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作有效积累途径探索
2015-04-17高艺华
高艺华
(龙海市榜山第二中心小学 福建 龙海 363100)
小学生习作教学关键要处理好“积累与习作运用”的关系。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累各方面的素材。
一、积累优秀作品
习作教学中,应该引导小学生加强阅读、激发阅读兴趣、积累丰富深刻的写作素材,从而逐步提高习作水平。
(一)指导阅读课外读物,积累阅读数量。大量的课外少儿读物,大多更具童趣,紧随时代,更新节奏快,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但是课外读物量大、质量参差不一的现象,加上小学生的鉴赏水平有限,因此需老师、家长精选以供学生阅读、积累赏析。指导孩子阅读课外读物,应该从培养阅读兴趣入手,开始时(年级低的)可以选择一些故事性强,内容简单一点的作品,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逐渐提高要求,选择一些名家名作。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的同时也要给孩子适当的阅读任务。如,制定阅读计划、目标。然后,每周或每月进行检查,还可以在班级里开展适当的评比活动。这样,孩子阅读的量才能得以保证。
(二)认真品读精选课文,提升阅读质量。精选课文的教学时,要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方法,积累写作素材,学习、体会写作技巧等。根据不同年级的阅读要求,让学生在快速默读后,能够说出课文的大意;学生在反复阅读、感情朗读后,能分析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能谈出自己的观点;学生在学完课文后,能运用本课的写法说出自己想写的人或事,能写读后感……这样,通过长期的训练,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灵活运用素材,写作能力得以提高。
二、积累好词佳句
万丈高楼平地起,再华美的楼房,都需要基础的砖,而词句就像是一篇文章的砖块。在习作教学中,再精妙的思想,如果没有丰富的语言,贴切的词语,也是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那么,如何让学生积累词语,丰富学生的语言呢?
分类积累与课外积累。如:写人类,可分外貌、动作、心理、语言;写季节,可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物候,写物类,可分色、形、味……教学中指导学生去有意识的去摘录,去诵读、背诵,日复一日根据分类摘录词语,学生肚子里的货就相当可观了。
随文积累与运用。词汇如果没有经过长期的提取、运用,其巩固率是相当低的。因此,教学中不但要有意识地积累好词佳句,更重要的是要创设语境,让学生回忆积累的词汇,再加以运用,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有效积累。如,笔者在教学《雾凇》一课时,请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来形容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时,其中有一学生就运用了课外的积累:千姿百态、婀娜多姿、圣洁高雅、晶莹透明;一排排整齐的雾凇,犹如银盔银甲的卫士,守护着江堤……
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去词语替代和运用,不但加大了词汇的储备量,提高了搜集积累词语的积极性,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逐渐形成语文素养,厚积而薄发。
三、积累丰富情感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习作,是习作训练的关键要求,也只有训练和发展儿童自己的语言,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习作教学才有价值。那么,如何让学生在习作时写出真情实感?
品细节,悟真情。真情实感离不开生动的、典型的细节,细节的多少和真实与否,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也直接关系到文章的真情实感。如果文章中都是些笼统的、概括的叙述,即使是亲身经历过的,也往往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我喜欢的竹林》是一位同学的优秀作文:伸出手,扶住竹竿使劲一摇,“哗啦”一声,雪花“簌簌”地如天女散花般地飘落下来,洒到我的脖子里,凉丝丝的,滋润我“咯咯”的笑声。这些细节,不但真实,而且写得也富有诗意。
拟情景,展真情。情感是教不会的,只能靠我们去激发培养。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写出的文章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如,教学《秋天的怀念》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母亲”的情感,便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是什么呢?你能替“母亲”说完吗?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你们要好好活着!有的说:你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气馁,要做生活的强者!……教师及时给予正确的导向,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悟记在积累本上,课后再做进一步的交流,对“母亲”的情感有了进一步的体会。
这样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喧染气氛,帮助学生捕捉了写作时机,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情感,使学生入“境”生情,融“情”入境。经过长期的练习,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情感,语言积累也随之丰厚起来。
四、积累精彩生活
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生活,观察生活,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验,是积累素材的最佳途径。
细观察,话经历。习作需要生活,越是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写在文章中往往就越真实,越感动人。在构思过程中,我们要尽量引导学生从自己经历的生活中筛选素材。作为小学生,生活经历也许并不丰富,但只要仔细观察生活,认真回忆和筛选,就一定能找到具体的材料,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习作。如笔者读了自己写的一篇文章《母亲房里的灯光》的一个片段:……年迈的母亲,现在依然保持着亮着灯坐在凳子上打盹等我回家的习惯……也许是我的真诚打动了他们,也许是我的写作经历启发了他们,不少同学陷入了沉思,笔者趁势说道:“别怕题目老,到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中寻找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定能展示一个你眼中真实的妈妈!”那次习作练习出乎意料的成功。
记日记,写生活。写真真实实的生活是写好习作的关键。而日记、随笔的材料来自于生活,它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也是为学生提供记录生活,思考人生的一个载体。农村生活的真实中蕴藏着丰富的珍珠,路边的小草,林间的小鸟,学习,游戏……身边这些真实的材料,总会闪耀出灼人的光辉,体现出不可忽视的价值。从不同的角度看,生活中的每一个真实都是具有价值的。只有去亲历生活,参与生活,去充分感知、体验生活的过程,才能获得个人具体、独特的生活情感。
如:有一年春天,受南风天气的影响家里变得潮湿,墙壁、地板甚至天花板都结满了水珠,有一名学生写下了这样一篇日记:“这几天,我的家哭了。门在流泪,窗在流泪,墙在流泪,地板也在流泪。我不知道我的家为什么哭,是不是我不听话惹她生气了?家,你别哭。我会收拾好玩具,我会抹干净桌子,我会扫干净地板,我一定会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家,你别哭了。”日记内容虽然简单,但都是自己真实情感的流露,非常真挚、诚恳,与生活紧紧相连。可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为习作开辟新鲜而永不枯竭的源泉。
总之,无论是阅读到的,听到的语句,精彩的片段、名著,还是观察到的,生活中亲身体验到的……都应注意积累,及时记录,建立一个素材仓库,日积月累,就可以信手拈来,快乐习作。
[1]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蒋利红.快乐作文教学实施策略[M].小学语文教师,2003(12).