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教学方法研究
2015-04-17邱新华
邱新华
(厦门市前埔南区小学,福建 厦门 361008)
跳绳运动长期被众多运动爱好者喜爱,但花样跳绳在2007 年之前全国少有大型的、官方性质的比赛。跳绳爱好者缺乏花样跳绳运动的技术指导,对跳绳运动也缺少教学领域方面的研究,对于如何科学地进行花样跳绳及提高花样跳绳技能还不够了解。在国内有专家学者对花样跳绳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地区普及程度、花样跳绳对青少年体质的影响、花样跳绳技术动作创编这三方面。对花样跳绳的教学更进一步的研究还比较少,随着学校阳光运动及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全国各省市都有设立了跳绳协会,协会成员的下校指导,让更多的学校学生参与到花样跳绳运动中。笔者以厦门部分有开展花样跳绳运动的小学教师和在小学专职从事花样跳绳的教练为研究对象,对其访谈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索出几点符合小学生实际,满足小学生花样跳绳的教学方法。
一、当前中小学花样跳绳常用的教学方法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教学文献资料等,归纳出当前中小学校常用的花样跳绳教学法:
(一)花样跳绳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方法——动作示范教学法
动作示范教学法是小学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师示范动作形象、直观、生动,有利于小学生建立正确的花样跳绳技术动作表象[1],引起小学生学习花样跳绳的兴趣,从而经过练习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标准、优美的花样动作示范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花样跳绳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分为多个层次进行教学——分层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对掌握动作技术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开教学,制定有针对性的内容和目标进行练习,称为“分层教学法”[2]。在花样跳绳课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掌握花样跳绳的技术层次,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在同一跳绳水平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与练习,达到因材施教。
(三)花样跳绳游戏教学法。该方法是“跳绳花样中游戏”和“花样跳绳中教学”二者的结合,让学生在愉快、欢乐气氛中学习技能,是一种收效较显著的教学方法[3]。在花样跳绳教学课上采用游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花样跳绳的兴趣,让学生在享受花样跳绳带来快乐的同时也能增强体质。
(四)花样跳绳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法
“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精髓在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4],对学生学习能力和个性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花样跳绳是一项较容易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如果能够很好的利用“互动”的有效性,能够极大地提高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教学的效率。花样跳绳有单人的动作,但更多的是多人配合共同完成的动作,“互动式”教学法在花样跳绳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学生的团队意识。
(五)花样跳绳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迁移教学法
已掌握的运动技能对新技能的形成能够产生积极促进的影响,称为技能的迁移[5]。在跳绳教学中迁移法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将跳绳的花样动作按类划分,再由易到难,由简入繁,遵循技能形成的规律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花样跳绳教学过程中方法分析
笔者就花样跳绳的教学对厦门部分小学体育教师与专职教练进行调查和访谈,了解到他们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他们的教法特点或优缺点做如下分析:
(一)针对小学花样跳绳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教学方式
跳绳教师和跳绳教练在花样跳绳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和自身的情况选择动作示范法或口头描述法。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大部分的跳绳教师和跳绳教练在花样跳绳教学实践中认为,动作示范法要优于口头描述法,因为示范教学法有利于小学生直观地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更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
(二)在小学课堂与课余提升学生学习花样跳绳兴趣的方法
当跳绳教师和跳绳教练遇到学生对花样跳绳的兴趣逐渐降低的情况的时候,他们一般都会采用游戏教学法以重新建立学生对花样跳绳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程度。让学生了解到跳绳不仅仅是一项简单易行的体育运动,它可以结合体操、舞蹈、武术等元素,使花样跳绳更具挑战性。
(三)在小学课堂中教师和教练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方法
在如何增强和提高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方面,跳绳教师和跳绳教练通常会采用“合作式”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之间的默契程度和团队意识,从而也对教师的教学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和教练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四)在小学课堂教师和教练提高抗挫折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某些学生学习某一个或某些动作时怎么都学不会的情况,而跳绳教师和跳绳教练则会选择迁移教学法来应对这种情况。首先将动作进行分解,就像学习广播体操一样先学脚步动作;再学手上的动作,同样在教学生的过程中可以先教学生徒手的动作;最后等学生能将徒手动作做得很熟练的时候,再加上绳子做同样的动作,这样学生才会慢慢地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在跳绳教学中迁移教学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将跳绳的花样动作按类、按等级划分,再由易到难,由简入繁,遵循技能形成的规律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教学中教师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提高教学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花样跳绳带来的乐趣,学生在身心上得到全面发展,还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2.跳绳教师能不断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因为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接受能力等不一样从而影响教学进度。在访谈中得出大部分的跳绳教师和跳绳教练在遇到此类问题的时候,基本都会采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开展教学。
3.在创新小学花样跳绳教学方法方面,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是创新花样跳绳教学方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厦门是一个经济发达,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政府、学校重视素质教育,各学校硬件设施均比较完备的城市,因此适当补充专业的花样跳绳教师或者加强体育花样跳绳培训。建议教师灵活处理教材——“多样性”体现“激励性”,改进学习方式——让“问题”体现“合作性、创新性”,多种教学方式——“体育”体现“游戏和娱乐性”。
(二)建议
1.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活动”体现“游戏、娱乐性”
教师在花样跳绳教学中可利用跳绳创编游戏,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让花样跳绳融游戏娱乐于一体,进一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内容为“单摇前交叉编花”的教学,教师先示范,然后让学生模仿,运用分解、完整的方法,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错误动作,让学生建立正确动作的表象。注意及时为他们搭建舞台——各组展示探究成果,随后教师进行激励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设立最佳创编奖、最佳合作奖、最佳表演奖等激励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进行一些花样跳绳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地加深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集体荣辱感。
2.改进学习方式——“问题”体现“合作性、创新性”
传统的“跳绳”教学,是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地学习。一般是定时跳与计数跳相结合,进行较枯燥无味的重复性训练来达到所设定的目标,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样的教学目标较单一,教学的方式过于简单,已经不太适应当今学校体育的发展。应依据学生的认知和身心发展规律,以激励的措施来提高学生学习花样跳绳的热情,在练习时,尽可能地让学生人手一绳,先让学生尝试或自创不同的花样跳法,在巩固自身的基础跳绳能力上,逐步提高学生花样跳绳的难度,挑战和鞭策自己。
3.灵活处理教材——“多样性”体现“激励性”
厦门市地区中部分小学学校的场地还是会比较紧缺,所以教师应多采用小组练习的方式,固定的场地和固定的小组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花样跳绳教学中采用分小组创新赛来刺激学生合作能力,让学生自由搭配,加强学生合作的可能性。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注重引导学生多去观察,多去思考,学会在学习实践中去发现所存在的问题,自觉主动地探索并解决问题。学生在自己创编的“作品”时,他们互相合作,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各种创新式的花样跳绳动作,让学生在创编花样跳绳过程中感受快乐。
[1]唐琴.动作示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的运用[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4).
[2]缪卫东.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28).
[3]傅见平.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3(5).
[4]李会杰.互动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师,2013(S1).
[5]唐月香.谈运动技能迁移教学法[J].龙岩师专学报,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