演进过程体现了党对文化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化和理论自觉。从党的十二大到十八大,精神文明或文化建设都是党代会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七次党代会报告,考察梳理党的文化建设思想的生动演进过程,剖析党不断深化与创新的文化建设理论及其演进特征,对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党对文化建设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如何培育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成为紧迫的现实需要。从精神文明的高度认识和推进文化建设是这一时期党注重文化问题的一个重要特点。1979年,叶剑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界定了精神文明的内涵,报告将其内涵概括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其中,文化建设指的是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等各项文化事业和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思想建设最重要的就是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纪律。思想建设决定着我们的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①《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30页。可以看出,当时是将“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加以使用的。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十三大、十四大、十四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内涵的概括,都基本遵循了党的十二大报告的提法,同时又突出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时代性特征。如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我们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而又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精神文明建设。”①《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52页。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尚未建立。同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相互交锋。如何应对这一新态势,成为党必须自觉担当的文化使命。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单列一章加以强调。报告阐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②《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与之前的精神文明建设相比,报告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内容的阐述,新增加了“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不断提高群众文化社会的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等内容,可以看出,报告突出了对文化建设内涵的拓展,回应了新的时代要求。此后的党代会报告和领导人讲话开始更多地使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这一概念。

2002年,党的十六大对文化建设的阐述更为全面、系统。报告采用的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提法,内容包括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坚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及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六个方面。虽然没有使用“有中国特色”的词语,但对“先进文化”、“民族精神”的突出和强调,无疑显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蕴和精神实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继续采用“社会主义文化”的提法,强调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文化建设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文化”、“中华文化”、“文化权益”等首次纳入了党代会报告,③《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35页。进一步丰富了文化建设的内涵。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首次提出并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对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方向、发展目的、发展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新论断,系统回答了新时期文化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指针。在此基础上,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关键是增强全民族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同时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和概括了“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1-34页。伴随着党对文化建设内涵和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已将科技放在经济建设部分、教育放在社会建设部分,文化建设的外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厘清。

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再到“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内涵认识的不断深化,为探索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提供了认识基础。

二、从“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到“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再到“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党对文化建设地位的认识不断提升

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文化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把文化建设置于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6页。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首次提出的新论断,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突出体现了党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第一个精神文明建设决议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事关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①《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74、1185页。党的十三大报告强调了要努力建设精神文明,服务于改革开放。但在实践过程中,物质文明一手硬、精神文明一手软的现象客观存在。有鉴于此,党的十四大报告特别强调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要求,提出了“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但又再次强调了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第二个精神文明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同时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的发展”②《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66页。。这表明党对文化服务于经济的方针有了底线的原则要求。

随着党对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自党的十五大开始,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加以突出和强调。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文化是“三位一体”中的重要一极,同时将文化纲领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加以确立。对文化建设地位和作用的表述上亦随之有了新的提升。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③《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这一提法,从凝聚力、激励力和综合国力的角度,从国家战略层面揭示了文化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文化建设之于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性紧迫性。党的十七大将文化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明确了文化是“四位一体”中的重要一极。报告提出“三个越来越”,即“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还第一次明确提出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全党的一项重要任务。④《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在十七大报告基础上提出四个“越来越”,新加上了“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并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⑤《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1页。。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文化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明确了文化是“五位一体”中的重要一极,同时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部分一开始就鲜明地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党代会报告中再次突出了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的这一论断,充分反映了党对文化建设深层次作用的科学把握。报告还强调,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⑥《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1页。。

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从党的十二大到十八大,党对文化建设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愈来愈到位、愈来愈深刻,反映了党对新时期文化发展战略地位的准确把握,体现了党在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竞争日益激烈态势下高度的文化自觉。

三、从“单一强调文化事业建设”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举”再到“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对文化发展思路的认识不断厘清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对文化功能和属性的认识不断拓宽,由过去主要强调的是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和属性,到开始注重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开展全面的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文化发展的思路逐步得到厘清,文化发展的路径不断得以拓展。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第一个精神文明决议首次谈到“文化体制改革”问题,报告提出“进行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改善经营管理,促进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⑦《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74、1185页。。之后,党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和经验,但因理论准备不充分,文化体制改革尚未形成总体规划。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报告都提到了“文化体制改革”,但基本上都只是一句话。相对来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阐述的较为充分一些。决议指出:“改革文化体制是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强文化事业的活力,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改革要“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改革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理顺国家、单位、个人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国家保证重点、鼓励社会兴办文化事业的发展格局”。①《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61页。这实际上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要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领域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但仍然未能跳出文化发展事业的框架。

进入新世纪,面对文化领域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改革文化体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加剧。党的十六大报告及时提出“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了“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任务。这是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将文化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标志着文化发展思路由过去单一的强调文化事业建设转变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举,同时也表明文化体制改革逐步从单项改革过渡到整体改革的系统设计和全面发动阶段。200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之后,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进行了清晰概括,并将“文化生产力”概念写入党代会报告,使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全面推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求“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②《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2、10-11页。。全会决议还强调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强文化法制建设,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③《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2、10-11页。。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④《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3页。至此,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思路逐步明晰化和系统化。

四、从“培育‘四有'公民”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对文化建设目标的认识不断明确

目标是行动的方向,目标是前进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党不断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自觉担当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对文化建设目标的认识不断明晰和深化,实现了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培育“四有”公民、服务于改革开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一系列重要调整和战略转型,实现了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提升。

党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明确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同时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是使“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者”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页。。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⑥《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76页。之后,“四有”目标被确定下来,党的十三大、十四大都将“四有”目标写进了报告之中。

随着改革的深入、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的频繁,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同时,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仅有“四有”目标显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了。自党的十五大开始,党开始对文化发展目标予以调整、完善和提升。十五大报告在提出培育“四有”公民的基础上,指出要“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成就”、“对人类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等,这表明文化建设的目标内涵有了新的着眼点。党的十六大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8、40、19页。报告还在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强调要“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②《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8、40、19页。值得一提的是,报告还首次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上升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8、40、19页。层面加以阐释,这更是作为现代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建设的终极目的和要义。以人为本自此开始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着眼点和落脚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文化发展目标的认识又有了新的提升。报告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④《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2-33页。在这里,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首次在党代会报告对“文化权益说”的确认得到贯彻,同时,也是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文化建设国家层面的创新性目标,文化的地位和价值从其终极目的和国家战略的高度被加以确认。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对文化发展目标的表述更为明确,内容更为丰富、系统。全会指出,我国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时,《决定》对建设目标予以具体化、系统化,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目标体系。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⑤《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8-9页。。可以看出,《决定》从人民、民族、人类的角度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目标指向进行了诠释,体现了党对文化发展目标的科学定位和宏阔视野。之后,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进一步部署,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并突出强调“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⑥《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1页。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长远战略和长期奋斗目标。

五、从“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到“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所持的态度经历了一个由批判继承到继承发扬再到弘扬创新的历史性转变过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用的认识也随之不断深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推进,中国社会传统的文化观、价值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认识传统文化的当下意义和作用成为重要的现实课题。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主张对传统文化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即采取历史的、辩证的方法“划清文化遗产中民主性精华同封建性糟粕的界限”⑦《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5、334页。,“实事求是地肯定应当肯定的东西,否定应当否定的东西”⑧《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5、334页。。邓小平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定位,很快形成了全党的共识。鉴于当时党的主要历史使命是“拨乱反正”、“肃清封建主义余毒”,“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因此,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中,并未提及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所应担当的“建设性”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直到1980年代中期,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问题才被重新提起并逐步成为热点。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强调指出:“新中国的成立,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开始了伟大的中国文明的复兴,我们国家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要赋予这个复兴新的强大的生机和活力,这个复兴,不但将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而且将创造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这样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①《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78页。与“古为今用”的提法相比,“中国文明的复兴”提法的提出彰显了党对传统文化价值的重视与推崇。不过,在实践中,基于反思“文化大革命”、扫清改革开放思想障碍的考虑,在很多正式场合和文件中阐述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时,依然更多地强调了“反封建”、“肃清封建主义余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经过1989年的风波和“苏东剧变”,社会主义发展遭遇重大挫折,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严峻挑战。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内在价值,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受到重视。1990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五四”运动的讲话中强调:“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②《江泽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4页。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思想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在生动丰富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创造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③《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2页。这表明,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批判继承”,而且要重在“发扬”,标志着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所持的态度实现了由“破”到“立”的根本性转变。党的十五大报告则明确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④《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表明党对传统文化在新时期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有了新的提升。

进入新世纪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与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民族文化和文化安全形势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准确把握时代趋势,开始更多地从文化软实力和文化民族性的层面,来认识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的地位和价值。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并存中的角色、在增强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的作用等方面,作出了全面深刻的阐述。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同时强调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⑤《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5-26页。。2005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和文化部联合下发《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以制度形式保障发挥传统节日对延续、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之后,党的十七大报告响亮地发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伟大号召。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明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厚基础,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⑥《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3页。进而,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伟大任务。至此,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进入到传承、弘扬和创新为主题的新阶段。

此外,改革开放以来党代会报告在坚持文化建设的“三个面向”、“三贴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等方面均有创新性的理论建树,限于篇幅,不再一一阐述。

六、新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理论演进的主要特征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代表大会关于文化建设理论和发展思路的梳理,从总体上反映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认识过程和理论创新,体现了这一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理论不断演进、深化、创新的鲜明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为:

第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增强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意识

从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建设理论不断演进的历程,可以看出,党对文化在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科学定位日益明确,对文化战略地位的认识愈益深刻,这正是党的文化自觉意识不断增强的重要体现。同时,30多年来,在文化理论上的不断创新,对文化发展战略的不断完善,也正是在对自身文化与全球文化清醒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自主文化选择,体现了适应新环境、顺应新时代进行文化选择的自觉意识和自主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制定、中华文化复兴梦的提出等,则表达了党实现文化自觉的愿望、走向文化自强的决心和实现文化复兴的自信。

第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页。文化理论也是时代的产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时代的需要而发生的,是作为时代精神的反映而出现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新阶段以来,党科学判断时代条件的发展变化,根据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的现状,进一步提升了对文化建设战略地位的认识,把文化理论创新与当今时代主题和文化发展潮流紧密结合起来,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制定和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人类文明发展大势、反映时代进步要求的文化发展战略方针和政策,充分反映出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文化发展潮流的准确把握,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同时,党在文化理论创新中坚持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源并从中汲取营养,保持民族特质、民族作风、民族气派,延续着中华文明的精神血脉,彰显了中华文明复兴的愿景,体现了独特的民族性特征。

第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延展性和开拓性的统一

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再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角度来看待文化,再到从“四位一体”、“五位一体”的角度来看待文化,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党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基本理论内涵和外延的认识进一步展开和深化,体现了文化建设理论创新上的延展性特征。同时,党在总结新的文化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也不断突破原有的理论框架,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基础的新质理论,体现了文化建设理论创新上的开拓性特征。如“文化国力说”、“文化权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思想、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思想等等,都是对党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创造性丰富和发展,是对这一理论的质的突破。

第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阶段性和前瞻性的统一

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党的文化建设理论的阶段性。我国当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文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不同于新民主主义文化和共产主义文化。文化建设理论只有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的具体历史条件,才能具备实践的科学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深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正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在总结提炼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生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同时,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本身是沉淀历史经验、反映当前现实、表征未来愿景的统一体,内容形式适应性与价值引导超越性相结合是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决定了文化理论在价值引导上具有前瞻性。文化理论既要立足现实,服务于现阶段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又要引导现实社会向更高级阶段迈进。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理论始终坚持“三个面向”,强调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始终把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强调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等等,这些都是其前瞻性的重要表现。

总之,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党代会报告文本的梳理和分析,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演进的脉络和特征,对于认识文化理论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性,坚持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避免今后在文化理论创新过程中走弯路,从而以不断发展的文化理论成果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凌 雁

*本文系教育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专项任务项目“新时期党的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理论贡献研究”(13JD71005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张国宏,男,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教授(杭州 310053)。

猜你喜欢

人民出版社报告建设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报告
抉择
报告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